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振君的头像

李振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3
分享

我的高中生活

 一直以来,有一种想写一写高中时段学习生活的冲动。特别是与高中同学聚会,联想起从那时的豆蔻年华到现在的人到中年,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提笔成文,定格这段难忘的岁月,不负这段奋斗的时光。

 我的高中是在山东菏泽二中度过的,我们是1980年入校,1983年毕业,这也是高考恢复后第一年实行高中三年制。

 那时的菏泽二中全部是平房布局,从使用的砖可以看出新房和旧房。老师的办公室是红砖的,窗户和玻璃是一整块,带有插销;我们的教室是蓝砖做的,窗户也是后来改造的,窗户玻璃是2-3小块玻璃拼接而成,由于学生太多,插销使用较频繁早早就坏了,根本无法使用。有时刮风下雨,窗户来回扇动,我们就用纸叠在一起紧紧的塞进缝隙里强行控制它的晃动。

 关于学习。我在三班,算起后来插班的复课生,共58人。教室是三大间平房,偌大的教室挂着4个灯棒,由于经常出现停电的现象,于是大家形成了一个习惯,备好蜡烛,放在课桌内备用。当时课程设立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共7门课,我是学理科的。高考分数设置是:数学120分,政治、生物、英语各50分,其他科目100分。那时高考前要预选,先筛下去一部分学生,取消他们的高考资格。记得1983年高考作文是“看图作文”,我写跑题了,这本来不应该。因为在班里,平时我的作文自我感觉不错,语文老师丁宗学经常在全班把我的作文当范文读,也激励着我要写好每一篇文章,不辜负老师厚望。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漫谈理想》,在这篇作文中,当时我的理想是什么,又写了些什么,已记不清楚,只记得在结尾处引用了但丁诗人的著名诗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从课程安排上,数学有一部分大学下放的课程,如: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等等,都是些新东西;物理增加了磁力线分解原理等;由于初中没有设立英语课,到了高中,要用三年时间学习六年的课程,每天早晨就是哇啦哇啦地背单词,以致于上班后常做梦被高考吓醒。

 关于“吃的”。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大木桶,每天两个男同学轮流抬,女同学抬不动。饭前,要把大木桶送到伙房,饭后用笤帚清洗干净,大脚一蹬就地倒掉,常常弄得教室前污水遍地,为此,班主任马向阳老师没少在班委会上批评同学。早饭、晚饭几乎都是黄面糊粥,特别稀,喝饭时能看到自已的两个黑眼球在碗里闪动;冬天的午饭几乎天天是白菜,有时也放点粉条,八十年代初期,白菜有一种叫“天津绿”的品种,形态细高,从外到里都很绿,这种白菜有个特点就是不吃火、熟的快。等下课到了饭点,每个同学一勺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由于白菜用量大,经常洗不干净,吃时发现碗里有“腻虫”是常事儿。农村的同学每周或半月回家一次,计划着带够自己的口粮,大部分都是黑地瓜干窝窝头,有好一点的是包皮馍,每顿吃时用尼龙兜放在笼篦子上,学校免费给蒸热。有的同学经常发现自己的馍被别人拿去,自己没有馍吃,再借别人的。我个头矮,又比别的同学小两三岁,只好托人搭“老师的伙”。一下课,像疯了似的往老师伙房跑;但有时发现,几个练体育的,他们比我跑得更快去得更早,那时学生的想法和现在没法比,排队就是拼力气。于是十几个人挤成“一锅粥”,无法正常打饭。有一次,我前边还有两三个人,马上就要轮到我买饭,这时硬硬地挤来几个体育生,他们把饭票隔着我的头递进卖饭窗口,一个同学端两个碗,别人一挤,饭菜从我头顶倾斜而下,整个后背都是菜汤……

 再就是“穿的”。那时大家都不富裕,我记得我上身就是哥哥穿了几年的“的确良”军装,那是他当兵时的“官服”,上身两个兜,下身是蓝裤子,脚蹬塑料底鞋。菏泽二中地势低洼,一到雨季,整个校园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整天泥泥嚓嚓,从教室到宿舍一段路走过,鞋全部湿透。农村同学大都只有一双鞋,湿了只好捂着,自己慢慢暖干。

 那时的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考上大学。可是现实中没有考上大学,就招干进了农行,回顾在农行三十余年的人生历程,我知足、我感恩——这个大家庭成就了我。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近知天命之年,没有什么奢望,就是干好本职,为农行发一份光,出一份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