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振凯的头像

刘振凯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5/31
分享

刘振凯:借物言志 尺幅千里——谈《游褒禅山记》的思想意义

被誉为“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一生中写了不少出色的诗文,《游褒禅山记》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式的论说文,也可以叫做说理性的游记。文章写了作者等一行五人游褒禅山的见闻,写了褒禅山的景物,但是,作者绝不是为写见闻而写见闻,为写景物而写景物,而是借物言志,讲了发人深省的道理。这篇文章所以能够成为引人注意的传世之作,原因也就在这里。

王安石借写褒禅山的景物而言其志,此“志”即此文思想意义之所在。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记游,第二部分是议论。记游为议论提供了依据,就是说,没有记游,则无从议论;但只有记游,没有议论,这篇文章的价值也许就微不足道了,就没有多少思想意义可谈。

褒禅山有前洞、后洞,最能吸引游人。前洞虽“记游者甚众”,只是“有泉侧出”,而后洞的景致就不同一般了:“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作者王安石等一行五人拿着火把进入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但终因有人懈怠,不愿进入后洞深处,说如果不很快出来,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乎,他们就不再前进,一道从洞里退出来了。出来以后,王安石又很后悔,因为他们进洞的深度“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而“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对此,王安石深有感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一段议论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生活中不是有大量的这样的事情吗?平坦大道好走,人人可以为之,完成险峰的登攀,领略无限风光,却不是人人可以为之,只属于“有志者”。要成就大事业,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行的,知难而退是决然做不出什么大事业来的。960多年前的王安石,矢志改革,力排众议,不屈不挠,没有坚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是不行的。960多年后的今天,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也面临着进一步改革开放,无改革之志而侈谈改革是不行的。中国梦实现之日,我们的祖国定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即壮丽的未来。我们要为达到此目的而努力拼搏,自强不息。这是《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思想意义之一。

作者王安石等一行五人游后洞半途而返,是因为担心“不出,火且尽”,也有人懈怠,无心继续向纵深前进。实际上,王安石觉得那时他还有精力继续前进,火把也可以继续照亮,但是,他还是跟着别人从洞里退了出来。对此,王安石又有所感,有所得:“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在这里,王安石对“力”、“物”、“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志”必须通过“力”来实现(“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是就主观条件说的。有“志”与“力”尚须“物相之”,是就客观条件而言(“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认为“志”、“力”、“物”三者是能够进“险以远”的后洞的必备条件。在三者之间,亦有轻有重,有主有从,“志”为主为重,是关键。这个看法也还是正确的。作者的论证是合乎逻辑的,可以说,这种看法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的光辉。做任何事情,总得考虑主客观因素,承认条件,否则就会碰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是《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思想意义之二。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认真考究了褒禅山山名的由来,说到倒在路旁的碑,提及碑“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对此,王安石亦深有所感,发了一通议论:“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他提倡对事情要“深思”“慎取”,就是说要多想一想,从而慎重决定取舍。对人世间盲从错误传说的事太多,尤为感慨。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事还少吗?不求甚解,敷衍塞责的情况还少吗?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做学问不采取老实的态度,不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是不行的。作者的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对后人不无启发。这是《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思想意义之三。

王安石由游褒禅山,借物言志,遐思联想,尺幅千里,说了不少道理,有些话富有深刻的哲理意义。我们读这篇文章,未必能被褒禅山的景物所感染,却能从作者的议论中得到启迪,获得教益。惟其如此,我们才把这些文字看作是可贵的遗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