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茅永辉的头像

茅永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09/23
分享

一群扁鹊岂不妙哉

相传,远古时代黄帝有一只名叫扁鹊的神鸟,专门用它那尖尖的嘴给人啄去各种病痛,无论病情多么严重,只要扁鹊一啄,便立即康复。另有说法是,黄帝时期,有位叫“扁鹊”的医官,因具高超的医术,被赋予“神鸟”的官职名,故“扁鹊”与“神鸟”一道演绎成了美丽传说。是不是由于这几种相似说法,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干脆以扁鹊这个称号,为一位古代名医立了传,并将其置于古代名医列传之首。

这位古代名医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这里有个遐迩闻名的药王庄,那便是秦越人的故乡。

秦越人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清贫,年少时在一家旅舍谋生。他为人忠厚,态度和气,对旅客热情体贴。有一位叫做长桑君的民间老医生,每到鄚地行医采药,访求良方,都住在秦越人这个客舍。秦越人对老医生总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有时店里客满,他就将自己的床铺让给长桑君。经过长时间交往,长桑君觉得秦越人是个诚恳而善良的青年,适合继承他的医术医道,便收其为徒。长桑君毫无保留地讲解和传授为医的道德、巫术的危害、诊治的要领、切脉的方法,手把手地教导针灸矫按的技术。长桑君还特意打开药囊,把药草一样一样拿出来,告诉秦越人到深山采药,到民间出诊,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本领。秦越人学得非常刻苦,他把老师讲授的知识和技艺一点一滴牢记于心。有一天,长桑君被人接到远处去出诊,却一去未归。秦越人从此每天取出老师送给的那块刻有“知物”二字的竹简,耳边总是回响起老师的谆谆教导,他更加刻苦钻研,并开始了负笈行医,周游四方的“走方医”生涯。

秦越人先在鄚地及周边的齐国行医,不断从医疗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吸收民间丰富的医学知识。几年之后,他来到邯郸一带。当时赵国,有尊重妇女的风俗,但妇科病很普遍。为了解除广大妇女的病痛,秦越人下苦功数年,专攻妇科病,终于突破了这一难关。于是,所到之处“灵鹊兆喜”,人们称赞秦越人为“扁鹊先生”。

之后,扁鹊又渡黄河到洛阳,看到耳聋、目昏、肢体麻痹等常见病折磨着许多老年人,他又做“耳目痹医”,强攻五官科。数年后,他又沿黄河西进到了咸阳,发现小儿发病率较高,便根据民众迫切需求,潜心研究儿科病的治疗。就这样,扁鹊处处以他的老师长桑君为榜样,不辞劳苦,周游列国,为广大患者巡回治疗。同时,根据社会需要“随俗为变”,探索和攻克了一道道医学难关,第一个总结出独特而科学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

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史记》中作了详尽记述。说有一次,扁鹊到齐国行医,在同齐桓侯的交谈时,从其脸色和眼神中,感到有一种病在身上潜伏着。扁鹊就直言不讳地说:“大王,我察觉到你已经得了病,不过病还浅,在皮肤部位,只要抓紧还可以治好。”桓侯不以为然,说:“我感觉很好,一点病也没有。”此后,扁鹊屡次提醒,桓侯依旧不信,到最后索性不再理睬扁鹊。当扁鹊第四次见到桓侯,没说一句话掉头就走开。桓侯派人来问,扁鹊说:“桓侯的病在皮肤时可用熨贴法医治,病在血脉时可用针灸,病入肠胃还可用药酒、汤剂治疗,现在大王的病已侵入骨髓,什么办法都无济于事,我只得走开。”扁鹊走后不久,桓侯果然因病情发作而亡。

扁鹊令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更具传神色彩。那一次,扁鹊带着弟子到虢国,正遇上该国为太子办丧事,宫内外到处都在消灾弭难的祈祷。一打听,才知道太子暴病而死,脸如白纸,牙关紧咬,已经半天没有气息。扁鹊详细询问过病情后,认为太子可能是假死,要求抢救。扁鹊给太子仔细切了脉,果真发现太子还有微弱的脉息和极缓的呼吸,大腿内侧也略有体温,便断定太子患的是“尸蹶”症,类似现在的休克。于是,毅然针刺太子“百会”穴,只过片刻,病人即苏醒过来。接着,又用多种疗法,历时20多天,促使太子从慢慢坐起直到完全恢复健康。

从上可以看出,在司马迁之前,民间已经将“扁鹊”这一神医的代称授予了秦越人,在《史记》之后,扁鹊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更具时代的影响力和历史的穿透力。换言之,扁鹊更像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符号,在世代人的心目中熠熠生辉。

然而,出乎意料且极富喜剧意味的一幕,在2012年隆重上演。这一年,在成都的一个汉代古墓中,发现了920支医学竹简。在这些文物中,正记载着扁鹊在汉代行医的故事。因为汉代和秦越人所处的春秋战国之间相距数百年,所以据此认定,扁鹊根本就不是也不该专指某一个人,而是代表了在当时医术高明的一群人。又因此,之前关于扁鹊的课文被移除出教科书。

作为教科书的内容,确实、严谨是应当而且必须做到的,尤其是涉及文史类的记述,从这一点讲,暂且将有关扁鹊的课文作移除处理并无不当。但是,如若从另一方面讲,“扁鹊”由一位杰出个人变成了一个英雄集体,实乃妙不可言的幸事!这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更具说服力吗?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一生的建树是有限的,接过扁鹊的药箱,千万个扁鹊在成长,也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实事上,我国古代大量的医学文献及功绩,正是由一代代扁鹊们不懈努力挖掘、研究和积累而成,它们作为重要的医学遗产和历史传承,业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之瑰宝。相对于这些,就教科书中的部分文字进行适当订正和补充,还能算一件多么难的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