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成福的头像

马成福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7/22
分享

她在丛中笑

 —记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暨甘肃省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梅

 马成福

春消雪融,春暖花开。北京到处都洋溢着欢悦温馨的新春气息。2003227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响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动人旋律,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联合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大会上热情号召广大青年学习雷锋精神,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会上,对100个先进代表和100名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由9名先进集体和9名先进个人代表上台接受了中央领导同志颁发的奖状和奖章,其中有一位学生模样、年纪轻轻的姑娘特别引人注目,她面带微笑,宛若一朵迎春开放的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新春的消息。她就叫王梅,来自于享誉中华之最提灌工程的甘肃景泰。

在茫茫腾格里沙漠南缘,在巍巍祁连山东麓,在绵长的陇原腹地,黄河母亲的乳汁哺育了景泰川这方水土,她峰峦叠障,沃野百里,风景如画。在这片西路军将士曾经洒下热血的厚土上,生活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西北人民。他们与干旱结伴,和风沙为友,跟沙漠做着不懈的斗争,像牛一样辛勤地耕耘在这片浑厚的黄土高原上,把昔日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滩野岭改造成了今日的万顷良田。他们播种着岁月的沧桑,也播种着金色的希望。

就在这片贫瘠而美丽的高原上,如今到处都在传唱着一位女中学生,五年来默默无闻地帮助一位因患小儿麻痹而双腿致残的同学上学的故事,回荡着一曲无私奉献感人肺腑的情爱之歌。

景泰是一个农业大县,原来完全先靠天吃饭,每遇旱灾农业歉收,饥民遍野。自1969年起,党和政府投巨资兴建了享誉中华之最的景电一期高扬程提灌工程,哗哗的黄河水流进了十年九旱的景泰川,使昔日的荒草野滩变成了一畦畦良田。1972年秋,魏著权一家由干旱缺水的中泉乡魏家台村搬迁至草窝滩乡长城村,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和生息。1981年与尚可梅结婚组成了新家,次年生下了女儿魏烈芬。9个月上,还从来没有站进来走路的小烈芬就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病,夫妇俩抱着心爱的女儿跑遍了草窝滩、芦阳、中泉等地,四处求医问药,没钱就向亲戚和邻居借款,钱花出去了几万元,可是依然没有挽回小烈芬走路的权力。人生路漫漫,今后的道路怎么走呢?

1989年秋,魏烈芬已经8岁了,她长成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她渴望能像其他小伙伴一样走进学堂。父亲体察到了女儿的心思,为了解决走路的难题,他苦思冥想,用两个自行车配制成了一个手推三轮车,由6岁的弟弟魏烈宁推着在本村的长城小学上学,到了教室里就在车子上搁一块木板权当课桌。魏烈芬上二年级有时候,由县上的医生给她进行了开刀治疗但没有成功,手术后因双腿疼痛不能坐车,只好由母亲背着上学,农忙时同学们就帮忙接送。她只能以用功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厚爱和同学的情义,小学六年她一直学习优秀,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离家四里外的草窝滩中学。父母怀着激动的心情自筹1000元,贷款2000元,到兰州为她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准备让她上中学。

王梅一家同样受惠于景电一期水利工程,1974年由人多地少的五佛乡老湾村移居草窝滩乡杨庄村四组。父亲王永福,母亲王建英都是老实厚道、一字不识的庄稼人,虽然家道贫穷,却总是助人为乐,在村里人缘极好。那是60年代的一个饥荒年,大家都饿得直不起腰来,而王永福却把赖以活命的一碗饭让给了一个几天没有吃饭的人,使他起死回生,一时传为美谈。王建英是一位少言寡语、温良贤慧、心慈面善的家庭妇女。19825月,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王梅,接着王芳、王谦、王刚相继出生。王梅自小接受了父母无声的教诲,在她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一种美好的品德,遇到别人有困难,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而从不图什么。王梅就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风中熏陶成长,在草窝滩小学品学兼优,最后考入了草窝滩中学。

