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茅永辉的头像

茅永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01
分享

长长的阳春面

面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但相对来讲,南方的面条花样远不及北方。在我老家,妇孺皆知的便是阳春面。南方不仅花样少,面条的功能也有差异,家乡的饮食习惯上还是以大米饭为主食,面条就是个点心小吃的角色。民间有个顺口溜:饭能十里走,粥跨一道沟,面条轻轻脚一抖。意思就是说面条太好消化,不耐饥。其实,这些就是个长期养成的习惯上不同,恐怕没有什么科学上论证的。然而,过生日贺寿诞必须吃长寿面这一风俗礼仪,却又南北大同。

10多年前,在为母亲做90岁生日的时候,自然说到生日的话题。母亲告诉我说:“小儿子,娘晓得你自小不喜欢吃面条,也估计你们年轻人不把自己的生日放心上,你每年的生日,娘都为你下一碗阳春面吃吃的。”我17岁离开家乡,到母亲90岁时,那是30多年啊!在那一刻,我对母爱的理解又更加深了一层。

想起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为我们讲解一篇描写阳春面的散文,中间让同学们讲讲关于阳春面的传说故事。有同学说,那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只见碗里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当听说这面条还没有名字时,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也有同学搜刮的典故更久远,说秦始皇统一了度衡量,也统一了历法,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这个月又称小阳春,而当时每碗面售十个铜钱。后被引用到苏州的切口中,阳春就是“十”,因此得面名。更有同学的描述符合诗情画意,阳春面从《阳春白雪》而来,面光光什么都没有,这雪白白也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成了面的名字。老师对大家的叙述颇为满意,总结说,无论典故怎样演绎,阳春面作为汤清味鲜、清淡爽口的苏式汤面,其实就是苏式口味在面条上的反映。老师接着出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同学们明明知道应该猜面条,但又实在不敢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灵面。有同学干脆调皮回答道:“水汆丸子。”引得满堂欢笑。老师骄傲地说:“谜底是刀削面。”紧接着提高嗓门补充道:“那是我们家乡山西的经典面食。”正是因为老师对面条的特有情怀,才让这一堂课上得如此生动活泼。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在长江口那个地方,老师他无论如何是吃不上那心爱的地道刀削面的。课堂上老师那渴求的眼神,遥念的语气,我至今清楚记得,让人心酸,让人怜惜。可不知道怎么的,在当时那样的氛围下,我居然突然冒出一句很不识相、很不协调的话:“我最不喜欢吃面条啦!”

在这堂语文课之后的一年多时间,最不喜欢吃面条的我,参军来到了山东这个满身被面食包裹着的地方。当时在连队有个似乎是铁定的规矩,病号饭一律是荷包蛋下面条。按说,这是既很有营养,也很好消化的食物,做病号饭是合适的。大约半年多吧,我赶上了。赶上了感冒发烧,赶上了荷包蛋下面条,还正巧赶上了军首长检查工作来到了我住的宿舍。见我蒙头躺着,床头是一碗凉了的面条,首长问:“小同志怎么没吃饭啊?”我几乎带着哭腔回答说:“首长,我一直不喜欢吃面条的,没有胃口更吃不下了。”连首长有点不知所措,军首长却说,这个小同志给我们提了个很好的醒啊,病号饭病号饭,应该事先问问病号想吃点什么。让病号尽快吃得下,恢复快,也是保证战斗力的一个方面啊!因为这个事情,我们所在团所在师很快都做了改进,据说还总结出了经验。

因为家里有了个很不喜欢吃面条的,加上妻子虽说原籍山东却出生在南方,对面条也是有也可无也行的那样,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面条是很难走进我家一日三餐的。一说又是十多年前了,那时,孩子刚刚去了外地念书,妻子有了闲心邀几个朋友去旅游,在家东一顿西一顿的我,想懒省事自己下个面条吃,待到感觉该出锅时,却怎么也捞不出来,几乎是整锅的面汤。原来,我在面条下锅时,凭想象和下粉条需要剪开一样把面条掰成了三段。不长时间,我便在朋友圈子里有了个“面汤师”的雅称。事实上,无意间我还曾经把方便面做成过“阳春面”呢!之前我是从没吃过更没泡过方便面的,但那次是一个较大的参观学习队伍,大家统一拿方便面作为旅途点心。看看左右都是酱红酱红的颜色,惟独我的是清清的汤水,自己还直嘟囔:怎么你们都是“打卤面”,我的却是“阳春面”呢?仔细一探究,才知道自己没打开里面的调料包。于是,朋友同事中又多了个趣谈。

是母亲的那段话语,让我对面条,对阳春面有了一种特别的敬意。前些天,我和妻子商定,今后逢到每年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四位亲人的诞辰日,都要郑重其事地做上一顿阳春面。那长长的阳春面,已远远超出了食物的范畴,而是一种厚重的仪式,代表了一种永久的思念和祝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