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泽光的头像

李泽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7
分享

大漠深处的世外桃源

在新疆工作生活期间,早就听说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村庄,堪称世外桃源,一直想抽机会去看看。直到2005年的7月,应朋友孙志江总经理之邀,利用休假随他一行3人,驱车先来到沙漠南缘的于田县城,再专程去这个叫达里雅布依村的世外桃源。办完他的公事后的周五,在于田县维族朋友阿经理的安排和引领下,我们一行5人两台越野小车,当晚12点(白天烈日下的沙漠太热,无法行车)从于田县城出发,由南向北,沿克里雅河边缘的沙漠夜行8小时,昼行4小时,穿过胡杨林,于第二天中午12点来到离于田县城240多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达里雅布依村。

这里的胡杨林宽广茂密,其中的一片开阔地上散布着乡村办公、医疗卫生、学校、邮政等各类公共设施,都是砖混结构的平房,远处林中可见低矮的胡杨木屋。阿经理说,达里雅布依这片胡杨林是沿克里雅河两岸延伸过来的,南北长二百多公里,东西宽十多公里。我们环顾四周,这里的胡杨大都树干粗壮,高低错落,枝繁叶茂。有的树干粗壮而扭曲,仿佛在风沙的肆虐中挣扎求生,却又在逆境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有的枝叶虽然稀疏,但却依然向着天空努力伸展,每一片叶子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微风吹过,胡杨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它们在轻轻低语,诉说着这片大漠的传奇故事。

午饭后,带领我们参观的是乡里唯一的汉族王书记。据他介绍,达里雅布依村居住的都是克里雅人。“达里雅布依”是维吾尔语,汉语音译是“在河边上”(克里雅河南北纵贯其间)。克里雅人,维吾尔语叫“达里雅布依人”,汉语音译是“在河边上的人”。为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大漠深处首次发现。克里雅人祖祖辈辈逐水草而生,依胡杨而居,与大漠风沙、烈日相伴,散居在120万亩的原始胡杨林中,一直与世隔绝,被人们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半个世纪后的1959年,政府派人找到这群与世隔绝不知多少代的克里雅人,并为他们建立了达里雅布依村。“文革”中,他们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1989年,政府进入达里雅布依村,并设立建制乡,管辖这一个村,建立学校、医疗、邮政、信用社等服务设施。全村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300多。对其来历、血统等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有的说是罗布泊人的后裔,有的说是蒙藏人的子孙,还有的说是丁零人的血脉。又因他们也信仰伊斯兰教,说传统的维语,生活习俗与普通维吾尔族差不多,由此说他们是维吾尔族人的居多。大家都为此议论纷纷,感叹不已,认为的确神秘。

王书记领我们驱车来到胡杨林中他结对帮扶的一户克里雅人家。门大开,主人不在。大家正迟疑时,王书记说这里治安环境很好,民风古朴,习俗原始,虽然住林间木屋,但昼不关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了过路人,即使主人不在,也可以自已动手烧水、做饭,吃完走留自便,不必等主人。直到目前这里的民警30多年没办过一起刑事案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赞不绝口,觉得克里雅人真是太纯朴了。

大家跟随书记直接进入观看。房屋简陋却整洁,墙体是用竖立的胡杨树枝围成,下面抹着薄薄的泥巴,屋顶覆盖苇草,四处都透着光亮。房屋分为里外两间,里间有一半是高出地面约30公分,由胡杨原木拼接覆盖毛毡的通铺,棉被摞在靠墙的床边。外间的中部是个火坑,坑里有几根尚在燃烧而无明火的木材。王书记说,克里雅人都是用这种火塘代锅灶,做饭不用锅,保持柴火不灭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外间还摆放着日常生活用具,如水壶、水瓶,碗、瓢和水桶等。

走出房屋我们来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圆形土坑,坑不大,约两米多深,一根带枝节的胡杨木斜靠至坑底。王书记说,这是他们的水井,取水时提着水桶,拿一水瓢踩着树节下去将井底沙土中渗出的水舀在水桶里提回家,等沉淀变清后食用。这家主人是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快70岁才得一子,老伴已去世。如今儿子上小学,他本人养了几只羊一头牛,白天都和牛羊在外面。克里雅人的住房、生活大都如此。我们也感到确实非常原始简朴。