19959月,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草窝滩中学迎来了新一届学生,与往常不同的是,张林玉老师的班上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女学生,刚开始几天由她弟弟接送,但上厕所等生活细节有所不便。开学两周后,这些从学校方圆十几里地方走到一起来的同学渐渐熟起来,张老师在一次周末班会上,一改过去的一贯做法,没有讲这次班会的活动主题,只是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遒劲的大字:谁愿意背魏烈芬上学?顿时叽叽喳喳的喧闹声没有了,教室里静得可以听见各自心跳的声音,在一阵子的愣怔以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坐在前排的魏烈芬身上。她感觉到脸红心跳、惊喜慌乱,不知不觉低下了头,这成为她终生难忘的一刻。王梅、魏尚琴、彭建芳、胡广琴等五、六位同学迎着同学们的目光勇敢地站了起来,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在黑板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也留下了一份庄重的承诺。

在以后的日子里,照顾魏烈芬就成了王梅、魏尚琴除学习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她们和其他同学一起背着魏烈芬进教室、上厕所,优育课和课余时间推着她散步。张老师清楚记得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田径运动会上,王梅和魏尚琴推着魏烈芬爬山、照相,听她动情地歌唱。从歌声中,王梅深深地体会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从此她们三人的感情日益增进,生活上更加形影不离了。不幸的是,初二年级时,因父亲过早去世,魏尚琴含泪离开了学校,从此王梅照顾得更加周到了。那时,教室也由平房调到了三楼,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要天天背着自己的同龄人一天几次上下那四十四级台阶,其艰难自然不言而喻。魏烈芬中午时间不便于回家,王梅就一个人帮她打饭、送开水、上厕所等,陪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奈的中午。晚上,她都要绕道回家,总是一手推着自行车,通过车辆繁忙的省道201线,把魏烈芬安全护送到了家里,才骑着自行车匆匆回家。这样,她回家的时间已经是夜里九、十点钟了,要比其他同学晚回家近一个小时,时间长了,就连老实巴交的父母也起了疑心。在爸爸的再三追问下,王梅才不得不支支吾吾地说明了原委,第二天他特意跑到学校去探个究竟,当他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魏烈芬时,叹着气对女儿交待,那女娃也怪可怜的,只要你有精力顾得上,就多帮她一把吧!当妈妈得知实情后更是大力支持,承揽了所有家务活不让王梅插手,并多次对她说:你要像对待亲姐妹一样照顾好魏烈芬。这就是中国农村最普通的一位母亲,从她的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博大和宽厚。

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王梅把帮助魏烈芬上学当成了生活中一件不可缺的事情,但生活不是一潭静水,总有一些浪花和漩涡。那是一个下雨天,王梅背着魏烈芬不小心滑倒了,她多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身上满是雨水和汗水,弄得像落汤鸡一样难看,旁边站着几个同学就是不帮忙,她不禁伤心委屈起来,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流下来,过后一想到别人是别人,我是我,为什么要和他们去计较呢?

到了冬天,下晚自习就黑了,况且从学校到魏烈芬家里四里路,从魏烈芬家到王梅家里又是四里路,路途远而偏僻,妈妈对她一个人回家不放心,就让十岁的小弟王刚到路上来接她。每次王梅赶到路口,都会看到弟弟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抱着肩头站在寒风瑟瑟发抖。她几次劝她以后别来了,但弟弟却说:姐姐,我是男子汉,晚上有坏人,就让我来保护你。有几次下雪天,他冻得实在受不了,就埋怨说:姐姐,你就不能早点回家吗?你这是要冻死我呵!但说归说,他每天晚上还是坚持接她回家。王刚从小患有癫痫病,有一天晚上突然病倒在地上,全身痉挛,口吐白沫,王梅扑上前抱着弟弟失声痛哭。幸好一位过路的好心人用三轮车把他们送回了家。面对忧伤的父母和弟妹,王梅心中充满了愧疚,眼泪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但是为了帮助魏烈芬上学,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而老实厚道的父母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女儿,知道她做得没错,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眼看就要初中毕业了,可是就在两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却发生了一桩不幸的事。那是上完晚自习的时候,堂妹魏烈梅推着魏烈芬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临近长城村的公路上,一辆小汽车从后面撞到了魏烈梅身上,堂妹的腿当时就压断了。轮椅被碰在路沟里已经支离破碎,幸亏魏烈芬身上只受了几处轻伤,但在她的心灵上却留下了永久的伤痕,而可恶的肇事者却逃之夭夭。没有了轮椅,尚可梅只能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女儿。自从发生车祸后,为了给魏烈芬心灵以抚慰,王梅对他的照顾更加尽心入微了。晚上如果尚可梅不能及时赶到或者因为农忙来不了,王梅就不顾事故造成的阴影捎着魏烈芬回家,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往往力不从心,好多路都是她推着自行车一步步走过来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她们伴着风雨艰难地行进在这求学之路上,那燕语呢喃是她们思想的交流,那杨柳飘拂就是她们友谊的见证。三年时间,不知不觉就在这种迎来送往的日子里过去了,校园里到处都留下王梅的汗水和脚印,留下了魏烈芬的欢声与笑语。三年来三次分班,她们都无意中分到了一个班,这也许是一个缘分吧!三年来,在王梅及其同学们的悉心照料下,使魏烈芬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刻苦学习的动力,因此她的学习一直很优秀,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虽然前进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和荆棘,但总是被坚实的脚步踏成了尘泥,她们一起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星光暗淡的夜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云蒸霞蔚的黎明。

