乡间玉米
吕映珍
晨起,刷微信朋友圈,美篇中传出清脆的童声:“甜玉米,香甜脆;糯玉米,糯中带甜,口感佳;花甜糯玉米,好看,好吃,好营养。甜的糯的花的玉米,都在田里等着你……”原来是玉米研究所举办“鲜食玉米市民开放采摘日”活动了。
才想起这当儿是嫩玉米出场的时节。
往年在老家虎鹿时。给锅里添上水,咕咚咚倒进从地里掰回来的嫩玉米棒,双手拍着,腿脚蹦着,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出锅了,香味四处溢散,美美地张大嘴咬上一口,那股清香爽劲来得激烈。馋的时候,须也顾不得全都摘了,一起跟着玉米粒咽进了肚子里,吃得满嘴都是,也漏得满地都是。犹记隔壁邻居吕新兰,总是用下牙把玉米翘出来吃,一排吃完还要跳过第二排吃第三排的,一轮下来,从侧面看就像朵美丽的花。
秋收过后,大竹匾里、阳台上、院子里、地场上放着的满满当当都是金灿灿的玉米棒,它们就像刚从田野里奔跑回来的孩子,浑身散发着金色的活力。接下来就是捻玉米啦!那时谁也没见过机器捻玉米,都是纯手工捻。晚上,全家老小围着笸箩捻玉米,有说有笑的。两三个人锥,一圈人捻。只见父亲左手斜托着玉米,右手用尖尖的锥子,三两下就把玉米锥了两三道儿。锥好道道的玉米好捻得多,只要用手轻轻地把玉米向右扳,玉米粒齐唰唰地滚落在竹匾里,发出金色的弹唱。只是捻得多了,大拇指的那个“大鸡腿”会变得绯红,这时拿个玉米芯子垫着捻,也就不磨手了。
累了,土灶里的毛芋、番薯,火塘里烤着的玉米棒就是最好的慰藉。趁大人休息的片刻,孩子们开始了游戏,用玉米棒的壳编辫子,看谁编得又粗又长;用玉米须制胡子,扮演唱戏的老头,扭来扭去。渴了,来根“甜秆”。我们管那种甜甜的玉米秸叫“甜秆”。在密密麻麻的玉米秸中寻找一株甜的植株是需要智慧的,不能一棵棵去啃尝,那是损坏庄稼。要瞅准哪棵玉米秸颜色微微暗红,好像饱含糖分的模样,最好有线虫子孔洞。虫子盗食的痕迹,是判断一株玉米是不是好吃的重要依据。大自然中,虫子是聪明的,聪明的孩子会利用聪明的虫子,准确地找到甘甜的青棵。“甜秆”采到手,劈掉叶子,啃去外皮,多汁的瓤裸露出来,咬一口,嚼出蜜糖般的甜。
捻下来的玉米粒,暴晒个4~5天,会被带到村里的磨坊,加工成玉米粉,而后放入瓮里,每天早晚烧起来喝。这便是家乡人最喜欢的玉米糊,偶尔也烤烤玉米饼。快过年的时候还用玉米粒来爆玉米花儿。
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流行吃粗粮成了城市里的风景线。来杯香甜健康玉米汁,来份椒盐玉米,煲个玉米排骨汤,或往鲜香美味的宫保鸡丁里加一些,跟菜里的青豆简直就是绝配,甚或可以奶油孜然烤着吃。真的应了文中开头美篇中所唱的“甜的辣的和咸的,煮的炸的和烤的,怎么搭配随便你。”
201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