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长鹏的头像

马长鹏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1/26
分享

历史是用来听的

工作需要,平时总独自开车东奔西跑。常常揶揄自己:谁说律师是高大上的职业?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终于可以坐下来侃侃而谈时,还往往引来一番激烈地反驳。做律师很多年了,好像真是没能抽出时间静静地看些自己喜欢的书。

一次跟当事人驾车出行。行车无聊,当事人偶然拿出手机开始听评书,才知晓手机还有听书功能。于是下了一款APP,开始听历史,至今已数年有余。每当独行或独处,哪怕偶尔做家务时,都会戴上耳机,沉浸在历史的声音里,任历史的印记,缓缓流动。

喜好不一定成为工作,但若工作恰是自己的喜好,取得成绩的机率就大一些。而我却没能将喜好转化为工作,所以土埋半截仍一事无成。

从小喜欢背古诗词,初中开历史课后,喜欢上了历史,一直至今,从未消淡。在体制内时上班时,领导曾认真地规劝我,说历史会使人消沉,常看历史的人,会渐渐失去进取心。虽不好反驳领导,却也未当回事,权当闲风吹过,对历史的喜欢一如往常。

现在想来,可能自己真是错了,读历史也好,作文章也罢,很多时候我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甚至越来越怀疑,文学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吗?文章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吗?

陶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他自己也觉得“心远地自偏”。陶公向人描绘了令人垂涎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人间仙境桃花源,其本人生活境遇如何呢?用奇苦无比形容都不为过吧。归隐山林后,陶潜整日饮酒为文,虽自得其乐,自甘清苦,无力供养妻儿也是实情。不知面对灾后的住所时,陶公是否曾有愧对妻儿之想?若此种个人困苦,能换来国家的富强,哪怕是全家的幸福也有所值。但其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昏暗之期,陶公全家更是倍尝艰辛。陶公之美文,于世事何益?

海瑞之清,天下皆知。其不避死亡,抬棺而谏,《治安疏》大胆陈述嘉靖之过,虽劝谏为主,亦不泛贬低甚至谩骂嘉靖之词,读来令人大呼畅快,但却几乎给海瑞招来杀身之祸。海瑞的清,可谓至极,自己生活清苦,对身边的亲人要求亦严。全家仅在其母生日之时买二斤肉为母庆生而开荤,其幼女仅仅因与男仆拉了一下手竟被其困饿而死。如此尽心国事,严管家人的海瑞,生活的年代又是什么样子呢?如海瑞所言,那就是一个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家不家的时期!如此刚正清廉又有治国奇才之人,真的让人民受益了?

才华如靖节、清廉如海瑞者,史上举不胜举。他们的文章、他们的正直,会矫正扭曲的朝代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胜败兴衰,大同小异,无一能脱得盛极而衰,衰极而变的规律。我们生活的地球,据说存在了几十亿年,可就算是自诩受命承天的帝王,也只是期望开创万世基业,最大的愿望也不过称万岁而已。相对于宇宙万亿年的存在,帝王们的期望真是再卑微不过了,可谁真实现了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今不过区区二千余年,就已历十数王朝,更换数百帝王,怎不令人唏嘘?根据科学推论,谓之恒星的太阳亦有消亡之时,推而论之,任何政权甚至人类最终都会消亡亦属必然。如人之出生,即预示着必然死亡一样,任何事物最终都将归于零。

我们不能消极等待死亡,我们要寻找各种方式,延缓死亡的到来。若真有某种方式可以延缓政权的消亡,常看看历史也许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多看看历史,就算不能治国平天下,总可以修身齐家吧。

每作文章,往往被人耻笑,说写得漫无边际,不知所云。又扯多了,什么国家兴替,青史留名,跟我一平头百姓有毛关系?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是青史留名之人的言语;所谓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是哪个人民更是无从考查。随波遂流者永远是历史车轮下的尘埃,正史、野史哪有平民的踪迹?起于民间的暴乱,最终成事者二千余年不过刘邦、朱元彰二人而已,更多的还是李世民、李隆基之流,已高坐在金銮殿之上数月之久,边远山区的顺民们才知道变了天。不过对平民而言,无非是昨天拜李父,今天拜李子而已,有何分别?

历史本来就是用来听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