那是难忘的199862日,一年一度的高中招生考试开始了,在景泰一中考点上不同于往年的是,有一位女学生是被另一名女同学背着走进考场的,人们都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楼上楼下的师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们走进了考场,目光中有惊奇也有感动。一个月后,魏烈芬以600多分的高分被景泰二中录取,而王梅却因几分之差没能考上高中,不得不到草窝滩中学去复读一年。

难熬的暑假就要过去了,魏烈芬一家可谓忧喜参半,喜的是女儿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被景泰二中录取,忧的是她如何一个人到十多里外的县城去上学呢?开学报名前,王梅来到了魏烈芬家里,看到了景泰二中那张红色录取通知书压在了玻璃板下,她们相对无言,眼里只有泪花在打转。王梅知道,远离父母到二中上高中对魏烈芬来说可望而不可及,但她感觉到自己确实没有力量帮助她上学。她只能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勉励话,强装着笑脸默默分手了。当她走出院门再回头看时,魏烈芬还爬在窗户上失神地望着她,王梅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

由于土质矿化严重,王永福承包的土地大部分被盐碱吞噬,一下子由原来的十多亩地锐减为现在的四亩地,每年除去消费、化肥、籽种等投入,所产的粮食仅仅只能维持六口人的温饱,又加之自己体弱多病不能搞副业,妻子长年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需要打针吃药,四个子女的学费成了他无法承载的生活重负。迫于家境的无奈,王永福打算让王梅辍学劳动以解家庭经济危机,攻读两个弟弟上学,作为家中的长女,王梅很想离开学校去分担父母肩上那沉甸甸的担子。但她渴望读书,渴望用知识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她向父母保证,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挣学费,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能放弃学业。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不久后妹妹就辍学了,两个弟弟也相继辍学。他们流着泪对王梅说:姐姐,咱们家就你学习好,你就安心读书吧,我们打工挣钱来供你上学。就这样,年幼的三个弟妹们过早地走上社会,本来稚嫩的肩头却压上了生活的重担,从此一家人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王梅一个人身上。

    开学了,村里三五成群的学生开始说说笑笑到城里去报名上学了。尚可梅怀着急不可耐的心情捎着魏烈芬到二中去报名,但学校的教室、宿舍又全是楼房,班主任老师嫌魏烈芬生活不能自理不予报名。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能让女儿上学,尚可梅苦苦相求也无济于事,都已经开学好几天了,她还在学校门口转来转去不死心。在这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孤独和失落就像影子一样紧紧地缠绕在魏烈芬心头。她在家里不但帮不了什么忙,反而要让家里人背来背去增添了好多麻烦,她感到自己似乎是个多余的人,难道生活就只能这样了吗?为什么命运就这样不公平呢!

王梅抛却了一切生活烦恼,奋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但她唯一不能忘怀的就是曾经风雨同舟的魏烈芬。每次回家,王梅都要先到她家中去探望,这成了魏烈芬生活中最高兴的时光。她或者送去一张小小的贺卡,或者讲一些发生在学校里的趣事,仿佛又回到了那难忘的初中时代。王梅每次到她家中,魏烈芬不是在学习借来的高中课本,就是在为自己上初中的妹妹进行辅导。从谈话中,王梅清楚地知道,身体的残疾并没有使魏烈芬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她立志要像海伦和张海迪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王梅被她的奋斗精神所打动,又一次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帮她实现美好的夙愿。

