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生长在新疆和田县拉依喀乡政府后面的果园内,距和田市区只有15公里。从1507年栽种以来,树龄已达500多年,至今依然葱翠茂盛,每年结出几万枚无花果。被当地誉为“福寿之果”、“无花果树王”而闻名于世,并成为和田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十多年前我到和田出差期间,曾随当地友人参观过一次。记得那是8月的一天上午,我们们一行来到无花果公园时,已有很多游人不断往里走。
从远处望去,一片绿意昂然,层层叠叠,浑厚深邃的无花果树冠,象一团从地面缓缓升腾的绿色蘑菇云,在阳光照射下,青辉闪耀,鹰鸟啼飞,枝叶摇荡,似乎欲同飞鸟一起,追随白云,傲游天空。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么磅礴壮观的一处绿景,一定是由很多棵树组成。
我们前行到一处高台俯瞰,一圈如江似河的观光步道,将它与周边的其它树林隔开,整片果树,犹如一座环形小岛,屹立在碧波荡漾的绿洲林海之中,岛上苍翠葱笼,宽阔茂密,绿涛起伏,枝叶障目,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树。
从高台下来,走近树王,展现在面前的,又象是由无数棵树冠组成的一片森林。绿叶笼罩,上下周围稠密无间,几乎看不到树干和树枝。心里仍在嘀咕,这么稠密的一片森林,估计至少需几十棵无花果树,才能形成如此的规模。在无花果香味的诱惑下,枝叶间蝴蝶飞舞,蜜蜂“嗡嗡”,周边游人穿梭往来,拍照留影,嬉笑惊诧,议论纷纷,人声鼎沸。
朋友引导我们绕着周边步道,一边观看一边听他介绍。眼下这片如林似云象岛的无花果树,并非由许多棵树组成,的确是一树成林,是无花果树王这一棵树的王国。它的主干、枝干、果实都被遮挡掩隐在象鸭掌一样的叶片和枝系之中。因为禁止入内踩踏攀爬,游客是很难看得见的。好在领我们参观的维吾尔族朋友,与这里的管理人员熟悉,经协商,勉强同意走进果林边沿观赏。我们掀开枝叶,透过密布的枝干和支撑的木桩空间亮光,基本看清了它被遮掩的奥秘。其主干呈椭圆状,有过去那种装油的铁桶般粗大,树皮土黄斑驳,像一条从地里钻出的腾龙巨蟒,翘身昂首,斜悬在林中,阴森可怖,让人顿觉惊恐,浑身发麻。
主干上群生出的枝干多达三十余根,径粗约20—70厘米不等,它们象葡萄藤蔓和龙蛇一般,向四周蜿蜒扩展,撑起生发的枝叶,扇动羽翼,遮天蔽日。整个枝干斑驳脱落,横斜交错,屈曲盘绕,如蛟龙腾跃,群蛇起舞。枝杈处长满洋葱蟠桃般大小的果实,一枝多枚紧紧挤在一起,有的象直立的糖果串,有的象叠摞的金黄圆饼。果枝满目,香气扑鼻,甚是诱人。这些奇妙之景全被掩藏在枝叶之中,鲜为人知,颇感幽深静谧,神秘莫测。
因为树的主体和枝干都是横斜生长,它的树高只有约4米左右,而它的树冠所覆盖的面积竞达1.5亩之宽。其阵势大有王者之风,让人叹为观止。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棵无花果树王虽然年代久远,枝干苍老奇古,却毫无龙钟之态,依然枝繁叶茂,一年结三茬果,茬茬果实累累,果肉饱满,每年这一棵树就能产无花果三到四万多枚。它庞大而福寿多子的奇特之状,的确无一伦比,举世无双,真不愧是无花果树之王。
由于枝叶重叠,果实稠密饱满,给斜伸的枝干带来沉重压力,加之这里地处沙漠边缘,经常受到风沙侵袭。为了减轻重压,避免垮塌或被风沙摧损,每根枝干都需要通过人工,用很多圆木桩子一段一段支撑住。整片树枝撑立起约有一百多根,高低错落,大小粗细,密布如林。可以看出,多子多寿的无花果树王,还确实很难伺候。
一位负责养护的果农告诉说,别看这棵无花果树王那么古老茂盛,比其它果树要娇贵福气得多,养护起来非常费事。其实,它本身是有花的,只不过它的花不是开在外面,而是藏生在果子里面,也称为聚花果。人们从外观上看不到花,就以为它没有花,被称为“无花果”。这些特征使得无花果树王特别喜欢阳光和肥料,喜欢温暖和湿润。为了确保它有足够养料,平时需要经常给它浇水施肥。而它又最不耐寒,如遇零下12度低温,新嫩的树梢就容易被冻坏,零下20时,地上部分就可能死亡。为了防寒防冻,每年10月底,就需要把支撑果树的木桩木椽撤掉,将树枝树身平放在地上,慢慢理顺,不能折断,然后用作物的稷秆等铺压在上面,再用土覆盖住,好比给它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以防寒保温。到了来年的4月底,再掀开覆盖的土料,把树枝小心翼翼地清理出来,继续用木桩将它们支撑复位,进行精心修剪,让它发新枝长新叶。仅这样整理一遍,就需要一个村的劳动力一周才能完成,几百年来年年如此。
