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飚的头像

马飚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随笔杂谈
201912/25
分享

时代总要新表达,生活会给出发现

 

时代总要新表达,生活会给出发现

 

                 

新时代、新生活、新文化,是新诗之新的价值与使命所在。我签约的2019年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是我30年工作与创作的大梳理与大爆发,一些题材、手法、灵感、创新等问题,逐一在“生活”这个原点找出了答案:深扎生活,回归现实,以时代为标准,以人民为主体。“与众不同,大有所成”的写作梦想,只有融入伟大中国梦进程中,才能实现。波澜壮阔是由日常细微所孕育、催生的。在这些一线劳动者中间,我学会了用劳动看待文学、事物和世界。

 

利用工作与创作的双重身份,我到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2950米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对白马铁矿山(选矿厂)县级厂矿的9个车间、31个班组、52个工位,进行着采写,现场就形成了2万多行的诗歌草稿。通常是一个本子上写新闻稿、一个本子上记下诗句,两种文体同时进行,写尤不及,前所未有的新句子不断涌现,一些“新闻诗”、“创意诗”现场就定稿发走了。我真切的感受到,是劳动创造了诗歌、是劳动升华了诗歌,劳动本身就是诗歌,而我只是一个幸运的记录者,工友们的不暇顾及,让我成为代替他们收获诗歌的诗人,进行着这部《白马如铁》长诗的写作。

 

原来我工作几十年的工厂,一直在生产诗意、需要诗意。

 

的确,我1984年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来到攀枝花,大学毕业即回攀工作。这次以诗歌的方式“深入”我工作、生活之所,一方面用新工业所带来的新思维去发现、创新诗意,赋予工业新的诗情画意;一方面用诗歌的表达与诗性,纠正人们对新工业的一些浅见和偏颇认识。

 

越是深入生活,越有守正创新的渴望、素材与力量。我以共和国三线建设历程为起点、以新时代工业化进程为主线,以国际一流矿山的50个工种为对象,用大三线、大工业、大自然的复调,书写父辈史诗、时代新篇、工业颂歌、万物风貌,3500行的长诗,一直洋溢着大三线的英雄主义,大工业的现实主义,大自然的浪漫主义。

 

工人、工厂、工艺给诗歌一种新鲜的、有生机的独特气息。日常劳作中的神圣、永恒之意味不断闪现,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期许相吻合,语言和技巧倒是成为它的一个附产品。

 

在后续的修改、完善中,我得到谢冕老师的肯定和指点,并亲自题辞“太阳诗篇”。四川省作协高度关注,党组书记侯志明题写“工业诗篇”以示鼓励。我所在单位党委主要领导十分关心、经常过问创作情况。逐渐的,一个诗歌概念的新构想出现了:新工业诗,工业赋予诗歌之新。至此,对工业的写作,从自发到自觉,并有了更多的探索,在 “新题材、新语汇、新意象、新审美、新文本”等五个方面,都有所收获。我发掘大工业所蕴含的的新词汇、新语境、新审美、新诗情,大胆探索出一种诗歌的新认知方式和新文本、新手法,即新工业诗,为当今诗歌创作发现一块新天地,用文学艺术传播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新工业诗的概念与作品,很快得到广泛认同。《诗刊》在“新时代”栏目刊发了百行小长诗《女工,若凤凰木生铁繁华》,我全新运用攀枝花“大三线、大工业、大自然”文化资源,成功塑造攀枝花女工的诗歌形象,并用攀枝花市树——凤凰树所开之凤凰花做意象群的统领,同时把攀枝花特有地貌、地名、工业名词入诗,使全诗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之后,《诗刊》又刊发组诗《给每个人一块铁》,中国诗歌网“诗脸谱”推发组诗《太阳铁,家国情怀篇》,并配发评论,肯定了新工业诗和我的首倡;中国作家网“平台推荐”了上千余行,其中百余行的《铸球厂,旭日与大地》还配发评论;《中国冶金报》用大半个版面选发长诗《白马如铁》,并配发评论。今年9月我荣获诗刊、中国诗歌网、华西都市报主办“中国首届田园诗歌奖”二等奖,10月,获得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全国诗歌大奖赛二等奖。

 

长诗的结构难题,生活也早给出了蓝图和提示。这让我的《白马如铁》,最终采取了“二元三次”方式。

“二元”,一是时间,依照攀枝花市大三线开发、建设、发展为线索;二是空间,以金沙江、安宁河、雅砻江为地理坐标。如此“二元”时空并行,交织安排篇章、段落与事物;“三次”,就是在大工业、大自然、新审美三个方面,复合的落笔、成篇;新审美就是通过诗歌与工业相互介入,证明工业是人类干净、有力、美好的伙伴,诗意的描写工业对生命、自然的尊重与发展。中国大工业,是新诗前所未有的创作资源,创作中我努力处理好大题材与普遍性、颂歌体与艺术性等主要关系。

 

深入生活,书写工业。想到、看见、听说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铁矿、白马选厂,我的心就激动不已,灵感也是源源不断的涌现,使得我可以一刻不停的抒写它、热爱它。在这样创作一部长诗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很多启发。一是以年为写诗单位。从容创作,不浅薄、不急躁、不攀比的来完成一个文学理想,坚持采访、写作、读书、思考、修改的五个同步;二是以原气息为倡导。深入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美学关系;把自然的、工业的、现实的磅礴之生命力,用美妙的文字抒写出来,并表达出—种攀枝花风格、新工业特征。三是以难度写作为主。大体量、大沉浸、大修改,既突破碎片化,又离散旧套路,构建一个体系化的诗歌世界。将内容与手法的系统化,并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从而形成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诗歌经验。

 

新时代,工业已经成为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法论。工业的发展就是未来美好的样子。面对日新月异的工业发展,工业思维和工业生活,我们的诗歌等文艺创作,还没能跟上社会高速发展的步伐,诗坛上 “小情绪、假乡愁、旧词汇、重复多、少新说”频发,被诟病为新诗不新。创作工业题材诗歌的诗人不仅数量少,其作品更是取向表面化、生硬化、公式化、批判化。难有引起共鸣的高水平作品,导致诗歌不能很好的反映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辉煌成就,及其所带来的新蕴含和新诗意。在新时代的今天,毋庸置疑,诗歌与工业的关系,已经成为文学为时代、为人民,和文学自身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的“新工业诗”,正努力为新诗扩宽一条道路,并用文学精神推动国家和工业发展。大工业,不仅生产物质、技术,也创造精神、艺术。

 

长诗《白马如铁》书稿,正由出版社编辑老师审读,我在给他的微信中说:工业正清新得,诗歌一样浓烈,它们都是新时代的芳菲,万象生机。让我们共同期待新时代诗歌的辉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