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咏的头像

马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04
分享

《观宝凤剪纸》

   已亥年岁末,冬雨霏霏。

   一潭镜水,灰青的美术馆似璧沉水中,兀自修养。美术馆创始人李自健先生的屋内屋外,皆是以水映石的柔刚之美、水镜相合的包涵之意。树三两点,闲雕几座,轻舞飞扬的文艺之风,涤荡烟波上,或适可而止、或意气风发,或由一座小桥引渡,至玻璃幕墙内的艺术殿堂。

  馆内正在展出宝凤剪纸。

  看到剪纸,便使人想到喜庆。冬寒中顿时添了一丝暖意。

   被誉为中华第一剪的吉林宝凤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宝凤女士,长达6.6米的代表巨作《红楼梦》,如春风沬面。

   徜徉在镂空的红楼梦境,从亭台楼榭、雕甍绣槛,三、五种庭花园树,到四、五十位衩裙粉黛款款而来,华容婀娜、各有仪态,整幅无不是精雕细琢。既有元妃省亲一行人的热闹场面,又有十二钗巧眄流精、耳语私鬓的闺中情致。

   这幅曾作为国礼的获奖作品,是以红单色纸,运用阴、阳剪技法结合完成。红色为主的部分,是留红色主体,镂空轮廓呈白线,且线线相断,如亭台廊柱、人物衣裳、植物脉络等,运用的是阴剪(刻);而白色为主的部分,如人物的面颊、除眉、眼、唇留下红色轮廓线,脸部是被剪空的白;纤纤玉指也是用依手指轮廓剪去主体部分,留下红色的手指轮廓线来体现;瓦檐、窗轩、卷帘及衣服上的图案,以上都是运用阳剪(刻)。

   其实,这种以阴阳剪相结合的方法,在剪纸艺术中常用。特别是内容丰富的巨幅剪纸作品中,以黑(红)勺白、阴阳剪(刻)表现作品的空间关系、主次关系、虚实关系。

   同一系列的巨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则换成蓝单色纸,也是以阴、阳剪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点、线、面结合,体现剪纸中的阴阳虚实。此三幅均表现战斗场面,“蓝勺白”更肃,几乎能窥出剑拔驽张的刀光剑影来。无论是刘、关、张旌旗飘飘、铁马铮铮,还是手执三叉刀、领着哮天犬的二郎神与头戴凤翅紫金冠、身披锁子黄金甲的齐天大圣翻云倒海、乾坤斗法,或108条好汉各路人马齐聚梁山。人物、场景都刻画得形象逼真、维妙维肖,好象一场场皮影子戏拉开序幕,好戏争相上场。

   以上均属于单色剪纸。单色剪纸一气呵成,不能用染色遮盖,比彩色剪纸更考验剪技和刀法。但彩色剪纸也有其特点。它有染色、套色、分色、填色、木印、喷绘、勾绘和彩编等更为丰富的种类。它们又各有独到之处:

   染色剪纸滋润、装饰性强;

   套色剪纸脆利、色块鲜亮;

   分色剪纸分色截然、色感丰富;

   填色剪纸则单纯、洁净、鲜明。

   染色剪纸是用宣纸染色,有国画中晕染的水墨韵味,明艳的色彩或点或涂,遇水写意。先染后剪,先剪后染,均可。

   如果点染剪纸如江南水乡的氤氲缠绵,那么套色剪纸就似陕北汉子的豪放洒脱。

   这种以阳刻为主留白,在剪纸背面粘贴不同颜色的色块以套色。一幅作品可以分块面套出作品所需的颜色,有时一幅作品经过两、三种甚至四、五种套色。远看去,明暗过渡自然、色彩层次丰富,很有版画的效果。

    如何将一幅画面分层套色呢?

  一幅画的明暗层次,即深浅的颜色灰度变化。要剪出一张层次丰富、形象逼真的剪纸,首先要根据画面的灰度分层,按灰度分色到2层以上,分的层越多,剪品越自然,难度也越高。最后把分层出来的图案,按画面的颜色层次,分别用相应颜色的纸剪刻出来,按层粘贴在一起。

    当然,这是相当复杂的工艺。

    竖挂前方灰色冷墙上的一幅静静的《祈祷》,不动声色地便引你步入它的磁场。全幅作品沉着的黄褐暖调,由一位藏族老人从风尘中来。老人腕挂佛珠,双手合十,紧贴在干瘪的嘴边,似碎念祈祷,苦祈的眼超尘世外。那岁月之刀,刻满滄桑:纵深的额纹、垂直的上唇纹、眯眼的眼角纹……最细的皱纹只有30公分/1毫。毫厘之间,长线很细,巧妙的连接不断,且自然流畅。以至于每一根皱纹都由肌理有它的方向,又由表情动作有它的深浅伸展。

