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3
分享

留记忆中的养蚕岁月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总是这样的贫穷,一年穿不起一件新衣服。粮食总是不够吃,父亲微薄的工资除了买粮还是卖粮。碰上左邻右舍红白喜事或者过生日,就只有东挪西借。哥哥上高中后,由于要交的学费增多了,况且我上初中也要交学费,因而家里的经济更是入不敷出了。看着队上陈家,邵家,严家总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实在令人羡慕。而他们家的主要收入还是靠养蚕。我家只有十几棵桑树,况且没有养蚕技术,况且母亲天生胆小,连个毛毛虫,都要吓得她大声尖叫。可为了家庭和在邻居们的鼓励下,母亲硬是豁出去了也订了三克蚕种。

母亲把褐色的蚕种放在电灯下照,还把一条湿毛巾搭在上面,这都是母亲跟邻居学的经验。只见半天功夫,半颗米长的黑漆漆的小毛毛虫就四处爬行。母亲拿来鸡毛把这些小虫子扫到用蚕纸铺成的蚕箔里。只见母亲的动作是那么轻柔,生怕碰上了这些细小的孩子。随后拿出从桑树枝尖采摘的两片最嫩的桑叶,用剪刀剪成比头发稍宽的细丝,撒在毛毛虫上。大约过了四个小时,母亲又去撒了一次。晚上我睡得迷迷糊,只见母亲屋内灯亮了三次,息了三次,我透过门缝,看见母亲在剪桑叶,撒桑叶。我鼻子一酸,没想到小小养蚕,就这么辛苦,为了怕母亲发现,我偷偷溜进我的房间睡觉了。没想到这样过了两天,毛毛虫全部昂起了头,头开使发亮,邻居跑来一看说:“蚕睡一眠了”。并叮嘱母亲,不要添桑叶了。没想到过了一天,毛毛虫全蜕了皮,一条条半寸长的小蚕在蚕箔里蠕动,爬行到处找桑叶吃,母亲赶紧铺了几片嫩叶,小蚕立马就爬上了桑叶,母亲把这些蚕连同桑叶放到了新铺成的撒了石灰蚕笸里。然后再把剩下的小蚕一条条拈到蚕笸里。然后再均匀的铺叶子。又过了两三天,蚕已经长到差不多一寸长了。这时候还是摘桑树顶端的叶子,就睡二眠了,又过一天就起二眠了。不过,每次只需半提篮叶子就差不多了。只是姐姐也可以帮忙了,所以母亲反倒轻松一点,蚕沙也不多。好容易又过了好几天就睡三眠了,蚕也变长,变粗了。每次要吃一提蓝叶子了。蚕架上,也听见了沙沙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参加摘桑叶了,因为这时候的桑叶无论老嫩,蚕都爱吃。又过了好几天,蚕就开始睡四眠了。这个时候,每次要喂小一背篓桑叶了,而且每天都要剔蚕沙,撒石灰,给桑叶喷漂白粉。母亲照例每天晚上要起来两三次。母亲将每片桑叶用毛巾擦了又擦。就是这样细心,可是有的蚕还是突然就僵硬了。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死的。

经过了七天,蚕笸里就开始通体发亮,蚕就不吃桑叶。这时候,我们把麦草剁成一尺来长,用绳子串起来,做成蚕窠,把蚕放在上面。看着蚕儿上山,母亲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四天以后,麦秸上结满了白花花的茧子。看着那胀鼓鼓、白花花的剪子,全家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就情不自禁地摘起茧子来。最后居然卖了四十多块钱。

收入就是动力,三克蚕虽然只带来了少许收获,但它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四处采摘桑椹,采集嗓子。后来竟撒了两三厘地,还在上面撒了麦糠。由于我们姐弟轮流浇水,再加上泥土我们弄得很细,桑树很快发了芽,长出了叶子。看着地里小小的叶片亮闪闪,好像一枚枚榆钱,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年的夏天,我们养了五克蚕,对于养蚕我们已经积累经验,所以这次我们养的很轻松。不过刚起四眠,就没有了桑叶。离我们家十里的伯父家正好有几棵荆桑。我把枝条剪下来,一把一把地摘。我顶着太阳从八点钟一直摘到十二点。刚好装了满满两口袋,大概有六七十斤,吃过饭,就扁担一闪一闪地挑回家。虽然胳膊磨破了皮,但心里还是很满足。最后不出所料,卖了五十多块,母亲特地买了两斤肉庆贺。

第二年春天,我们将所有荆桑挖出来,搞到根扦插,结果育了半亩地苗圃。我们按时施肥、泼粪,到了夏季桑树竟然长到拇指粗,三尺来高了。这年冬天,我们搞了两亩地的密植桑园。第三年的春蚕,我家已经能养两张纸了。虽然后来茧子的价钱跌的很厉害,但我家从来没有放弃养蚕。因为它解决了我们暑假就业的问题。又给我们家来了还可观的收入,让我们家里所有成员用自己劳动创造价值获得可能,彻底结束了靠父亲一点工资养家的历史。让我们经济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现在,养蚕方式大大发生了改变,有了蚕台,不用剔蚕捉老蚕,有的地方甚至用起了采桑叶机和上簇机。可我家再也没养蚕了。孩子们在纸盒里养几条蚕只是为了图好看。家里的桑园早已老化,残破不堪。而我们姐弟几个早已分散在四面八方。只有过年才可能聚一聚。不过,我在心里总有一种情思,那就是等我退休了,我一定会把老家的桑园开发出来,继续养蚕。因为那是我们的命根子。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劳动,什么是坚强,只有吃的苦中苦,才知道生活的不易,从而才肯更加努力的生活。

不知怎么,我的脑海里满是过去的养蚕岁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