天道酬勤,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王梅考上了景泰一中重点班。为了筹集昂贵的学费,便在暑假里随着村里的大人们到附近的农场去打工,一个暑假下来挣到了200多元钱,本想着用来上学,但孝顺的王梅又把多半钱用在了给母亲治病上,学费又成了她最大的心病。眼看就要开学了,可学费还没有着落,前思后想,王梅想到了自己的干娘。干娘叫刘同庆,是王梅初中时的班长韩强的母亲,1998年王梅和其他几位同学到她家中玩耍结下了情谊。干娘的有力支持使王梅终于走进了景泰一中的大门。她节衣缩食,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没有穿过一双新皮鞋,平时一周只有一、二元钱,甚至有三周时间才花过四毛钱的纪录,大部分时间她只能吃从家中带来的干粮就白开水。然而生活的贫困不但没有阻止她求学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她向困难做斗争的勇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己挣钱交学费,已经成了王梅的当务之急。2000年暑假,王梅帮助家中搞完夏收,就跟着村里人来到了军区农场打工。在打工的人群中只有她一个姑娘,当时正是酷暑难熬的时候,好几次她都因中暑而晕倒,大家都劝她家好好休息,她总是摇摇头又加入到了工作者的行列。当那些年轻的战士们得知她是一名高中生后既同情又敬佩,都勉励她好好学习,以后有什么困难,他们会尽力帮助。从他们身上,她看到了当代军人无私的胸怀和美好的心灵。这次的打工生涯,她的皮肤被晒黑了,脸庞也消瘦了,但她却得到了许多学校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王梅接受了磨练,锻炼了意志,找到了真诚的友爱,也得到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使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事有凑巧,就在这帮打工的人群中,有一位正好是魏烈芬的姑姑,她向王梅诉说了魏烈芬的近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准备把她嫁给一个精神有些问题的小伙子。王梅听到这个消息很震惊:魏烈芬还是一个孩子呵!她还是一个学业优秀的学生呵!何况两个有问题的人以后怎么一起生活,日子该怎么过呢?于是她心中涌出了一个念头,把魏烈芬从家中抢出来,从命运之神的手中夺回来。

俗语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直截了当去说肯定会伤害魏烈芬的自尊心,在她父母面前肯定要砸锅,而上学也只有上学才是魏烈芬唯一的出路,心直口快的王梅不得不以手上只有200元钱不够一中的学费为由,劝说魏烈芬和她一块去上学费比较低的景泰县职业技术学校。本来魏烈芬早已对上学的事心灰意冷,准备像父辈们一样过日子,只是那生活要远比父辈们艰辛,虽然她做梦都想上学,但那梦也早已随着岁月的烟云飘逝而去,而王梅的到来重又点燃了她求学的梦想。然而她也考虑到了作为一个残疾人,其上学的难处,王梅知道她的心思,当时就主动答应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接着,王梅开始做魏烈芬父母的工作,刚开始他们坚决不同意,因为他们自己碰过钉子,知道残疾人求学的难处,他们对王梅说:姑娘,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你背着她去上学,实在是太难了。王梅知道他们是怕她一时头脑发热,也怕她不能坚持到底,就对他们说:魏叔、魏姨,请你们放心,我说得出,就能办得到。再说,让魏烈芬多学些知识有什么不好,让她一个人呆在家中你们会忍心吗?人生的路还很长很长,她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就这样,在王梅的软磨硬缠下,再加上魏烈芬也坚决要求上学,她的父母才勉强答应了。她们约好三天后到职中去报名。这是真情的呼唤,这也是爱心的奉献,魏烈芬的命运从此得到了改变。

开学的那天,王梅早早来到了职中,站在校门口望眼欲穿地等他们,从朝霞满天到夕阳西下,他们没有来,王梅心中有些焦急。而在魏烈芬家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她的父母临到头还是不愿送女儿上学,他们已经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低头,既怕女儿上学像上次一样成了一出闹剧,又怕女儿上学拖累了王梅而心存不忍。第二天又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来,王梅的心中有一丝失望;而魏烈芬也开始以不吃饭来表示她上学的决心,王梅觉得希望不大,就报到了高二。报完名,她还是不死心,又到校门口等候。一会儿魏著权开着三轮车拉着魏烈芬来了。两个患难与共的好同学只是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王梅像往常一样把脊背递了过去,魏烈芬伸手紧紧地扒住了她的肩头,魏著权提着行李走在后面已是热泪盈眶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无不被眼前的情景所打动。

