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唐红伟的头像

唐红伟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7/27
分享

永恒的旋律

金秋十月,温暖的阳光洒满气势恢宏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广场。今天下午,六省十一市政协书画联展在此开幕,做为受邀代表,我有幸来到延安,来到这被称之为革命圣地的古城。趁着开幕式间隙,我跟随参观人群走进纪念馆陈列大厅,当走到延安时期外国友人专题展块时,我在朝鲜音乐家郑律成简介前驻足凝望,照片上的郑律成风华正茂,眉宇间透出音乐家特有的气质,深邃的目光中折射出一种凝重无比的力量。今年正是郑律成逝世35周年,这位1914年出生在朝鲜半岛南部全罗南道光州(今韩国光州)贫苦人家的儿子后来成为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两首军歌的曲作者,成为谱写出不朽的革命赞歌《延安颂》的曲作者,他传奇的音乐人生见证了祖国朝鲜的光复,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更见证了那个时代延安的辉煌。

“那是一个奋发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年代。”(王巨才〈回望延安〉),这段话是对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的延安非常贴切的情感描述。1937年10月,23岁的郑律成在“七.七事变”后的3个月毅然决然地奔赴延安。与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延安在郑律成心中的地位是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自1910年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到1937年的“七 .七事变”中国抗战的全面爆发,朝鲜经受了亡国之痛,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亡,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郑律成追随自己大哥、二哥的足迹,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延安与祖国朝鲜紧紧连在一起,1939年郑律成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天,延安成为红色旅游的胜地,而那首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成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景点的背景音乐。有关郑律成创作《延安颂》的故事不少纪念、回忆文章所描写的情景如出一辙:“一天傍晚,郑律成参加完一个群众大会,站在半山坡上,看到战友们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成群结队地奔向各自的岗位,正在操练的抗日战士喊着响亮的口号,威武雄壮,全城内外歌声四起……。这幅雄伟壮观的图画,深深地印在郑律成的心中。著名的《延安颂》就这样在他胸中酝酿成熟。他请莫耶写好歌词,很快就谱出了乐曲。后来在毛泽东参加的一个晚会上,郑律成亲自演唱了这首歌。‘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延安颂》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这支歌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这段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描写印在许多感怀延安时期的人们心中,与延河、宝塔山合为一体凝固成伴随一生的难忘画面。

郑律成属于中国,也属于朝鲜。抗战期间,中国是朝鲜光复运动的大后方,大批朝鲜的爱国志士和革命青年来到中国,其中包括郑律成在内的一部分人开赴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他们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怀着对祖国朝鲜的爱和光复祖国的希望与中国人民一道并肩作战,很多人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共同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郑律成随即与朝鲜义勇军一起返回朝鲜,1992年由朝鲜二.八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音乐家郑律成》开头就是郑律成坐在回国的火车上望着窗外离别12年的祖国故土热泪盈框的情景。祖国的光复是他父辈和三个哥哥的心愿,是他和千百万朝鲜人的心愿。据史料记载,郑律成返回朝鲜后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在此期间,他为自己国家的人民军队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此后正是这首军歌在朝鲜战争(朝鲜称祖国解放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朝鲜人民军战士,他们携手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帝侵略者……

不知不觉在纪念馆静静地看着郑律成的事迹己至黄昏时分。走出纪念馆,一缕似《延安颂》中的夕阳余辉照进我的眼帘。此刻,我心中却涌出一丝伤感,这样的伤感也许有感于郑律成在文革十年中遭受的迫害,也许有感于当下的世风,也许,这样的伤感本来就是我与生俱来的病。

属于郑律成的时代早已远去,但郑律成所谱写出的永恒不朽的旋律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最可宝贵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纪念郑律成逝世35周年的时候,我们怀念过去的延安,怀念关怀郑律成的敬爱的周总理,怀念晚年为拍摄电影《音乐家郑律成》做过亲自指示的金日成主席,怀念与郑律成相爱一生的夫人丁雪松女士。我们的怀念萦绕在郑律成战斗过的延河两岸、太行山上,萦绕在朝鲜三千里江山。今夜,我的怀念就萦绕在廷安这片美妙的星空,我想,明天延安一定又是个有温暖阳光的好天气。

2011年10月19日夜于延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