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建国的头像

马建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31
分享

井冈山的路

井冈山的路并不宽广笔直,而是曲折蜿蜒的;但井冈山的路却通往胜利的方向。

盛夏,我们走高速乘高铁爬山道辗转来到井冈山。在革命摇篮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坐车去参观红色景点。那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路就在山腰上盘旋,隐现于雾霭之间;一侧是陡峭山体,另一侧为深不见底的沟壑,转弯接着转弯,必须集中精力,谨慎驾驶,速度放慢。 难怪毛泽东有诗云:“高路入云端。”

不过,井冈山的路也是极美的路。山是四季皆绿的山,路便在这无边的绿色中往前延伸。那绿中有杉树青松翠竹等,它们护卫着山体与山路;若是春季,井冈山的路就成开满鲜花的路。雨过天晴后,可望见远处峡谷里氤氲乳白色的云雾笼罩,宛若仙境;路边不远处的沟壑里传来潺潺的水声……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据说,在清道光年间,从江西到湖南,在井冈山上就有了一条必经之路,而且是官道;后来战乱不断与盗匪四起,故而井冈山的官道就路断人稀了。一九二七年秋收起义后,先是毛委员率领队伍上了井冈山,接着朱德率南昌起义与湘南暴动的余部也上到山来。从此,井冈山的路上,人开始多起来,红旗飘起来,号角也响起来。共产党人与革命志士从四面八方向井冈山汇聚。

看,井冈山的路上,走来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他们的身后是千万个党的好儿女、英勇战士。朱德毛泽东肩挑粮食走在那条羊肠小道上;在道旁那棵茂盛的荷树下,领袖与战士享受阴凉并展望革命未来……。井冈山的路上撒下红军的汗水。

一个晴朗的上午,我们登上黄洋界哨口,举目远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林海莽莽,不见一切道路的踪影。我知道,井冈山的路多小道,这些小道蜿蜒崎岖且秘密难寻,因而屏障了革命根据地。当年,敌军从哨口下、两山间的峡谷里择路往上进攻,我井冈军民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五道防线,遍布竹钉、滚木擂石等,敌军屡攻屡败,死路一条。毛泽东闻讯,写下不朽诗篇《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可见,丧失民心,敌人是无路可上井冈的。

井冈山的路真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也是我们的受教之路、追寻初心之路。今天,人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条道路,登上井冈山,走上井冈山的路。我们脚下的井冈之路啊,可是留下了毛朱红军永不磨灭的革命足印。我们中年轻的朋友,脚下的路更长,走过井冈山的路,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健,勇担使命,不迷失方向;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同志,会继续走稳自己脚下的路,坚守初心,永不停歇。

我们乘车穿行在井冈山的路上,遥想着当年的红军。红军也走在这山路上,但那时的路只是崎岖不平泥泞不堪的土石路,而且红军是裹单衣穿草鞋一步一步丈量的;以后又有万里长征的漫漫路途,无数英勇战士将他们的鲜血撒在前进的路,甚至倒在胜利的路上,才换来了今日的康庄大道。我们有何理由不走好自己的路?

在井冈山的盘山路上,我望见崖壁与陡坡上有矮小的松树,它们居然长在石缝里,少有沃土的滋养,但它们兀自扎根不倒,任凭风雨雷电……。井冈山的路是英雄之路。我深深地震撼了!

井冈之路永在我心。

2019.7.29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