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早晨是这样的寒冷,结了冰的黄泥路被冻得结结实实的。无论往哪里走,一股冷嗖嗖的寒气扑面而来直逼你的脸和手腕,像锥刺和刀割一样,让你的脸一阵炸裂的疼,手背上顿时裂开无数道细细的口子。寒冷似一个凶残的魔鬼一恨不得马上就要把你吞噬似的疯狂地袭击你,让你你恐惧、害怕、牙齿不由自主地上下磕碰。此时才觉得身体多么的虚弱,于是,赶紧打开电炉,虽然电炉丝燃烧的火并不怎么旺,但总有一股热的希望。温暖的前景一片大好,暖流在电暖器上汨汨而出,心暖,身渐暖,在这寒冷的季节围着一个大火炉取暖是多么幸福的事。而让全身暖和也成了最基本的欲望。因为只有身上暖和了全身才有了力量。让人不得不佩服那些在风雪中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他们是靠多么顽强的毅志才战胜寒魔!也不得不崇拜抗美援朝那些为了祖国而血战长津湖的战士,在缺衣少食的条件,硬是凭借一种强大的民族责任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帝。不过现在条件好了,生话上有吃有穿。孩子们上学穿得像一个皮袍子一样,寒风灌不进,风刮不着,手上戴着厚手套,又软和又保温,教室里空调把温度调得暖暖和和的,真舒服!坐在里面读书、写字画画,不管怎样都是一种幸福,一种美美的享受。而老人们则早早地起了床,或迎着朝阳散散步、跳跳舞、练练晨跑,沐浴着清新的空气,满头银丝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鹤发童颜,幸福长寿。
海提时代的家乡是那样的贫穷,不过大山在赐予人们贫穷寒冷的同时也赐予了人们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资源、甘甜的空气和健康的体魄。家长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一代传承一代,渴了喝着甘甜的清泉水。饿了,摘一把救军粮。我们整日精神抖擞,早晨背着书包,翻山越岭、穿过入谷,跳石过涧。唱日落西山红霞飞,唱高楼万丈平地起。歌声响彻山谷。落叶带着冰渣,踩在脚下嘎吱嘎吱地响,像踏着一曲优美的舞蹈,格外舒服。
做棕垫 棕沙发 织蓑衣
虽然,很少聚在一起烤火,可防寒保暖的措施一点都不可少。每到秋末,当黄叶落尽,山野里遍地是山棕,像一个巨人的毛脚杆。躲在翠绿的大伞下,踏着又厚又软的黄叶,这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赠,也是大自然给予人最美的享受。用镰刀只在棕树上一划,就能割下一片棕来。拿在手里毛茸茸,软霍霍的真舒服。一棵棕树最少能割三四片,也许是专供人们享受,越割越长得快。山林里到处都是棕树,很快都能割上一大捆。
把山棕放到院子里晒上个把周,山棕中的水分就被晒干了。可以撕成一缕一缕的,搓成绳,绑在院子里的树杈上,晒棉被,既方便,又舒适。这时候,走街串巷的蓑衣人用清脆的嗓音叫喊着“织蓑衣”。只要向他们招招手,他们就跟着你来到院子。无需特殊招待,随茶便饭。只见他们,麻利地搓好绳子,然后飞针走线。很快织好一个床垫的雏形。然后铺上一层棕,来回地穿针走线,像春蚕吐丝,又像蜘蛛织网,上上下下,前前后后,走一排线,织一排棕。织一排线,铺一排棕。等到棕垫完全成型,就像一床厚厚的被子,就来来回回地走着针。最后,棕垫子被密密的棕线来回包裹,织得结结实实的。就成了垫被子的最好的垫子。睡在上面,及防潮又保暖,即使一年不晒,也不会让被子受潮,而且棕垫子携带起来很方便,一只手就可以轻松提走。