大家边走边听王书记介绍。克里雅人的吃食较为简单,以“库麦琪囊”、肉、茶为基本饮食。主食为“库麦其”,这是一种独特的无发酵馕,制作过程极其原始,将揉好的面团通过火烤熟即可。最有特色的是“沙烤大饼”和“沙烤羊肚肉”。做法很特别,先将做好的大饼和羊肚直接埋入沙子中,然后用火炭和沙土盖住,堆上柴火烧,通过木炭与沙的热力烤熟。这种食物不仅符合沙漠环境,而且也体现了克里雅人的生存智慧。他们煮肉的方式也颇有特色,把羊肉切成小块塞进羊肚中,再将羊肚埋进用胡杨木烤热的沙坑里焖熟。这些简单而又充满创意的烹饪方式,无疑让人对这里曾经的“原始人群”刮目相看。

我们来到居住较为集中、人群较多的其他人家,不论男女老幼都是笑脸相迎。因为我们不懂这里的民族语言,只有王书记和阿经理同他们交流,然后又翻译给我们,再把我们的询问翻译给他们。通过参观交流,大家对克里雅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们的生活习俗基本相同,都是一户人家,一口井,一片胡杨,一群牛羊。过着以放牧为主的生活,早上迎着太阳将羊群赶到附近胡杨林中杂草较丰茂的地方,看守招呼着羊群,防止跑到林外沙地被突如其来的风沙刮走或被沙流埋没。等到太阳落山再与羊群一起回家。这种生活,既规律又自然也有风险,但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在我们的眼目中,这里的克里雅人,也许是长期伴随胡杨抵御风沙的缘故,体魄都比较健壮高大,性格豪爽,淳朴。外貌、语言、风俗习惯,服饰穿戴与外面乡村维吾尔族人大体相似,中老年男性穿黑色袷袢的居多。据说冬天也戴黑色高筒羊皮帽,妇女头顶长白纱巾,戴小巧玲珑的太里拜克小帽,年轻的妇女则喜欢穿颜色艳丽的花布衣裙,平时大都着长衫,节日及红白喜事时穿箭服。

这里过去全靠毛驴、马和骆驼来驮运他们所需的生活用品,若去县城一次至少要走8天。尤为有趣的是,克里雅人最隆重的活动就是举办婚礼。由于居住分散,路途遥远,需提前一个月给亲戚朋友发请柬。请柬就是一张二指宽的纸条,写明主人的名字和地点,一户一户往下传。主人准备上好吃的,等待客人光临。有的从南到北要走十来天才能赶上婚礼。在婚礼上迎亲和送亲双方各组成约50 人的队伍,从距离30米处开始比赛唱歌,谁若输了就向对方跨进3步,最后双方队伍会合,新娘就交到了新郞手里。这种仪式既欢快又很有克里雅人自己的特色。

从克里雅人家出来已近黄昏,我们请王书记先回办公室,然后自己再转转。大家步行约20分钟来到一处高高隆起的沙梁上。放眼望去,一轮橘红的落日正悬挂在大漠西天,放射出万丈霞光,大漠一片金黄,起伏绵延的沙丘犹如翻滚的巨浪,胡杨绿洲碧波荡漾,夕晖闪耀,景色美妙醉人。阿经理说,你们如果十月份来这里景色会更美。从阿经理的一番描绘中,我们仿佛已入其境:金秋十月,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达里雅布依的胡杨一片金色,古林老树新枝,千姿百态,构成奇观异景;黄波起伏连绵不断的沙海金浪,苍茫无际的新月形沙丘,魅力无穷的大漠日出,奇妙变幻的大漠色彩,令人心弛神往;尤其天然古朴的大漠人家,原始纯真的克里雅人习俗,纯朴的民风,浓烈的歌舞,别致的礼遇,伴随着风啸沙鸣,林涛声声,使人遐思无限。

半天的参观时间虽短,却感慨悠长。曾经与世隔绝的克里雅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与千年胡杨相伴,在大漠深处抗风沙,斗酷暑,创造出了种种独特而富有生机的生存方式。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对生存的追求,不能不让人对他们的这种精神,对他们这片大漠中的世外桃源产生由衷的敬畏和向往。

2017年10月于乌鲁木齐,2024年6月修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