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2/07
分享

泣血的语言、心灵的倾诉 ——评黄兆连老师的《心语手记》艺术特色

癸卯年亥月上旬,得黄老赠亲笔签名原著一本,如获至宝。彻夜苦读,黄老师的大作如轻风细雨,初看略显平淡,但随着故事的深入,如沐春风,滋心润肺,时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时而拨云见日。俞看俞兴奋,才觉乃世上真正精神食粮,如饮醇酒,饮之让人欲摆不能,时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废寝忘食,乃通宵夜读,直至后记。读罢感触颇多,正如曹公注《红楼梦》上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随解其中味?”

首先,这部著作开辟了陕西为残疾人为主的弱势群体呐喊的先河。

弱势群体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作为残疾人和残疾人的家庭,社会对他们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他们因某种原因,先天就丧失了某种能力。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去思考、学习、甚至生活。他们的世界往往得不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残疾,人们只能去同情,却不知道真正去理解、尊重、关注他们。殊不知他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也渴望像正常人一样,能够有交流、学习、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结婚、生育、自强与自立、爱与被爱的需求。正常人是无法也不可能体会到残疾人的的心理需求的。因为某些方面残疾,我们正常人不能理解,我们对残疾人的需求和渴望往往被我们忽视。因为身上带着残疾,所以往往得不到和正常人一样公正的待遇。他们不能同正常人一样交流、学习、恋爱、结婚生子、劳动就业。而社会却把他们视为残疾人,给了他们生活的关爱,而更多的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生理上的关爱。给予他们真正交往、交流、结婚、生子的权利。而把他们视为残疾人。因为得不到理解和尊重,残疾人生来性格就被扭曲、因而有一些跟正常人不一样的举动,他们脾气古怪、好怒、容易激动。需要社会上的正常人用“三心”——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关注他们。《心语手记》中的主人公小松从出生、成长、游玩、再到安康聋哑学校上学、三完小上学、石泉上初中、学理发师,开理发店、、带学徒、谈恋爱、为哥哥支付进修费用等等无不在展现一个残疾人想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渴望。由于耳聋,小松对一切都很敏感。他渴望交往,渴望被爱、渴望表现自己,渴望被理解。而他先后被梅老师打骂、被食堂结伙食账。他不知道拧紧热水袋而让水袋里的水洒了一床而睡湿床。拉肚子被老师误解。在寄居沙河姨婆家冒着雷雨跑回家,无不渴望着被爱、被尊重、被理解。而残疾人的心底又是多么的善良。从三次上北京看病也好、安康聋哑学校上学也好,为保姆爷爷董爷爷送葬、上坟、给董婆婆钱,埋葬鸽子、见兔肉发怒等等无不彰显着残疾人天生善良与纯洁的本质。如一朵残缺的花,虽然开的艳丽,却总让人感到遗憾。

第二、残疾人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食其力、甚至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需要国家、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台阶。

对于残疾人来讲,他们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成长,需要社会辅助他们成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家庭是第一责任人和辅导老师。《心语手记》中的主人公小松,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有一个理解而深爱他的母亲。母亲处处理解和关爱着小松。想尽一切办法为小松谋取适合成长的环境、尽管家庭艰难,永远用温馨的母爱去关爱、理解小松。三次上北京、一次上哈尔滨,为小松治病。想方设法让小松感受新奇的环境,购买玩具让小松快乐。让小松上安康聋哑学校、写信给残联主席邓朴芳请求安康办残疾人技工学校、送小松去三完小上学等、走后门让小松上中学、花钱让小松拜彬彬学习理发等等,无一不是在为小松的成长搭建台阶。努力让小松能成长为自食其力的人。当小松受到伤害和委屈时,母亲坚定地站在小松一边,以最大的努力维护小松的自尊。对小松犯了错误时,母亲总是循循善诱,因时利势加以引导,让小松感受到关爱,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善良。以及为他人做奉献的快乐。家庭总是为小松创造成长的环境。满足小松的交往、交流、生存的需求。小松遭遇歹人欺负,总是家庭为其抹平伤疤。因为家庭和社会为其搭建了平台,小松最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理发师。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的聪明、能干、善良的天性在这一刻得到体现。