那时,王梅穿着一身迷彩服,剃了一个小平头,活脱脱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她就这样背着魏烈芬找到了沈涌林校长。一个女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让一个男孩子照顾一个女学生多有不便,因此校长心存顾虑。当他听到王梅开口说话时才知道她原来是个假小子,心中才豁然开朗。沈校长当时就拷问王梅:到底你能背多久?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魏烈芬的生活,她当时就由高二改报到了高一微机班,无疑这将给她本来就困难重重的生活增加更多的负担,但她却没有丝毫的顾虑和犹豫。沈校长和老师们深受感动,当即破例接受魏烈芬入学,并免去了两人的学费。乔仲良等老师把她们带到了宿舍,并安排到了下铺,晚上沈校长又和老师们一起到宿舍嘘寒问暖。就这样,她们又开始了第二次风雨同舟的求学之路,但这次不同于初中。初中时魏烈芬晚上可以回家,好多生活上的问题都由她家人解决;现在她们都远离了父母的怀抱,魏烈芬的生活起居完全要依靠王梅的帮助,而且王梅自己也还是一个从来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女孩子,这对她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困难和考验。

每天天刚蒙蒙亮,王梅就悄悄起床帮助魏烈芬打水洗脸、刷牙,她们往往要比别人早起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一切准备就绪就背着魏烈芬上教室。在高一和高二时,王梅一直都拿教室里的钥匙,她们总是最早到教室,王梅只吃一点干粮,喝几嘴白开水,而魏烈芬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只吃一点馍,很少喝水。她们都已经静静地看起书来,有的同学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有的同学还在手忙脚乱地刷牙洗脸。中午王梅拿着两个饭盒去打饭,他们两人才吃一份饭,王梅总是让魏烈芬先拨饭,剩多剩少她一扫而光。每天她都要背着魏烈芬在教室、宿舍、厕所来回穿梭,总之,魏烈芬在校园里的所有活动,都需要王梅的双腿去完成。平时我们为自己的事奔走都心烦意乱、筋疲力尽,何况一双腿要为两个人奔忙,要承担两个人的身体重量,这可真不容易呵!它需要超凡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

别人上教室都是一次完成,而王梅上教室却需要三次。她首先把魏烈芬背上去,回头把她的书本抱上去,让她先学习,最后再把自己的书本抱上去,像这样的运动就要在早上、中午、晚上重复三次。有一次王梅为了少跑一趟路,就把两人的书本一起抱着上楼,可双手顾得了下面,却顾不了上面,书堆一倾斜就稀里哗啦地掉了下去,正好砸在了正在上楼的沈校长头上,他正要发火,一看是王梅才转怒为笑,回头这火都发在了班主任徐新平老师身上,批评他对王梅和魏烈芬关心不够,怎么能让她这么劳累呢?徐老师认真接受了批评,反躬自省发动同学们关心她们的生活,从此同学们对她们的帮助更多了,她们真正体会到了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当初王梅动员魏烈芬和她父母的时候,她并没有真正想到背她上学有多么的艰难。高一时她们的宿舍在西三楼,教室在北三楼,厕所在东南角,宿舍距离教室100多米,每天她背着魏烈芬上下教室6次,上下宿舍6次成了必修课,如果上机那就更多了。另外,还要背着她上厕所,帮她打饭、打水、洗衣服、洗脸等。刚开始时,她也没觉得什么,可背起来才知道有多么难,三层楼,七十多层台阶,她是一步一个脚印登上去的。由于王梅总是省吃俭用,营养不良,她的腿就经常发软打颤,全身发热冒虚汗,每当上到楼梯中间的时候,喘一口气都很费劲,办觉得背上的魏烈芬越来越重,每抬一次腿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但无论怎样艰难,她都坚持着不松一口气,直到把她放在座位上,她已经浑身瘫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由于饮食不正常,王梅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胃病,肚子里经常翻江倒海般难受,但她依然背着魏烈芬上楼,从不叫一声累;她还患有腿疾,有时候化脓流血针扎般疼痛,但她依然背着魏烈芬,也不叫一声苦。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冷眼旁观不太理解,后来熟悉起来以后一些女同学看她实在太累就抢着背,但王梅想魏烈芬是她动员来的,她也向她父母和学校做出了承诺,只要她能背得动,就不能麻烦和影响其他同学。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这就是王梅的憨厚善良的秉性,能吃苦受累,迎难而上取得最后胜利,这就是景泰人勤劳勇敢的性格。

