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一日,我们到宜昌秭归县城附近的滨湖路项目部出差。项目部北边是浩浩长江,其余三面皆绿油油的农田与粉墙黛瓦的村舍。这是炎炎夏季,但此处甚是凉爽。我们偷闲从项目部大院出来,溜达到外面。
往西有一条小路,两边是茶树和玉米地,满目绿色;久居闹市,极少见此景象了,甚感惬意。没几步便走到了尽头,眼前是几间农户,从中有一钢架梯子,拾阶而上,到达更高一层。这是一处高台,其上建有楼房。这属典型的峡江风格,平地很少,凡是平地都充分利用,无论地势高低。往左看,有一男一女在做事。我们缓缓走过去,到近前看清他们在自家楼前摆弄除草机。我们中家有此物的王先生率先开腔搭话,与这两位地主聊了起来。
这两位均瘦小黝黑,脸上刻着沧桑,但很健康,也健谈。先生姓韩,六十五岁了,他跟妻子育有二子,均大学毕业工作,老大在上海。我们一听啧啧称赞:“老韩你真有福气。”
再打量他们的宅子,是三层楼房,绝对是城市里的别墅模样,干净整洁如新,尤其是其外面贴的瓷砖很是漂亮。老韩说其实已盖起十多年了。正说话间,似有“叽叽”的鸟叫声,抬头看时发觉有燕子很大胆地飞过来,毫不犹豫地钻入老韩家一楼屋檐下。我很好奇,起身去探寻,原来那燕子窝筑在下背光处,很是隐蔽,让人难以发觉,那是燕子夫妻一嘴一嘴衔泥巴筑就的浩大工程。面积不大,怎够它们住呢?老韩笑道:“够住的,它们还有四个小仔,一家六口呢。”有人颇为神秘道:“家里来燕子,说明您这儿风水好,也说明您这一家人和善。如果有人知道你们家有燕子,人家一准愿意把姑娘嫁到你们家来的。”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此处方位果真不错,坐西北朝东南,北望长江,居高俯瞰,空气新鲜,凉爽怡人;而且,他们应该能最早看到旭日东升的;如若进到屋内,登到楼上,便会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了。我问老韩祖籍何处,他道:“我们就是这里人,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每代人无论外出多久多远最终都要回来的,秭归秭归就是要归来嘛。” 闻听此言,我好生感动,俗语道叶落归根;而史上秭归出名人,居然先后有屈原、昭君等,这偏僻的峡江有如此爱国者,与爱乡爱家是不可分的吧。
他们的房前是一块水泥硬化过的平地,老韩媳妇搬来小凳子给我们坐着说话。平地正前方有一小陡坎,坎下有地,地里种了蛮多的蔬菜,有辣椒、红薯、苋菜、芝麻等。种类不少,足够一家两口消受。难怪老韩说,他们从不需要买青菜。红薯地最大,分三部分,最右侧是最老的藤,中间是刚被割过藤的,最左侧是割过藤又发出嫩芽的。老韩媳妇道:“老藤喂猪,嫩芽下面吃。” 细细想来,这是老韩夫妇聪明的管理方法,那红薯地分三部分,形成循环生长模式,人与动物均照顾到了。他们喂了一头猪,年底杀了吃,可以制成熏肉腊肉吃一年。你看,这便是老韩夫妇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
他们的幸福还表现在,不愁吃喝,不交公粮不交税,政府每月还给他们补贴一千多元钱;老韩每天喝两餐酒,中午晚上都喝,加起来半斤,他喝五元一斤的苞谷酒,是当地专门酿的,他一次买回来二十斤;他也抽烟,十元一包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总有事做,过得充实,从不得病,小感冒也没有,更冇得抑郁不快乐。我们都很是羡慕。我斗胆问道:“老韩,我来你这儿住几天吧?”老韩笑道:“可以可以。”他们做饭有电有煤气有沼气有柴火,非常方便,非常干净。老韩微笑道:“现在太好了。我们感谢政府,我们遇到了好时代。这都是三峡大坝的建设带来的。”
他们家门前的左边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核桃树,枝头已挂满青青的核桃,煞是喜人。我猜这核桃树大概有一二十年了吧,老韩却道:“没有,十年还不到。”
正说着,老韩妻子从厨房里给每人倒了一杯茶,端给我们喝,那是他们自家种的茶,无农药纯绿色。我们品尝着他们的茶,一股香气、一股原野的味道沁入心脾。我们也是品尝和分享着他们的收获与幸福。
老韩妻子问道:“你们是大桥局的吧?”“没错,是的。”项目部的祝总答道,并用手指着正前方:“就在那里。我们是邻居。”老韩道:“你们多修路,我们出门就更方便了。”
是啊,我们架桥铺路,正是为百姓造福,绝对是善举。我的心情也愉悦起来。老韩两口子虽然衣着朴素,但人家的精神心境美好轻松无比。这是峡江的一户普通人家,又是一个典型代表。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与他们相遇并闲聊,也是缘分。
我永远记着他们,祝福他们。愿那小燕子年年都来他们家,愿那核桃树年年硕果都累累,愿他们家一切都美好,更愿我们的项目都顺利......
201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