织好了棕垫子,当然少不了棕椅子,棕沙发和蓑衣。棕椅子用竹子做出椅子的框架。然后用棕线来回的穿梭。一层层地穿,一层层地拉。最后将竹子层层包裹,就做成了椅子。棕椅子坐上去很软活,还有弹性。即使小孩用力弹跳,也不影响其分毫。而且经久耐用。至于说棕沙发那就全靠棕来编制,手工穿梭,织成棕垫子,再一裹,就裹成了沙发的摸样,然后用棕线层层穿梭,来回交织,先织沙发靠背,再植沙发座垫,最后就成就了一把沙发。坐在上面,既软和,又舒适。无论是睡觉或者围着火炉烤火,都舒服,而且轻巧灵便,便于搬运。
当然,每家每户在编制棕垫的同时,都要请蓑衣匠织一床蓑衣。蓑衣匠先把棕铺成一个圆形,然后用穿了棕线的针缝成一个披肩,披肩用的棕较多。再在下面铺上一层棕,不过棕的头一顺儿折叠起来。最后缝制蓑衣的尾巴。经过这一份操作,蓑衣的雏形就出来了。然后再经过蓑衣匠师傅上上下下的缝,来来回回地用针,走线。最后穿上棕绳子,一床蓑衣就织成了。穿在身上暖暖活活的。冬天防寒潮,暴风雪,夏天防雨。把雨衣穿在身上,可以席地而坐,身上沾不到水和尘土。农村人经常穿着蓑衣放牛,即可躺在上面沐浴着冬日的暖阳,看羊群吃草,也可以在地上小憩。真的很方便。过去,来了客人,没有被子,就披着蓑衣将就一晚上,不会感冒。当然,鞋子里垫着的,包着脚是一张棕。
烤疙瘩火 吃烧芍烧洋芋 煮吊罐饭
当人们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将炉火烧得旺旺的。炉子就在屋里的地里挖上一个坑,坑要挖成正方形的,方便四周坐人,一般一方靠墙,墙上钉着若需木桩和铁钉,便于烘烤弄湿的鞋袜。每到冬天,火炉里架起了树疙瘩,烧起了旺火。火上的楼上倒垂有木架或者铁架,木架上挂的有木钩或者铁钩,铁钩上挂着一把老铜壶或者一把茶壶。当然,有的家庭还备有吊罐和铁锅。没有客人时,就用铁锅做饭,吊罐炖肉。吊罐炖猪心肺吃起来满香的。火灰里总是煨满了红薯、洋芋。边烤火,边煨洋芋和红薯,干半个钟头,就翻一次。当然还可在灰里面烧馒头。将做好的馒头用树叶一包,在火红的炉灰里掏一个坑,将馒头放进去,盖上灰就静等香喷喷的烤馒头出炉了。
舞火盆
孩子们那时候是可以将火带到学校的。每个人提着一盆,从炉子里夹出的炭火,书包里装满了漆黑的炭(都是家长在烤火时用坛子捂的),一路向学校走出。当然也有边走边捡柴烧的。不用担心会发生火灾,山里的孩子都很懂事,用火都很小心,都知道不小心烧了山林,是要被责罚或者坐牢的。提到学校的旺火等到上完一两节课也就快要熄灭了。这就需要把火吹旺,还要添些炭。不过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用嘴吹火,而是将火盆抡在空中,舞动一个又一个圆圈。动作要连贯,中间不能停歇,否则,火炭会落在衣服上甚至头上。整个过程,就像现在的舞火杂技。不过,现在舞火的杂技演员需要长时间练,有的三年五载。而我们是天生的杂技演员。火舞得像车轮在旋转,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敢尝试。
挤“油” 喝“闷葫芦酒”
上中学不准带火,天一冷,我们就十几个人肩靠肩挤在一起,用力的挤,俗称“挤油”挤走一个,是一个,等到都挤完,全身也就发热了。有时还,三五个人,曲起一只脚互相碰撞,看谁经不起碰撞,无论赢者或者输者,都很快乐,因为跳过的脚暖暖活活的。碰到大雪天,大人们会带一葫芦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
过去的取暖防寒的方式是那样古朴,甚至弄得满脸乌漆嘛黑,可我们那代人健康,抗压能力强,能吃苦。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们过去的这些取暖方式,早已淡出了历史舞台,湮没在人们的记忆力,也很少有人提及。现在的年轻人也无从知道,不过,它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