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粟山的头像

张粟山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7/31
分享

给大山里的孩子们点亮星空

你可能只知道江西的南昌、湖北的武昌、四川的西昌和海南的文昌,后面两座城市又是卫星城,因时常发射卫星而闻名天下。假若不是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你怎么也不会想到甘肃省东南端有个宕昌。许多人知道红军长征到达了哈达铺,如今从兰州到重庆的高铁途径这座小镇并且设立了一座车站,却不知它是属于宕昌县的一个镇。

第一次看到“宕昌”这两个字,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把宕昌的“宕”读作“跌宕起伏”的“宕”。后来看到中央电视台对宕昌扶贫攻坚活动的专题报道,才听到了“宕昌”的标准读音。

你一定去过四川省的九寨沟吧,却不知与之相隔不远的宕昌官鹅沟,媲美张家界,堪比桃花源,风景秀丽绝对不输九寨沟。

宕昌县位于陕甘川交界处,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属于陇南山地,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至今还没有摘掉贫困帽子。这块“苦瘠甲天下”的陇原山地,生活着三十多万农村人口,除了岷江山谷里隐藏着的一座县城,还有大大小小336个村庄、六万多户人家散布于陇原大地的沟沟壑壑,山地的每一条褶皱里都有人家,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的阴影里。

经过数十年持续开展扶贫工作,目前还有3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尚有七千多人,当前正在进行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年底前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从2013年开始,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大学受命定点扶贫陇原腹地的宕昌县,山海相连一家亲,一批又一批的天大师生,千里奔波,倾情相助,持续接力,跨越1700公里的时空间隔,陆续来到宕昌开展扶贫。

开展定点扶贫工作,高校有高校的优势。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发挥服务社会的高校职能,科技、教育、文化,组成了一辆金色的三驾马车,穿越时空,千里驰援,助力宕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发挥高校优势资源,抒写高校定点扶贫的华章。

僻处陇南一隅的宕昌,海拔高度在1138-4154米之间,每当夜幕降临,大山里的夜异常沉静,仰头眺望,是一座浩瀚的星空。但是,贫穷让山里的孩子们似乎遗忘了头顶上美丽的星辰,天大支教团的学生们陆续来到宕昌,重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睁大了眼睛,惊喜地发现家乡的星空竟是如此灿烂。

天大支教团八名成员,本科毕业后主动请缨来到宕昌支教,他们分别在宕昌一中、实验中学、大寨九年制学校教学一线担任教学任务,承担包括初中、高中两个学段五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支教团成员创新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带进宕昌的中学课堂。一个学期过后,他们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均有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增强。

他们是八朵蒲公英,从天津飘飞到宕昌,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绽放梦想的花朵,收获智慧的果实。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支教团成员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由被动受教变为主动求学,由知识灌输变为求知思辨,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在勤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培养积极进取、求真务实、乐观向上的优良品格。

宕昌一中,可以称作宕昌县的“最高学府”,集中了全县教学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教学设施完备,教室宽敞整洁。但毕竟处在偏远闭塞的陇原深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有限,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限制,以致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把自家的孩子送到省会兰州或四川广元、绵阳、成都,在远方的大城市里寄读,花钱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支教团的杨思超、周笑瑜、赵林哲、李雅琼、夏华五位女生,一起分配在宕昌一中,分别担任了高中学段的物理、数学和英语教学。她们全身心投入教学之中,创新教学方式,引进教学资源,改善课堂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五朵金花”在校园里绽放异彩。与其说她们是支教的“小老师”,倒不如说她们更像热情开朗的“学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如沐春风。

杨思超,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她将自己掌握的化学专业深奥理论巧妙运用于物理教学之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她将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带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写专属复习材料,以亲身实践与动手操作增强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注重感官认知和理性启迪,培养高中学生的实验课动手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

周笑瑜结合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将新概念英语短文教学以及自编故事短文作为教学手段,新鲜的故事情节使原本只知道背诵英语单词的孩子们,从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热情。读单词、练对话、朗诵精彩文章、表演即兴剧情,学生们的英语读说能力明显提高,学习成绩自然而然随之攀升。

赵林哲为她所带班级千方百计寻找学习资料,各种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英文阅读材料,涵盖科技、影视、文学等多方面知识的阅读文章,在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更为孩子们开阔了眼界。