背着魏烈芬上教室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背着她上厕所。她下肢完全瘫痪,自己站不住也蹲不成,王梅只能像帮助婴儿一样帮助她。冬天里,厕所里到处都是冰砣,一个人入厕稍不留神就会滑倒,何况王梅还要背着一个人,那尴尬时有发生。尤其入厕时始终要抱着她,无论天多寒冷都不能松手,双手往往冻得红肿开裂;夏天里,到处都是刺鼻难闻的臭味,成群乱飞的苍蝇和满地蠕动的蛆虫。王梅每天至少要四、五次背着魏烈芬上厕所,如果遇上她闹肚子次数就更多了。这些好事并不是常人能够做得到的,王梅和魏烈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不是姐妹却胜似姐妹。这正如尚可梅所说:对一个残疾人这样精心照料,有时就连我们做父母的都难以办到,这个姑娘太好了!魏著权常年在外搞副业,他常给王梅写信表达他由衷的感激之情。

那是一个冬天的日子,天上飘着鹅毛大雪,王梅背着魏烈芬上完厕所出来,在厕所前滑倒了。在倒地的一刹那,她心中想着绝不能把魏烈芬摔在雪地上,就鼓足了劲往前一扑,硬是跪在了雪地上,任凭她怎么挣扎也站不起来。她急得头上直冒虚汗,魏烈芬大声叫喊着要把她放下来,但王梅抱紧了她的腿没有松手。这时雪越下越大,四周静得连个人影都没有,刺骨的寒冷正通过膝盖直渗入她的全身。她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背着魏烈芬往前爬,终于爬到离厕所五米处的水泥台阶前,才撑着一只手努力站了起来。回到宿舍时,她浑身全是雪水和泥水,脸上满是汗水和泪水。王梅不仅成了魏烈芬生活中离不开的助手,更成了她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命途多舛,情义无价,王梅用她坚挺的身躯,为魏烈芬撑起了一方晴空。

学校为了方便王梅和魏烈芬的生活,在她们上高二时在南教学楼上安排了一个特殊宿舍。宿舍在一楼,紧挨着水房,二楼就是教室,距离厕所也不远。宿舍里只住了四个人,除了她俩外,还有一个小个子姑娘杜润仙和另一名同学。王梅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她又腾出精力来开始照顾杜润仙的生活。杜润仙年龄比王梅还大,可是个头太小了,打饭时挤来挤去就是打不上,于是王梅打饭时总是要拉着小姑娘的手,帮她递饭盒,如果是面饭烫手,王梅就替她端到宿舍,另外还要帮她打开水、洗衣服等。

为了帮助魏烈芬,王梅好多个双休日都没有回家。有一次,妈妈做了手术,她得到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急切赶回家中,扑到妈妈身上放声大哭,可妈妈却说:“你这个孩子,怎么把魏烈芬一个人撇在学校里不管呢?”她想到自己的责任,强咽下泪水吃了一点晚饭,妈妈就催着爸爸连夜将她送到了学校,但是魏烈芬的裤子还是尿湿了。正好第二天尚可梅给魏烈芬送东西,当她看到女儿的裤子时脸上露出了不高兴的神情,王梅禁不住一个人偷偷地流下了眼泪。有一次,王梅有事外出忘了请同学帮忙,魏烈芬竟然一个人在微机室里坐了整整四个小时,这件事她一想起来内心就很愧疚。

每逢节假日,王梅都要想办法送魏烈芬回家团聚。2002年国庆节放假,天上忽然下起了漂泼大雨,王梅正背着魏烈芬站在马路边等车,也许是怕麻烦,好几辆车在她们的呼喊中无情的驶过去了,半个小时后,她俩都成了落汤鸡。她们每次回家都要倒车,而王梅背着魏烈芬上下车是很吃力的,不过有时也会遇上好心的人拉一把或推一下,下了车她又背着魏烈芬走几百米送回家中,然后才匆匆忙忙来到路边等车回家。每次当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时,天已经很晚了,而妈妈还在大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她。