    此种借鉴木刻版画和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剪纸效果,远观几乎与版画无异,近看你才能领略它的巧夺天工。眼前这幅《祈祷》,便是根据画面的明暗层次,分6层套色,才达到了形象逼真、面容生动细腻的版画效果。 这种令人赞叹的艺术效果后面,让人折服的却是那刀刀不断、线线相连、线线不断的神来之工。

    再看那搏击波涛的海鸥。

    清晰可见6层套色,轻轻淡淡、又深入浅出,绿与灰的过渡衔接如此妙不可言。

    白浪汹涌下,这振翅的飞鸟,向苍海茫茫。

    一只鸥俯冲下来,羽翼拍打着波涛,在浪里翻滚。另一只鸥似与它周旋,又像与惊涛骇浪搏斗,高尔基笔下那只在风雨中与大海搏击的海燕,瞬间栩栩如生,如眼前。

    恶浪拍击岩石,冲向苍穹,它的怒号丝毫没有让向它挑战的勇士退缩,反而愈战愈勇。似贝多分的《命运交响曲》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与节奏,使人振奋和鼓舞;又似雨果在《九三年》中撰写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血雨腥风,描写暴力革命后文笔的末尾总不忘焕发出夺目的人性光辉。这宛如澎湃之巅,咆哮之外,远处天与海的尽头,渐变地亮白,总会偶露平静与安祥。

    从海的遐想,至养眼的青绿间。

    一棵棵树是巴蜀水养的绿意,春末夏初的科尔沁草原上百种多汁的鲜草,羊一边嚼着,一边漫无边际地走,一边饮上一口甘甜的泉水。

    白桦林里,叶是一片片裁的,枝干是一根根刻的、草是一丝丝镂的。

    一群皮毛铮亮、身体壮硕的黑白奶牛,是用分色剪纸技法,以白为底黑为主,或黑为底白为主两张单色剪纸剪后衬贴的。白桦树皮上的黑白纹也用此法。分色剪纸不同于套色剪纸的颜色多样,仅为简单地两种颜色互衬。

    而树叶间、草地上因阳光的照耀,所呈现的从深绿至青绿到暖黄,像是用的前面提到的染色技法,便是用萱纸点染色彩,因为同一片叶上偶尔会有两种颜色的深浅渐变,这是几种颜色套色难以完成的。绵羊身或粉或白的羊毛,无疑也是点染的效果。

    若富有版画效果的套色剪纸耐人寻味,染色剪纸清新自然,那么整墙长条大幅的《闹新春》却以奇、趣、俗而引人入胜。近百余口夸张詼諧的人物特写、有的红裳绿袄、有的瞪眼努嘴、有的踱步旱烟、有的挑担背娃;这边吹锣打鼓秧歌扇舞,那边货郎吆喝冰糖葫蘆……仔细看,每个人物是立体的,似雕塑、浮雕,原来是由绘画、剪刻、折叠、黏合等综合手法产生的一种立体效果。怪不得笑得合不拢的大嘴、扭动扇舞的腰肢肥臀,形象突出、谐趣横生。仿佛一切随即可动起来,闹起来,农村新春的喜乐祥和,顿时跃然纸上。

   一切美凸现于镂空艺术的创造中。数百幅大小名剪,聚光灯下,低调奢华。

   然而,冬寒中来观剪纸的人少,如今真正关注剪纸艺术的人也不多。

   尽管许多艺术家为维护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2009年9月,中国剪纸已继昆曲、古琴申遗成功后,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项目。但剪纸艺术同诸多中国传统艺术一样仍面临传承问题。而宝庆剪纸作品中所体现的传统剪纸工艺与西方油画、版画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技艺,无异于传统剪纸工艺的破土萌生,繁华再现。

   民间艺术家乔晓光曾感叹: 我们巳习惯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史典藉了解中国,从宫殿遗址了解中国,但很少人从一个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世界很少从民间去认识中国,从一张普通的纸和一把剪刀,去了解中国。

   而作为炎黄后代,即使不具备专业的艺术修养,但也必须了解并懂得一定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朴实的民间文化。

   从一张或许来自一个村庄,或许来自某户人家世代相传,或许来自一个地域的习惯生活的民间剪纸,去认识这种扎根于黑土地,发乎民间粗拙又精巧,守朴又出奇的中国文化;了解祭祀巫术,图腾膜拜是它的初衷, 吉祥意象、精神象征是它的追求,氏族、农耕文化是它的背景;看到它沿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世代繁绗,由信仰到审美,由形貌鄙陋的虫兽到姿彩华丽的花鸟秀木的艰辛之路;感念它将古代人们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生活细节,千剪不断,万剪相连的呈现。

     那西周成王为弟剪的一片梧桐叶,

     战国皮革、银箔上的镂花,

     汉唐漏版印花,

     宋代灯彩礼花皮影戏,

     蓝印花布的镂花制板、刮浆印花,

   明清女红的扇面纹饰、刺绣花样。

   那一纸窗花门笺,不掉不落,挂着流          年,唠着文化 。

     思忖间,一剪一世界,一镂一繁华,

      正古往今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