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清江上行,来到枝柘坪盆地,打住不到半年,又遇持续大雨,河水漫堤,情形与老家荆州极为相似。朝臣公(进山祖)沮丧地说,下雨躲在堰里,还是不得安生,再往高处走一段吧。
几千亩的坪,像一根巨大的莲耦,横卧在武陵山东南腹地。上坪、中坪、下坪,加上头上的板桥、代家冲等狭长地带,满坪生长着茂密的柘刺,枝柘坪河从莲耦中线穿过,直奔下坪,遇山体阻挡,一头扎进幽深的泌水洞,经伏流由伴峡注入清江。
这里土地肥沃,群山环抱,除边坡零星的吊脚楼,坪上竟无人居住,原来也是水患之地啊!无奈,他们拖大引小,沿途探察……不日,来到了我们现在的祖居地——腰悬墩。地处枝柘坪河的上游,长五公里、宽六百米左右的梯墩,横亘于山腰,上下都是陡峭的岩壁,典型的世外桃源。河流从中部穿过,悬崖处纵身一跳,形成300米的瀑布奇观,顺势跨进长阳地界,当地人叫它腰悬河。
考虑到没有水患之忧,而且依山临水,静美向阳,大家商议着,就此安顿下来。自此,伐木造屋,开荒种地,繁衍生息,数代不分家,经营着、拓展着、守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乡村,水井是居家的标配,也是院落的标签。从平原到山区,尽管畏惧洪水,却也思念家乡。第一次把亲情割舍,第一次把老家牵挂,第一次把心灵碰碎……一句话:皆因背井离乡。看上现在的场子,就是看上这里有一股好水。五十米开外,有一天然泉眼,从山岩深处汩汩而来,天生小潭,冬天冒热气,夏日透骨凉,人称凉水井。它,滋润一方热土,点燃生命之光,护佑着迁徙者苦尽甘来,财发人兴,一切都顺风顺水。
生活稳定,衣食无忧,人口越来越多,有效管理就成了头等大事。于是,因人因事分工,按季节变化作息,奖勤罚懒,齐心协力,大家都非常非常的争气。为提高做事效率,种植划区域,养殖分类别,挑水、砍柴、喂猪、做饭、放牛、养马……责任到人,连小孩吃饭都有专人管理。孩子多,碗子少,他们就将粗大的木材加工成光滑的长方体,选择其中一面,每相距一尺五寸,挖一个碗状的窝坑,放置小桌子高度,吃饭的时候将饭菜放在坑碗,孩子们便一个二个整齐地依序就餐,比赛吃饭,看谁碗里吃得干净。有浪费粮食,不吃完,乱扔乱丢食物的,就说,要在他们肚子上打眼灌,调皮不懂事的孩子就会乖乖地吃完。负责作息的呢,则在庭院前几十米开外的地方,筑起三个土石结构的台子,品字布局,每个台子有几十平米,用作大家起床洗脸、定时吃饭和上工集会。号令形式也各有不同,口口相传的是:放炮洗脸,打锣吃饭,吹号上工。如此这般,整个家庭,尽管人多马众,各项活动却秩序井然。
历经磨难的人户,犹如遭受屈辱的民族,一旦振作起来,就有无比强劲的前进动力。就这样,快速发展的新居院落,五谷丰登,百业兴旺,人心思齐,蒸蒸日上。
百年光景弹指而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导致家道中落,元气大伤。人算不过天算,三个月内,家里办了九十九场丧事,晦气弥漫,人心惶惶。余下的人,不是远走他乡,就是另立屋场。导致这个结局,大家都怪罪于分工挑水的人。
就在头年,家里发生一件十分蹊跷的事。平时,挑水工每天都照例挑满所有水缸的水。一天清晨,做饭师傅嚷嚷说,挑水的昨天没有挑水。听闻此言,挑水工极不服气地跑到厨房查看:都是空缸,果真没有水。气得直骂人,说是有人居心叵测,存心害人。连续三天如此,挑水工下决心要揪出这个恶人。于是相互邀约,带上火铳,悄悄地通宵监守,并约定只能打腿部,不要伤其性命。守到半夜过,没有动静,正要放松懈怠之时,一匹高大的白马来到缸边,正是喝水来着。原来搞鬼的,是马不是人?持枪者犹豫中扣动扳机,白马瞬间消失。众人细查,四周并无马的踪迹。折腾半夜,直到天明。意外的是,有人发现,大家赖以生存的凉水井,却一夜干枯了。
