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纵观四海众生,却如蒲苇柳絮,贫贱富贵,全看天意。瓜熟蒂落,随风一摆,天涯海角,任君随意。
----致留守儿童
生而为人,却从不平等。但那又怎样呢?命贱命硬不是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吗?留守,是留下来困守还是守护。这似乎是一个悲伤的话题。只是我想把他们赋予飞扬跋扈豪气干云的诗意,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手法书写他们曲折参差的人生。
残冬的余寒扫着春日里滚滚的黄沙,正月十五刚过,又或者除夕刚过,许多人便在霜雪凌空的春天背上行囊远赴他乡。而把幼小的孩子留在身后任其摸爬滚打。时光反复,这样的光景似乎已是宇宙洪荒、开天辟地的常态,再有离别,内心竟已无甚波澜能起伏一二,剩下的不过是下一轮等待罢了。陪伴他们的将是爷爷奶奶染上岁月风霜的白发和沟壑纵横的脸颊。
但,请不要悲伤。他们的人生不用对任何人有所交待。生命的光辉不在于碎金烁石的结果,而在于苦难修行的过程,人生不用调味也能五彩缤纷。伴随他们长大的,是大山的厚重、溪流的从容、牛羊的闲适、还有那微不足道,却足以背负一生的梦。
他们不曾知道肯德基,不曾知道麦当劳。但是他们已在书中读到了江北江南、十方水土、八方人情。读书总是快乐的,哪怕是五点起床,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每天用双脚丈量四五十里的山路,日日走,月月走,年年走,再怎么山高水长,沟沟坎坎也就不那么远了。
守着一方天地,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也学会了成长。炊烟升起时,村庄儿女已当家。放马、喂羊、洗衣做饭,何曾要人刻意去教,为了明天,伸手就会了。他们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学会了勤劳与醇厚,学会去理解远走亲人身上的重担,也渐渐的明白这一生定要背负一个远大的梦方能走出大山。他们的肩上不仅扛着书包,也坠着弟弟妹妹的身躯,脚下的路泥泞而漫长,但是心中总是期盼远方的亲人,也总期许着走到远方的那一天。而他们也在教室的三尺讲台前习得了礼义廉耻、家国天下。也明白在他们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为他们提供着一餐一饭。那一刻,天高海阔,他们留下来守护的是自己。
在他们稚嫩的脸上从未展现愁眉不展,笑容如云端的霞光绚丽明亮。即使某一天大哭了一场,眼神依然清澈透亮。经历着黑白双色的苦难,多年后依然是当初的那个少年。所以,当看见他们的贫苦时,请不要怜悯,因为他们的精神是富足的。至少是真心的快乐着,如今所经历的,当他们长大是,将会是一笔别人无法企及的财富。
当太阳升起时,蒲公英会同风而起,如一粒尘埃,落下时,无论悬崖峭壁、沙漠荒滩。春雨过后便能生根发芽,然后挣破苦难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