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振君的头像

李振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18
分享

母校记忆

前些日子,原菏泽县一完小发出通知,征集一完小文物及相关资料;国庆期间,同学聚会,谈及我们的任课老师,有的离开学校后,就从没有见过面,有的已离世,为不留有遗憾,作此文献给我的一完小老师。

我于1976年暑假,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原菏泽县一完小上小学五年级,那时推行小学五年制,那年10周岁。

记得很清楚,我们全家,第一次满载全部家当从农村乘坐一位亲戚驾驶的日本货车,高高兴兴地进程了,路上在司机楼里,第一次吃上烟台的红富士苹果。车进一完小大门,由于东西太多,被卡在大门口,只好卸载;所谓的东西,都是从农村带来的床、防地震用的庵子、珊子等等,那一年,菏泽闹地震闹得凶。

从农村到城市,是一个质的变化;我的内心充满激情和希望,结束了农村娃的历史,成为彻头彻尾的城里的孩子。

那个阶段的一完小,正处于文革的末期,任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由工人阶级代表管理学校,该校由原菏泽县化肥厂的肖某全面主持教育工作;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左的束缚,在少年的心中,任然崇拜“白卷英雄黄帅”,不以学业为主,殊不知她的文章写得很好。因此,除基本课程外,业务时间,还要勤工俭学。

早晨,小学生要带晨尿去学校。找一个小罐或铁瓷盆,用细铁丝穿成圈,再在上方固定。一只手提着,小心翼翼地步行到校。一路上也要抛洒许多,到校后,倒进厕所小便池中,然后还要把小尿罐放在教室正前方展览,班干部要统计名字并通报,看谁没有提。

还有,在教室栽毛刷,用于制作黑板檫或面粉机机头毛刷。几乎每个学期要做1至2次,该轮到那个班级,班主任要提前与教务处或校办工厂联络,确定具体时间。

班主任彭爱松老师分配给我的具体任务是,组织几个同学将讲台围起来,公布小组及分派物品,分派物品主要是:切割好的木板(已印制制作单位,且木板上已由机器提前钻好空)、猪鬃、拉绳等。每个学生将猪鬃用绳子固定在孔内,正常速度,一个下午可以做1至2个板擦,但质量不好讲,毕竟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也有的同学一下午一个也做不好,临近结束,敷衍了事。“质检员”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一道工序,是灌胶,由于年龄小,我们不做。

再就是,去原南关八队打坷拉。班主任提前通知学生,星期天上午9点,到菏泽监狱附近(原南关八队稻田)打坷拉,现在的佳和购物广场,要带好榔头。榔头需要准备,我让校木工代做,选择一个杆,外加一个榔头,说了许多好话免费制作的。

大家分头行动,按时到达指定地方。路上特别兴奋。在我的印象中,那里不是庄稼地,坷垃特别多,特别硬。好几年不产粮食,后来改为种水稻,劳动的意义及成果不大。但那时是紧跟时代和潮流的,我们没有选择权。

每每回忆起往事,她带给我的,一方面是身体的磨砺,另一方面是心灵的释放与成熟。一个人,从少年逐步成长、成熟,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难熬的,更是清醒与理智的;恰恰是在这痛苦与难熬中,经历了量变到质变,培植了观念,孕育了思想,累积了智慧,净化了灵魂。

(作者:李振君,就职于农行山东菏泽开发区支行,2018年10月6日,成稿于中山东路农行家属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