王梅就这样五年如一日地背着魏烈芬,走过了料峭的春寒,走过了炎热的暑夏,走过了萧瑟的秋风,走过了飞雪的严冬,一路风雨一路情,她用一颗爱心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魏烈芬在职中一直学业优秀,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在第六届甘肃“世纪之星”评选活动中,她被授予“世纪之星—甘肃省优秀中小学生”的荣誉称号。能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五年时间,一般人都认为肯定王梅和魏烈芬是性情相投的好朋友。其实她们两个的性格完全不同,一个爱静,一个爱动;一个爱学习,一个好玩耍;一个成熟,一个纯真;一个性急,一个性慢;一个喜欢微机,一个喜欢花卉。这样矛盾的性格,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磨擦和冲突。有一次,魏烈芬对着王梅大喊大叫,一个同学看着不过眼把魏烈芬说得哭了起来。有一次,她们两个无意中争论了起来,魏烈芬生气不让她背了,大眼瞪小眼相持不下,时间长了,到了该走路的时候,两人相互噗嗤一笑气全消了,王梅不容分说又背起魏烈芬就走。在高一时,魏烈芬和王梅都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后来终因王梅负担太多而学习有所下降,按说王梅在生活上照顾魏烈芬,魏烈芬在学习上帮助王梅顺理成章,但是王梅对魏烈芬由于很敬畏,学习上有困难即使向比魏烈芬差的学生去问,也不向她讨教。这样的生活对魏烈芬来说是一种压力,对王梅来说是一种苦恼。但王梅依然背着魏烈芬上学,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从来没有半点怨言,这对她来说又是另外一种不容易。

背魏烈芬上学,在王梅来说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以前背得默默无闻,也背得自自然然,自从高二开始记者采访报道以后,社会舆论大了,风言风语也多了,这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来说,其打击太大了,有一段时间她一看见摄像机就头疼。有人曾经问她:“你背一个残疾人上学是图名还是图利,她家里每月给你多少钱?”有一次,她的衣服在宿舍里被人偷了,她又从家里拿来了一件,就有人借题发挥说:“魏烈芬一家也不错么,看着你的衣服被人偷了就马上给你买了一件!”也有人开导她别太傻了,和魏烈芬非亲非故,又没有任何报酬,究竟图个啥?”听到这些冷嘲热讽,王梅感到很痛心,她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把关爱之心都看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有些人眼里,好像我背魏烈芬就是为了名利。”有时候,王梅真想放下她不管了,但每当这念头闪现的时候,良心就要来责备她,她就会想起父母对她的教诲,也会想起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信任和鼓励。虽然王梅和魏烈芬家相距并不是很远,王梅也背魏烈芬这么多年了,但是王梅的父母从来没到魏烈芬家里去过。后来只是为了给电视台的记者带路摄像,尚可梅才一路问寻找到了王梅家,两位好同学的父母才第一次见了面。

确实帮助家境并不比她好多少的魏烈芬上学也无利可图,王梅完全是出于善良和爱心,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其实她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好人好事。1999的春,她在县城参加升学体验,在街上遇到一个外地小姑娘跪在街上乞讨,她将父亲给她用做报名的二十元钱掏给了小姑娘,同学们都说她傻,但她看到那小姑娘可怜的样子却毫不后悔。有一天下大雨,她在街上看到一位盲人用拐杖艰难地寻找路径,就毫不犹豫地打着雨伞送到了家,老人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只说自己是一名学生。

有一次,王梅在街上遇到几位外地来景泰拾破烂的老人,几天都没好好吃过饭了,饿得头昏眼花,她掏出身上仅有的十几元钱给他们在地摊上请了一顿。他们在外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被请客,而且还是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女学生,他们感动得流泪了。以后,她还经常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到他们的陋室去看望。有一次,她到姑姑的食品厂去玩,看到几个空啤酒瓶抱起来就跑着送给了几位老人,姑姑感到很奇怪,嗔怪道:“这个疯丫头,几个破酒瓶看把她美得像宝贝似的。”

当王梅无意中听到一名景泰籍青年周倾城到新疆去当兵,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同八个歹徒英勇搏斗、身负重伤后,就立即写了一封慰问信,并把他的事迹写成了材料,打印以后四处散发,又多次打电话到部队落实他的情况,多次到县武装部要求他们同部队取得联系并大力宣传。有人看着她这么热心就悄悄地问她:“你跟周倾城是不是有特殊关系?”王梅正告他:“我们素昧平生,特殊关系从何说起?宣传周倾城是我的义务,他是我们景泰人的光荣。”

王梅这么热心地帮助别人,实际上她自己的困难就不少,家里除了几间破土房和一台旧电视之外,可谓家贫如洗、捉襟见肘。父母常年有病无钱医治,三个弟妹因无钱交学费而中途辍学,她自己在学校的开销省之又省,还不知怎么坚持到毕业,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上了大学学费该怎么办等问题时常搅得她头疼。然而生活中的王梅总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强者形象,那么她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是什么呢?