李雅琼以同学们喜爱的英文歌曲和电影为教学切入点,将与城市中学无异的英语氛围带进了所带的两个班级,营造英语学习的语言“小环境”,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英语热”。

她们把自己在大学里积累的英语学习技巧全部交给了孩子们,英语不再仅仅是一门应付考试的课程,而是变成了一门全新的语言,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英语课,让孩子们感到从没有如此亲切而轻松。英语课,为孩子们打开了眺望大山之外那个广大世界的一扇窗口。

如果说英语还能激发好奇心,那么,纯粹属于数理逻辑的数学课无疑是很枯燥的高中课程吧?

担任数学课的夏华,自费购买立体几何教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实物,构建几何体的新奇体验,让孩子们纷纷爱上了几何,让许多同学对数学抽象思辨产生了兴趣。课外辅导,她为学生们娓娓动听地讲述欧几里得、华罗庚、陈景润等中外数学家的传奇故事,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听得着迷入神。

林子和李名洋在宕昌实验中学支教,他俩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和物理课教学中创造了别样精彩。

林子是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2016级本科生,他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大量科普元素,3D打印机、无人机、机器人的制作与操控,这些接近当代科技前沿的课程让学生倍感新奇。自费购置的无人机,就是他带来的支教秘密武器,在中学校园里派上了大用场。2019年10月,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林子在实验中学七年级通过自愿报名及面试的方式,选拔对机器人感兴趣且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开设机器人兴趣小组,帮助他们学习机器人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动手操作机器人调试,并带领实验中学10支队伍参赛,荣获陇南市WER能力挑战赛总排名第一名,并赢得“优秀组织奖”,这也是宕昌县实验中学在创客教育领域获得的第一份荣誉。

林子还为实验中学独立开发制作了一套免维护简易户外气象站,可实时测量温度、湿度、气压、紫外线、PM2.5、有机废气浓度及烟阻等参数。气象兴趣小组的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参与观测记录各种数据,成为小小气象观测员,培养了环保意识。

李名洋在实验中学成立物理学习小组,定期举办“有趣的科学”讲座,让正处于少年阶段、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分外着迷。他讲中学物理基础知识融入科学趣谈之中,让学生们从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获得科学的启迪,从中学会欣赏物理之理、科学之美。

担任支教团团长的袁超伦,自告奋勇去了距离县城60公里之外的沙湾镇大寨九年制学校,担任九年级全年级的物理教学,将知识与心灵的双重关怀带进了这所大山怀抱中的乡村学校。他为大寨九年制学校创作校歌,几易其稿,精心编排,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独自完成了校歌《我和百草有个约定》的作词、作曲、编曲等工作。

仰望星空兴趣小组,满足学生对天文知识日益增长的兴趣,开展天文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天文观测、科普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热情,涵盖学生260人次。

在大山深处夏夜静谧的校园里,孩子们第一次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了璀璨的星空,个个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天河在头顶上流淌,每一颗星星都幻化成绽放的花朵,让孩子们的心灵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飞翔。

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语言扶贫开出别样花。

通过普通话演讲比赛、专题讲座、播音员兴趣小组等形式,在宕昌中小学宣传推广普通话,助力文化扶贫。2019年10月,启动“同音同文,津宕同情”语言扶贫系列活动,通过读书演讲、诗词朗诵、书法比赛等形式,推广宣传普通话和规范字。面向宕昌全县中小学校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普通话推广活动,引导亲子家庭同说普通话,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让孩子说普通话易、让大人说普通话难”的问题,150个亲子团队参加了决赛。

梦想课堂,创新“互联网+教育”扶贫模式,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2018年9月起,天津大学每周利用在线平台直播功能开设“云课堂”,邀请相关专家和优秀大学生为宕昌学子讲解专业知识,激发学习热情。智慧云课堂整合天大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天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利用自身知识和综合能力,为宕昌中小学提供长期、免费、开放的网络教学云平台,为学生带来多元教育与丰富多彩的前沿科学知识,助力宕昌学子的成才之路。