听了果农的介绍,无花果树王复杂而费工费时的生长养护过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感慨不已。觉得这棵无花果树王,还真是具有王者之尊,五百多年来,曾经有多少庶民百姓,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为它效力,为它付出啊。尤其在过去贫穷落后、忍饥挨饿的日子里,在战乱频仍的动荡年代,在常年风沙烈日摧残,冰雪霜冻的侵袭中,百姓宁肯自己受苦受难,忍饥挨冻,也不让无花果树王受到影响,始终坚持不懈,风雨无阻,贫寒不弃地精心培植它、养护它。它那古老的树干、嫩绿的枝叶、丰硕的果实,它为世人所欣赏的尊容,是由历代维吾尔族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它的福寿多子是老百姓的辛勤付出所换来的。没有民的付出,哪有王的生存。可以说,真正的王者,应当是劳动人民。
在无花果树王身边绕行观赏中,不时地见到有果农提着筐在林中采摘熟果。
稍加留意就可发现,无花果树王的果实比其它树的果要饱满精美,果皮黄而带绿,果肉乳黄细腻。据说品尝起来味道甘甜,清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园中的一些图片介绍显示,无花果含有高达74.2%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等养分丰富,具有生津、开胃、止痢的功效。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胆固醇,有助于防治心脏病和中风,以及某些癌症等,还有显著减肥作用。经常食用,可强身健脑、延年益寿。因此被人们誉为“大补之品”,“福寿之果”。
把无花果誉为“福寿之果”,自古就已成为当地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据引领我们参观的当地维吾尔族朋友说,很早以前,和田的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两则故事:西王母驾祥云回归昆仑山,经过于阗国时,看到许多农人跪于道旁祈祷,便停下询问一位老者:“跪拜何求”?老人说,尊敬的于阗王带领我们兴修水利,开发田畴,民众殷富,安居乐业,千家万户都很感激他的恩德。如今于阗王迁居中土,颐养天年,众人为他祈祷长寿,也为于阗国祈祷农桑繁荣。西王母听后甚为感动,便施与一根鲜嫩枝条,农人即将它植于土中。数月之后,枝条长成一株果树,枝繁叶茂,无花而果,其果圆实金黄,味极甘甜。人们以为是神树神果,便精心收取,凉干成脯,献与国王品尝。于阗王食后,果然身强体壮,耳聪目明,八十高龄还喜得一子,于阗国农桑繁盛,瑞祥遍布,国人皆认为,这是缘于无花而果的仙气。从此,这棵树就被称为“无花果”、“福寿果”,维吾尔语又叫“安桔尔”(意为树上结的糖包子),“神秘之果”。从此,无花果在于阗国传种开来,成为果中的优品。
另一则故事说,相传很久以前,于阗有一个名叫艾则孜阿洪的农民,早年娶美貌妻子,夫妻相爱,生活幸福,遗憾的是婚后多年未育,于是他四处求医未果。一日遇一老者,知其缘由甚为所动,遂将西王母所赐手杖转赠与他,并再三嘱咐,将此杖栽于庭院内,用三十三个葫芦装满喀河源头之水,春夏秋冬各浇一次。艾则孜阿洪回家后遵老者之意,精心栽培,三年后的一天,神杖萌发嫩芽,次日即枝繁叶茂,第三日未见花而结果。艾则孜阿洪喜而食之,次年便添贵子。
虽然以上只是神话传说,却反映了当地维吾尔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也寓意着无花果是福寿、吉祥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维吾尔人对无花果的深厚感情和爱树之德,种养无花果树的骄傲与自豪。
数百年来,在无花果树王福寿多子的繁衍,和历代劳动人民的精心传承种养下,树王的子子孙孙,延续不断,四处扩生,无花果早已成为南疆,尤其是和田、喀什等地的重要特产,并在全疆和内地不断发展。每年6到10月,市场里,街边路旁,一枚枚金黄扁圆,形如蟠桃、月饼,香甜如蜜的新鲜无花果,以及无花果脯果干,各式果制品琳琅满目,很受人们喜爱而畅销各地。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