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振君的头像

李振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1
分享

露天电影

曾一个时期,我热衷于双休日在家看老故事电视频道,先后看了几部旧片子,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电影,如:《地雷战》、《地道战》、《决裂》等,回想起自己少年时代在鲁西南农村观看电影的情景,至今令人难以忘怀,历历在目,浮想联翩……

七十年代中叶,当时的农村娱乐生活十分贫乏,看场露天电影都会让人亢奋好几天。那时我八九岁的样子。由于年龄小,我们获得在本村放电影的信息,大多是从同学、家长、邻居那里得来,所以非常珍惜。我清楚地记得:一次大队部高音喇叭喊出:“明晚,公社放映队到我们村放电影《闪闪的红星》!这一消息让整个村子顿时沸腾了。街头巷尾、饭前饭后都在谈论这件事。特别是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互转告、传递、扩散着这个信息满街乱窜。

大队干部要去附近村请放映队,那时放映队员在大家的心目中,十分吃香,不亚于现在的“明星”。

下午,他们要早早选场地栽电影杆子,一般在路的两边,还要拉上屏幕,四个角固定。位置一般在大队部办公室附近,那里是要道。

因为放电影的来了,这对村里来说是件“大事”。那天老师提早就宣布放学,说今晚放电影,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全体学生就提起书包,高高兴兴往家奔!

下午四点多钟,全村男女老少都往大队部放电影处跑。小孩子早早就搬自己的小凳子去“占位”,目标主要是正中间,前几排。谁要是占据了理想位置,就会环视一圈,觉得很舒坦。我那时年龄较小,常常与住在大队部附近的小伙伴约好,让他帮忙,及早占据有利位置,以便晚上好好“过把瘾”。

放映前,有时还有硬气功表演。在我的印象中,有一次的表演相当恐怖。那天的节目,好像是钢刀砍胸。表演者是师徒二人。师傅先用布腰带反复扎腰,腰愈来愈细,他的脸色也开始变化。徒弟看师傅的脸色行事,差不多了,就从磨刀石上拿起钢刀,在新布上避一避,以示锋利,然后小心递给师傅。师傅会意,开始使足力气,用右手直往左胸砍去。手起刀落,顿时鲜血直流,众皆哗然。后来我才听大人们说,表演气功的那次失手了,而我则担心,那么长的口子又流了那么多血,伤口啥时候才能止住血?尽管出了点意外,但那天的电影还是在我们的期盼中如期进行。

正片之前,还要加放新闻纪录片,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大多是国家领导人接访亚非拉、东南亚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或科学种田等科普知识;那时还没有政治头脑,没有“国”、“家”概念,只知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肤色的不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红色口号,其实大家心中,都盼望及早观看正式影片。

只要一出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字样,全场都会激动地鼓掌!并且还有不少人高喊:开始啦!开始啦!

电影里的那句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知多少小孩学了多少遍,但大家还是百听不厌。那种期盼、幸福、快乐,洋溢在脸上,荡漾在心间,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

放映的间隙,往天上看看,星星在眨眼,在说话。再往周围看看,附近的房顶,树上,都是人。在场地中间的小孩,小便也出不去,只好就地解决。第二天查看,中间的位置,都是“小坑”。

看完第一次后,还觉得不够味,于是还要跟着放映队到附近村继续看,主要是安陵、张庄、宋庄等,看2至3遍,每次看完后,几个小孩一起亢奋地唱着歌回家。这种状态要持续一周左右,直到电影队离本村较远,不能去为止。

在家看央视老故事频道,不再注重故事情节,更注重回忆和回味,回忆自己及伙伴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同学间的情谊及趣事;回味时光是如此美妙,令人魂牵梦绕,是那样的满足,伴我踏实走好今后的人生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