每学年开设云课堂33节,其中宕昌一中开设18节,大寨九年制学校开设15节,吸引了5300人次学生参加。邀请29名天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担任主讲人,课程涉及新型材料、智慧能源、人工智能、语言技巧、英语学习、编程原理、建筑之美、科研之路、汽车工厂、电池原理、电路系统等学科知识。智慧云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宕昌中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增长见识,开拓思路,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积极参与控辍保学,不让一位适龄儿童因为家庭贫困或厌学而辍学。天津大学组织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存在辍学风险和厌学倾向的学生,采取“一帮一”结对子方式,书信沟通、心理疏导,激发兴趣、学业辅导,有效化解辍学风险,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子女掉队。同时,启动“北洋薪火计划”,为宕昌县33所学校5749名学生提供帮扶,初三高三学生配备“一对一”帮扶联系人,其他年级学生按照“一个集体对一个集体”的方案进行结对。支教夏令营活动,为宕昌中小学生提供精品课程。2019年暑假期间,校团委、学工部和工会牵头组织17支实践队、171名师生赴宕昌县17个学校开展夏令营,开设各科课程、“高精尖”科普课程及各类素质拓展课程,覆盖当地1018名师生,累计授课565学时。暑假期间,金东寒校长到宕昌调研指导定点扶贫工作,他走上山区学校的讲台,跟孩子们共话梦想。

“留筑梦想”夏令营,成为天大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2015年以来,已有93位来自宕昌的高中生免费赴津参加科学营活动,很多学生因参加科学营第一次走出大山,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人生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为了激发强教源头活水,开展全面结对共建,大力引进优质资源。天大加大投入力度,成立“兴学之路”教育扶贫基金,直接投入500万元。同时还引进各类教育资源,总价值超过1100万元。

梦想教室,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

2020年7月28日,天津大学全国第100间“梦想教室”在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揭牌落成。“梦想教室”是天津大学以高校资源带动贫困偏远地区教育发展的实践项目。2017年起,天津大学通过众筹义卖、校友资助、校企合作、学校支持等方式,为全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中小学建立包括美术教室、科技教室、电教室、体育室、课外活动室在内的100个“梦想教室”。这是一间科技感十足的“智能阅览室”,设备包括硕大的投影仪,功能先进的主机,炫酷的机器人教具,一排排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以及3800册科学及人文书籍。天津大学计划将这间“梦想教室”作为以“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远程教学的基地,搭建近距离接触大学生活的桥梁,用教室大屏幕、手机小屏幕将千里之遥的天大校园与宕昌学生联系起来,将天津大学丰富的师资力量、学科优势和人文关怀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宕昌,打通贫困地区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最后一公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为孩子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天津大学开展捐书助学活动,为宕昌中小学陆续捐赠了一批又一批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内容涵盖了政治、历史、地理、科普、文学等方面的优秀图书。

知识点亮梦想,爱心孕育希望。2018年秋,天津大学出版社为宕昌县捐赠价值120万元的新版图书。2020年春,天津大学图书馆向宕昌县中小学捐赠人文社科科普类期刊,捐赠的期刊是从数万册中外文期刊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内容涵盖天文、地理、科普、艺术、法制、经济、建筑、体育等方面,共计295种4105册。捐赠给宕昌一中、沙湾中学、大寨九年制学校、新城子藏族乡九年制学校、何家堡乡河口小学、计子川小学、城关一小、城关二小、城关三小、同寨九年制学校等十所学校。

翰墨书香,守望相助。通过捐赠期刊,丰富宕昌中小学图书室藏书,让孩子们阅读到更多的课外书籍,为他们开启一扇探寻知识之窗,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智慧桥梁。

计子川小学的马世霞同学读到杂志后格外兴奋,满怀感激之情给天津大学图书馆的老师们写了一份感谢信,她在信中说:

“寒去暑来,我多希望有书看呀!作为班级图书管理组长,我看到图书角里又旧又过时的书,心里很着急。自从老师说你们要捐助图书给我们的消息,我的心兴奋极了。天天盼呀盼,书来后,我看了看,这真是太神奇了。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多故事,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地球有这么多神奇的故事,大自然有这么可爱。一共有188本图书,有文学的,有艺术的,探索的,还有自然科学的。是你们让我开拓了知识,懂得了做人,获得了知识。我深受感动,并在此感谢你们慷慨解囊,捐书助学。”

书籍丰富了大山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获得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或许,不知何时邂逅哪一本书,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梦想,就像点燃了一把火炬,指引这些陇原大地上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