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丞的头像

美丞

网站用户

诗歌
202001/10
分享

生查子 • 武汉老地名

生查子 • 武汉老地名

 

一元积玉时,晴短西园昼。

端水正街中,接驾罗家后。

 

兰陵歆太平,户埠观桥口。

六斗三层闸,月道人依旧。

 

美丞

己亥年腊月十五

 

注释:

水果湖

有一种说法是,当年水果湖相对比较荒凉,沟壑纵横,所有的水道最后都会在今天大概汉秀这个位置汇入东湖,所以会把这一小块湖面叫做水口湖,后来念多了就变成了水果湖。

六渡桥

相传现在的六渡桥以前是个大水坑,有个人的孩子在这里溺水身亡后,怕还有人会吃亏,所以就带人一起筹款修桥,筹到了六斗米修了这个桥,所以就叫它“六斗桥”,即现在的“六渡桥”。

广埠屯

在明太祖的时候,要求诸王护卫军都屯田护卫,明成祖的时候更是要发展农业。楚王积极响应,命令东门外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就赐了一个“广”字给诸王的仓库,而楚王的仓库名广埠,所以现在就变成了“广埠屯”。

宗关

“宗关”其实就是“上关”,归江汉关管辖,属于过去的征税机构。

硚口

硚口这个名字是在汉口出现的时候就有了。硚口以前有大小两座石桥,一个是明崇祯八年修的玉带河高头的第一座桥,一个是清同治三年修的护城河高头的第一座桥。“硚口”=“桥口”。

兰陵路

现在的兰陵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属于俄国的租界,所以战争之后就把这些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名字都改了。而当时的湖北督军和省长“萧耀南”,他的姓氏郡望是浙江兰陵的,所以就变成了“兰陵路”。

集家嘴/南岸嘴/鲍家巷/弹夹巷

明武宗朱厚照归天之后,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可以继承皇位的只有在湖北钟祥的一个堂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新皇帝登基要经过汉阳,官员们和百姓都在汉水两岸争相一睹龙颜。所以这个接驾的地方就被叫做“接驾嘴”,后来谐音就变成了“集家嘴”。

丹水池

清朝末期有个老人在江边上舀水,有个人过来问此地地名,老人耳朵不好,以为问他在做什么,就说了一句“端水吃。”别人听成了“丹水池”,然后就一直用到了现在。

积玉桥

这里原来有座桥,夏天湖水一涨上来,老百姓就在这里捕鱼虾,捕捞上来的很多都是鲫鱼,所以这里就叫“鲫鱼桥”。后来这里又变成了运送做铜元材料的必经之地,就从“鲫鱼桥”改成了“积玉桥”,有点堆金积玉的意思。

武泰闸

是张之洞在清光绪年间的时候修建的。每次长江一发洪水,就关闭闸门防洪,“一闸管七县加一洲”。取这个名字也是为了保这里的老百姓不再受洪水之灾的美好寓意,就叫“武泰闸”。

中山公园

这里以前是个私人花园,叫“西园“。1926年被国家收了之后,就把西园周围的土地都变成了公园,1928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把名字定成”中山公园”。

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

1926年时改的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元路;“日月光曜”二曜路;“三阳开泰”三阳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唯路;“寿、富、康、德、命称五福”五福路;“六合同春”、“天地四方为六合”六合路。

三层楼

1912年有个叫喻兴隆的资本家在和平大道修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房,一楼是棺材杂货铺,二楼是喝茶的,三楼是看皮影戏的。这个三层楼因为比旁边的草棚子都高很多,所以这一块就都统称“三层楼”。

户部巷

主管钱粮户籍的叫“户部”,明清的时候,户部巷正好在两个库房中间,因此名字就变成了“户部巷”。

钟家村/古琴台/琴断口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钟家村就是钟子期隐居的地方,他们两个比赛弹琴的地方叫“琴台”,而俞伯牙摔琴的那过渡口,就是“琴断口”。

汉正街

汉正街即以前汉口的“正街”,在明成化年间,这里是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康熙的时候又设了个汉口巡检司,所以又叫他“官街”。

江汉路

1861年英国租界边只有一条土路,叫太平路。后来地皮大王刘歆生开了个填土公司,把解放大道北边的土回填到江汉路,让英租界越来越大,就把这条新马路命名为歆生路,后来中国把租界收回来,歆生路和太平路合并,变成了“江汉路”。

珞珈山

珞珈山以前是叫“罗家山”,住在这块的都是姓罗的家族。现名“珞珈山”,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一则去“罗家”这样的俗气,二则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街道口

洪山村在清代名叫杏花村。村头有条巷子,是武昌城东郊集市小镇,百米长,人称街口头,后来就变成了街道口,是从武昌城到武汉大学等处的必经之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