第三、经纬分明,遥看社会。

本书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经、以小松的成长为伟宏观地观察社会。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朴实。黄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述她和小松的琐事。特殊年代、特殊时期造就了特殊的人生。社会的认知,以及医疗技术的落后让从娘胎犯有疝气的小松却在第一次手术过程中因为链霉素中毒而导致耳聋,从此失去了听力。为了恢复听力,寻求治疗的良方。母亲不得不带小松三上北京求良医、上哈尔滨求针灸。当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击败主人公的时候。主人公不得不正视现实。按照聋哑儿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培养耳聋的小松。一路风霜、一路风雨。亲眼目睹了大城市的的繁华、好人与坏人、世态的温暖与炎凉。社会的总体是好的,也有一些阴暗面。正如月有阴晴圆缺,社会也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心语手记》用白描的手法去看待这个社会,看待社会上的人。尽管总有那些不完美,但人心总的是善良的。人间总有温情在。虽然出现了像唯利是图,站在灶台上捞面的安康聋哑学校食堂的厨师、小松开店时,市里游来的专门欺负老实人市井无赖。但董爷爷夫妇、哈尔滨的摊主,各位邻居、干部、王医生等等都是极其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聋哑学校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正是社会山残疾人的一个缩影。社会的关注度不够,让他们的命运更加悲惨可怜,甚至让他们产生畸形扭曲的心理。

第四、任何时候都要以命运抗争。主人公黄兆莲两岁死了爹,失去了父爱。后来有丧失了母亲,寄养在舅舅家。好在有个疼爱她的哥哥,准时给他寄生活费。她努力学习,梦想考上大学、出人图地,却遇到废除高考、知青下放等命运。她背洋芋和农民一起劳动;她勤劳踏实,最终受到鲁校长的关怀,成了一名工人。她努力苦干最后却被人诬陷。结婚后,本来风平浪静幸福可期的家庭,却因二儿子的出生而起满烟云。当儿子成了聋哑人,她不是把他视为累赘,而是心怀愧疚地四处寻求良医给他医治。想方设法培养儿子的能力。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儿子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儿子处处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习说话、训练小松的语言能力、为小松配助听器。多方设法让小松接受正规的教育。让小松融于正常的社会生活。培养小松的自我生存能力。完善小松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不抛弃、不放弃,总是对小松理解和包容。正是因为黄兆莲老师的不懈努力。小松才会在人际交往和事业上取得惊人的成就。从一个残疾人成长为社会人。成为一家理发店的老板。受到社会的青睐。可是,美好的事物给任总是伤痛的。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遭遇了车祸。让生命昙花一现,永远定格在在二十二岁。黄兆莲老师虽然悲痛欲绝,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坚强地活了下来。用十五年的坚持,十五年的顽强意志,用轻松、和风细雨般的语言,讲述了她和儿子之间那段温馨而又刻骨铭心的经历。以此来为社会的残疾人呐喊,呼吁社会重视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和不平凡。

第五、以散文化的风格布局谋篇。它以若干篇散文结合起来讲述故事。每篇散文有包含若干小故事。每个小故事情节完整都能独立成篇。而整体又构成一个大故事。故事中间互有穿插,娓娓道来,让故事情节纵横交错,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第六、文章的心理描写很有艺术特色。无论是小松被诊断为聋儿时的泪疚,还是遭遇车祸后的痛苦和思念。无不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思考和反应。心理活动把悲剧推向了高潮。让读者产生共鸣,深深叹息、潸然泪下。

总之,《心语手记》是一本对残疾人相关的教育、医疗、生活和社会的全面反思和探索的百科式全书。它以平实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生活的琐事,让人叹息,又感激,幸福又有阳光。生动地讲述了残疾人的家庭的遭遇。很有社会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