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龙的头像

马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2
分享

兴隆台的宝元大叔

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黄土高原宛如一幅雄浑而又质朴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的兴隆台村,宝元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给寂静的村庄带来无尽的活力与声响。

中等个头的宝元,站在人群里并不起眼,可一旦他一张嘴、一迈腿,那独特的似癫若狂的形象便如同一颗投入湖水的石子,泛起层层引人注目的涟漪。他的皮肤被黄土高原的阳光亲吻得黝黑发亮,那是土地赋予他的颜色,也是岁月在他身上镌刻的印记。蓬乱的头发肆意生长,犹如荒山上未经修剪的杂草,仿佛在诉说着他对世间繁文缛节的不屑一顾。嘴角时常挂着一抹白色的唾沫星子,在他激情澎湃地演说或打快板时,那唾沫星子就像他话语里飞溅出的标点符号,虽不雅观,却成了他独有的标志。走起路来,脑袋摇晃不停,像是在和脚下的黄土地打着某种神秘的节拍,嘴里念念有词,那些词句像是从他心底深处自然流淌而出的溪流,源源不断,或诙谐幽默,或针砭时弊,或只是一些看似毫无逻辑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碎碎念。

生产队看中了宝元的机灵劲儿,让他担当记工员。从此,田间地头、地埂道边、大树之下,都成了他的“舞台”。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土地上,宝元扛着农具走向田间,他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劳作的间隙,他总会直起腰来,目光在田埂上搜寻着村民的身影。只要看到村里的老老少少,他那原本就明亮的眼睛瞬间放光,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兴致勃勃地来上一段不洋不土的快板。那快板声清脆响亮,节奏明快,词句通俗易懂。有时他会调侃村里的家长里短,比如张家的婆媳闹了点小别扭,他会说:“张家婆媳趣事多,锅碗瓢盆也唱歌。昨日为了鸡和鹅,今日一笑泯风波。”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让当事人也在笑声中化解了矛盾;或是讲述古老的传说故事,像女娲补天在他的快板里变得生动鲜活:“女娲娘娘神通广,五彩神石补上苍。拯救黎民于水火,功德无量永传扬。”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穿越回了远古时代;又或是歌颂新社会的新风尚:“新社会呀新风貌,人民当家乐陶陶。互帮互助情谊深,幸福生活步步高。”在他的快板声中,村民们劳作的疲惫仿佛被一扫而空,枯燥的生活也泛起了丝丝乐趣的涟漪。

村子里的戏楼落成,那是全村人的骄傲与希望的象征。一面墙上庄重地写着《国际歌》,另一面墙上则是激昂的《东方红》。戏楼的飞檐斗拱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落成典礼上,宝元自然不会缺席。他像一阵旋风般冲到戏楼前,手中的快板挥舞得虎虎生风。只见他摇头晃脑,表情丰富得如同戏台上的名角儿,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喜笑颜开,口中的快板词如连珠炮般喷涌而出:“戏楼今日喜洋洋,全村老少聚一堂。一面国际歌嘹亮,一面东方红太阳。从此村里有乐场,文化生活放光芒。”引得村民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喝彩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那场面好不热闹。宝元的快板,像是为这戏楼的新生注入了灵魂,让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成了村民们精神文化的寄托之所。孩子们在戏楼前追逐嬉戏,模仿着宝元的模样打着快板,大人们则坐在一旁,谈论着戏楼的未来,眼神里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在兴隆台村,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社火表演,这些场合只要有热闹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宝元的身影。他就像一块磁石,被欢乐和人群紧紧吸引。哪家有喜事,宝元会穿上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衫,满脸喜气洋洋地走进院子。院子里张灯结彩,红绸飘舞,宝元的到来让喜庆的氛围更加浓郁。在众人的簇拥下,他站在院子中央,快板声清脆悦耳,一段段吉祥如意的祝福词从他口中说出:“主家今日喜洋洋,好比那凤凰落华堂。新郎新娘真般配,恩恩爱爱岁月长。早生贵子传家旺,幸福生活甜如糖。”为喜事增添了浓浓的欢乐氛围。过年的时候,宝元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从初一到十五,他穿梭于各个街巷,给这家拜年,为那家贺岁,每到一处,快板声就响起,将新年的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他走进破旧的窑洞,为孤寡老人送上温暖的祝福:“大爷大娘新年好,福如东海寿比高。生活虽苦心莫焦,宝元陪您把年过。”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拉着他的手,眼里闪烁着泪花。社火表演的队伍里,宝元更是核心人物。他扮相滑稽,脸上涂着红红的胭脂,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动作夸张,手中的快板与整个社火队伍的锣鼓声、唢呐声相互呼应,构成了一曲独特而又美妙的乡村交响乐。他在队伍中扭着秧歌步,边打快板边唱道:“社火队伍闹翻天,男女老少笑开颜。秧歌旱船跑竹马,兴隆台村乐无边。”

宝元看似癫狂,实则内心善良且充满温情。村里哪家孩子感冒发烧,他比孩子的父母还着急,匆匆忙忙跑到孩子家,一进门就大声嚷嚷:“娃咋样了?快让宝元爷爷看看!”他又是帮忙请医生,又是用他那独特的方式逗孩子开心,嘴里念叨着各种土方子和安慰的话语:“宝宝乖,宝宝强,喝了药汤病就光。宝元爷爷在身旁,病魔不敢再嚣张。”他会扮鬼脸,讲笑话,让孩子在病痛中也能露出笑容。当有老人不慎滑倒受伤,宝元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老人,关切地查看伤势,焦急地问道:“大爷(大娘),您感觉咋样?疼得厉害不?”跑前跑后帮忙联系家人,那焦急的模样仿佛受伤的是自己的亲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在这个黄土高原的小村庄里,编织起了一张充满爱的温暖网络。他会在农闲时,组织村里的孩子们识字读书,用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地教着:“人之初,性本善,好好学习莫偷懒。”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睁着大眼睛好奇地听着,有调皮的孩子问:“宝元爷爷,读书有啥用呀?”宝元笑着回答:“娃呀,读书能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将来有出息!”

在水利工地上,那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高高的土堆矗立在黄土地上,社员们来来往往,推着小车,扛着工具,忙碌不停。宝元也没闲着,他爬上那高高的土堆,宛如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只见他清了清嗓子,手中快板一扬,便开始了表演。“社员同志干劲高,水利工程立功劳。一锹一镐汗水洒,引来清泉润田苗。”他的声音在工地上回荡,社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来,望向土堆上的宝元。有的社员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被宝元的快板声感染,暂时忘却了身体的劳累;有的则大声叫好,为他打着节拍。宝元越说越起劲,快板声越发急促:“黄土高原风沙大,水利修好好安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幸福生活咱不怕。”在他的表演下,整个工地的气氛变得轻松而又充满活力,社员们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干活更加带劲了。

在岁月的长河中,宝元就像一颗璀璨而又短暂的流星,划过兴隆台村的天空,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记。他的快板声、他的笑声、他的善良与热情,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被口口相传,在一代又一代的兴隆台村人中延续着那份独特的精神与情怀。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们纷纷外出打工,古老的窑洞逐渐被新的砖瓦房取代,曾经热闹的田间地头也变得冷清起来。但每当村民们聚在一起,谈起过去的时光,宝元的名字总是被第一个提起。他就像村庄的灵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一段有他陪伴的岁月,成为了兴隆台村最珍贵的历史宝藏,被珍藏在每一个村民的心底深处,在时光的流转中,愈发熠熠生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