后来,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发现,在距老屋场南向300多米的地方,有一股突突外冒的泉水,比老水井的流量还大。感觉告诉他:此乃天意!于是,请先生打桩定向,在此修造华堂……往后的岁月,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智慧打理,渐渐的,从前的繁荣日益复兴。直到现在,房屋虽有返修重建,但地基还是原来的。旁边的水井,仍叫凉水井。它,像上天镶嵌在这里一颗透明的珍珠,恒久地陪伴着这栋全木结构的老屋和它的主人们,与几十亩紧邻的竹林交相辉映,精神抖擞,焕发着勃勃生机。
岁月苍老,井水依旧。凉水井的壁石上,布满绿色的青苔,探头望下去,一汪清澈的井水,静静地卧伏于此,清冽可鉴,明镜一般,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容,路人无不称奇。
破四旧的时候,山上一座土地庙拆除,父辈们便将这些材料用来给凉水井建了个亭子,避免竹叶落到井里,母亲还特意在井口放一把水瓢,这里便成了路人歇息、解渴的地方。出门在外,遇人问起自己住的地方,只要说“凉水井”,别人立马会说,我晓得,我晓得,某年某日路过,在那里歇过脚、喝过水呢。
俗话说,饭是一条绳,捆住一班人,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大半个生产队都吃这里的水。凉水井,像家里的一日三餐,凝聚着所有吃水的人。哪家有个大务小事,一声招呼,像部队集合,秒速到位。中间自然少不了挑水的。
挑水,是门技术活。本地的孩子长到十几岁就要学挑水,娶来的媳妇第一件事也是学挑水,不然,家里的生活节奏,落后于左右邻居,别人会矮看一等的。歌曰:
腿脚平稳,身子莫挺,腰身用力,肩膀守衡;
下坡不急不燥,上坡慢走慢行;
勤换肩,平处停,遇狗叫,莫较劲;
担桶与脚步一致,摆弧与身体呼应。
打水,要有巧功夫。用扁担钩着水桶,在井里娴熟地摆动几下,水桶便“扑”的一声注满了水,如果未满,再上下提拉几下也就满了。快速提上来,再打另一桶。
初学的人,性子急,每次挑水回家,能剩半担算是好的。别人挑两担,他们要跑三趟。有经验的人,常常会在每只桶里放一片蔬菜叶或别的飘浮物,以减小水的外溅。当然,这和开车一样,熟能生巧,急不得。
淘井,是一件大事。有威望的人牵个头,大家集中在一起,轮流上阵。先将水头撇开,再把井水舀干,然后铲去、刮走沉积的淤泥,装到筐里,运走倒掉,如此循环操作,直至井身干净。公益活动,尽管又脏又苦,谁都没有怨言。
在农村,有耕种的土地,有遮风挡雨的房子,再有一口甘甜可口的凉水井,生命有保障,是很好很好的事情。这话,是伯父说的。
一九九二年,青年从军的伯父,从台湾回老家探亲,每天都用手捧起凉水井的水喝上几口。这是半个世纪后,伯父再次见到凉水井。父母走了,兄弟散了,妻子改嫁了,唯有凉水井,存储着他儿时的记忆。有时喝着喝着,泪水和凉水就渗合在一起。
临走时,伯父用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放进一块亲手挖的黄泥巴,灌入凉水井的水。他说,那边没有这样的凉水井,带回去种上,长出凉水井,就可以经常喝到家乡的水……说话间,早已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