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毛兴凯的头像

毛兴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14
分享

庙 包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第一次去庙包,是读师范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从校园出发,步行200米进校公路,入巴鹤省道,向南走1.5公里,到早前的正街,经大巷子下老街,蜿蜒东折,然后在野三关小学(后更名为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史称野小)西侧,顺小路上行约300米,登顶庙包,就能看见烈士墓。

当时的集镇,长不过千米,庙包位于它的东侧,紧邻老街、老卫生院,是野小的规划范围。现在,北到故县坪,南至金象坪,集镇扩大到差不多长20公里,宽2公里左右不等的规模,庙包成了集镇的地理中心。

在狭长的高山盆地中轴,由北到南分布着茶树包、松林包、火龙包、庙包、青龙包等大大小小十来个山丘,顺着这些山丘,发源于茶树包西侧响水洞的野三关河(青龙河)曲折南向,畅通山的血脉,一线串珠,酷似一条灵动的青龙,伴随着小镇人民一路走来,成就了野三关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第三批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达沃斯的美誉。

当地人说,盆地里的一纵山丘,是青龙背上一颗一颗凸显的脊椎,庙包是最知名的一个。究其名称,原来这里还真有一座庙,庙堂内设有神像、菩萨、供桌、幡幢,供桌上有香炉,插以线香,中间有长明灯、供水、供果,供桌前备有功德箱,地上摆有叩头的拜凳,上覆拜垫,还备有各种法器,有磬、木鱼、铃鼓及架子等等,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后毁于战火。现在,小镇上百分之七十的是外来人,大多只知道庙包有烈士墓,而不知道曾经有庙的事情。

烈士墓位于庙包最高处,包顶平坦,有五六亩之众,墓靠东侧,周围高大的长青树和笔头翠柏相间拱卫,墓前常有凭吊者放置的花圈、花篮、花束,是野三关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九七八年,当时的野三关人民公社修建烈士墓时,周围还是荒地和原始的农田,扫墓来去的通道,只要一过老街,全是泥巴路。返回时,在上公路的条石上、石坎边,到处都是人们登脚刮上的泥巴,形态千姿,有的像黄狗竖起的耳朵,有的像立于几案的水饺,有的则像长在枯树根上的木菌,丰富着一代人努力成长的平凡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弘扬光荣传统、庚续红色谱系的情愫日渐深入人心,简陋的墓地早已不能满足人们举行祭祀活动的需要。二0一三年,县人民政府划拨专款,全面维修烈士墓。建围栏、设祭台、砌台阶、硬化墓前广场及周边空地,规模扩大数倍,命名为“野三关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碑上刻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肃穆的大字,以此纪念1949年解放野三关战斗中牺牲并长眠于此的烈士。同时,按照校园总体规划,新建一条“S”形校园公路与主校区相连,形成了教学、生活、运动、红色园地四大区域,布局合理,出入便利,红色教育基地全面提档升级。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所返聘的明德外校以“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为主题,开展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其中一个重要议程,就是介绍庙包烈士陵园英雄的事迹。

资料显示,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的前身,是巴东县第一所国立小学堂,解放战争时期,是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它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和尘封已久的峥嵘岁月。如此,野小与陵园,走过烽火的历史隧道,成为了革命的据点、人才的摇篮。

曾住千年老街,已故的刘浩然老人,参加过解放野三关的战斗。当年,他是第四野战军属下江汉部队的一名战士。1949年10月之前,祖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恩施专区是少数还没有解放的地区之一。于是,第四野战军属下的江汉部队奉命解放鄂西南。当时,国民党的两支残余部队,驻守在巴东绿葱坡北界的娃娃寨一带,有四万多人,他们四处烧杀抢掠,与人民作对,企图挡住江汉部队解放恩施专区的道路,形势异常危急。

10月30日,刘浩然老人所在的江汉部队独2师11团,从长阳贺家坪向野三关挺进,奉命歼灭敌2军、79军残部。敌军闻风逃窜,解放军连夜奔袭,轻取泗渡河、漆树垭、太平店及野三关外围地区。11月3日清晨,独2师11团占据有利地形,直捣敌2军164师,战斗十分激烈。

在解放军的顽强攻击下,敌军死伤无数,一触即溃。交战中,我军3名战士不幸壮烈牺牲。而龟缩在碉堡内的顽敌,疯狂地用机枪向我军扫射,企图阻挠解放军继续前进。激战中,营长王明清和又一名战士中弹牺牲。团长熊光武急令八二炮射击,敌碉堡即被摧毁,我军乘机出击,残敌纷纷投降,施宜大道上的关口重镇--野三关,宣告解放。日历记录:农历九月十三。

据野小的谭老师介绍,庙包烈士陵园,长眠着5位烈士,牺牲时分别安葬在相距几百米的大水井和庙包两个地方。后来,政府牵头将大水井3名烈士的遗骸迁至庙包,合葬在一起。除了营长王明清烈士外,其余4名烈士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多大年龄,我们都无从知晓。只知道他们是人民的儿子,是革命的先驱,是野三关这片热土的英雄,在九泉之下已经长眠了七十多年!

祭扫陵园的队伍庄严整齐,个个神情凝重。他们像出征的士兵,目光坚毅、步履铿锵。教师着正装,学生穿校服,党员戴党徽,团员佩团徽,党旗、团旗、校旗迎风招展,气势豪迈。队伍像一条长龙,自校园广场出发,从沪渝高速在集镇的高架桥下穿过,蜿蜒在老街曲折的巷道,一直向前,步入通往庙包的“S”形公路,集结于陵园广场:等待百年奋斗又一次思想的洗礼,等待接续发展又一声续航的汽笛,等待追梦复兴又一击催征的战鼓……

庙包集结令的发出,掀起了围观群众,特别是当地老人们的阵阵热议:有的说,你看,你看,清明时间,天天有干部群众、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前来凭吊先烈,本镇的、外乡的络绎不绝,有希望,有希望,他们没有忘本啊。有的说,那还用说,站在庙包,举目南北,集镇上所有的学校都在青龙背上,顺着龙脊几乎一包一所学校,随龙腾达,整体飞黄,此地不出人才、不兴旺发达才怪呢。还有的说,说大一点,整个中国龙都在腾飞,野三关这条茁壮的青龙,当然要朝向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复兴龙道,奋力致远,繁荣昌盛……说得好,说得好!人群中发出天地合一的共鸣。

是啊,祭扫平凡,折射人间正道。这就是精神,这就是运势,这就是力量。一个连老百姓都懂得如此道理的地方,先烈们定然九泉欣慰,安然长眠。他们,能不放心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