王梅从小就崇拜军人,把军人当作自己的偶像,她做梦都想着考军校当军人,她的朋友好多都是军人,如今她就穿着一件陆军短袖衫。说起她跟军人的关系,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王梅到姑姑的食品厂去玩,看到几封从新疆、福建、广东错发到食品厂的信,不知被谁拆开了乱丢在桌子上。她自己花了三元钱买了信封和邮票寄回了原地,并随信附了三封道歉信。他们收到信后很感激,立即给王梅写了感谢信,并托景泰的朋友到学校看望了她,得知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他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了,朋友也更多了。有一年正月初三,新疆一个排的64名军人到边界执行任务,他们在野外生活枯燥寂寞,就排队给王梅打电话,王梅耐心地接了三个小时,爸爸以为她在和一个小伙子通话起了疑问,还把女儿大骂了一顿。今年她到省政府去接受颁奖,抽空唯一打的一个电话,不是给自己的父母,而是给一位当兵的,叮咛他在母亲节给他生病的母亲打一个电话,感动得那位军人说不出话来。这就是王梅,她不但想着自己的母亲,还总是惦记着别人的母亲。

一个人爱他人,肯定也会得到别人的爱。王梅帮助魏烈芬上学的先进事迹报道以后,县上领导常守远、寇宗莲等亲自到学校的宿舍看望她们,文教局局长王连生前往王梅家中了解困难,免费让失学的王芬和王谦到草窝滩中学上学。沈校长在大会上提倡向王梅学习,她思想有波动、身体有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位好心的陌生人来到学校对王梅说:“你的事迹很感人,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并送给了她100元钱,回头她和魏烈芬各花了50元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军区农场的几个战士也凑钱给王梅买了一些学习资料,还给她买了一双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穿过的皮鞋,像这样使她感动的事还很多很多。这正如歌声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呀,让我们大家都来一起努力吧!来帮助王梅和魏烈芬们,来关爱我们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梅五年如一日默默背着魏烈芬上学的事迹看似简单,却实属不容易,非常人所为,没有深厚的爱心和超凡的毅力是做不到的,因此她的行为令同龄人钦佩,使成年人汗颜。在王梅精神的感召下,景泰县职中及全县掀起了一股互帮互助、扶残助贫的良好风尚。她本人也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热心助残无私奉献的好青年,被县团委、市团委评为优秀团员,被县残联评为先进个人,被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并被评为首届景泰县十大杰出青年。

2001“五四”青年节,景泰县委、县政府、教育局、民政局、宣传部、残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王梅助残事迹表彰会”,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王梅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做品德优良的好公民。

2002513日,在甘肃省政府礼堂召开的共青团甘肃省委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80周年暨“五四”奖章获得者表彰大会上,王梅这位最年轻的姑娘,同其他16位来自不同战线上的青年精英们一起接受了殊荣,从此她的先进事迹开始在甘肃大地上到处传唱,成了陇原儿女学习的好榜样。

白银市电视台每周特写《献给五月的爱》和由王连生策划、王宏民编导的《苍生之爱》电视纪实片,以及《西部商报》、《兰州晨报》、《白银日报》均对王梅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20025月,王梅在白银市公民道德建设巡回演讲活动中,以她感人的事迹和真情的报告,赢得了观众们如雷般的掌声。在靖远师范等处演讲时,观众们都感动得哭成了一片。王梅不就是当代的活雷锋吗?当今社会太需要像王梅这样的好青年了!毋庸置疑,王梅已经成了景泰县的骄傲,成了甘肃乃至于全国青年们学习的榜样。

2002年高考前80多天,王梅和魏烈芬为了提前一年高考,就跳级到了高三微机班直接进入总复习,得到了班主任芮执伟和同学们的欢迎,在她们的直接影响下,班级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的良好气氛。在白银区考试期间,芮老师为了不影响王梅的考试,共安排了四名女生照顾魏烈芬,回头其他三位女生都实话实说很费劲,可见平时王梅一个人料理魏烈芬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20028月,魏烈芬被兰州机械电子职业大学录取,王梅被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花卉系录取。从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她将成为一位花的天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丽和欢乐。其实,她自己就是一朵报春的梅花,总是开放在最寒冷的冬季,给人们以温暖和希望,但当春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又总是含笑离去。

 —一稿写于2002年8月,二稿写于改于2003年3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