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张家桥村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传统的小村庄。村里的乡亲们像土地一样朴实无华,拥军爱国跟党走。在过去年代里,父老乡亲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深深铭记和学习。
在老家曾经有一个解放军荣军医院分院。这个医院的院址就在老家以前的村大队公社里。1950年,国内解放战争逐渐收尾,国外朝鲜战争又爆发,老家的荣军医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立起来的。
据桓台县县志记载:解放军荣军康复医院在1946年成立于滨州市北镇,1950年搬迁到淄博市的桓台县,并改名为山东荣军第一康复医院总院,1954年迁址到省城济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桓台县城索镇的北辛村设立解放军荣军康复医院总院,其周边的张桥村、马家庄、耿桥村与河崖头村,以及唐山镇的邢家村,设有一、二、三、四分院。老家的荣军康复医院就是医院的一分院。在热血沸腾的光辉年代,老家军民鱼水情深,家家户户拥军爱党。父老乡亲们,为医院的建设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纷纷腾出自家最好的房子,给从前线上撤下来的伤病员住。乡亲们看到那么些伤病员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受伤了,来到庄里住院治疗,都感到心疼不已。在那个年代,根本用不着动员,老百姓就积极整理出民房来,并帮助医院无微不至照顾着伤病员。
父亲给我讲过很多关于荣军医院的故事。尽管他那时年龄很小,但仍然记得很深刻。他说在家里的宅院里,祖父曾腾出过最好的房子给伤病员住过。他亲眼看到过院里的医生给伤员换药治疗。有一天他在院子里玩,看到了一个伤病员的胸口上露着一个受伤的枪眼,伤口很大,都化了浓,很是吓人。医生在院子里给伤病员处理胸口,清洗、换药。伤员则紧紧地咬着牙,蜡黄的脸上,豆大的汗珠在滚落,却没有喊一声疼。那一幕场景深深刻刻在父亲的脑海里,一直到今天,记忆犹新,宛若昨天。
那时,很多伤病员因医疗条件有限,病情不断恶化,没有救治过来,就牺牲在了老家。这些牺牲的英雄烈士们,他们有的来自遥远的四川、云南等地,还有一些来自天南地北不知名的地方。老家的庄里乡亲们,精心选择了两处下葬墓地,满含热泪为这些英雄烈士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送他们入土为安。两处墓地一处在老家的乌河东岸,老石桥桥头岸北边的树林里;另一处在现在的乌河东岸外环路的路东一处树林里。这两处墓地埋葬了许多烈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70年以后,这两处埋葬烈士的墓地陆续被迁到桓台县烈士陵园,后人缅怀凭吊直至今日。
我有一个文友巩同英女士,她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老家两处埋葬烈士墓地陆续迁到县烈士陵园后,由于种种原因,还有许多烈士未找到亲人。这几年,巩同英女士得知此情况后,自告奋勇,积极奔走,用实际行动为几位埋葬在异乡的烈士找到了家人。英雄烈士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送他们入土为安。两处墓地一处在老家的乌河东岸,老石桥桥头岸北边的树林里;另一处在现在的乌河东岸外环路的路东一处树林里。这两处墓地埋葬了许多烈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70年以后,这两处埋葬烈士的墓地陆续被迁到桓台县烈士陵园,后人缅怀凭吊直至今日。
我有一个文友巩同英女士,她同时也是一名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老家两处埋葬烈士墓地迁到县烈士陵园后,由于种种原因,还有许多烈士未找到亲人。巩同英女士得知此情况后,自告奋勇,积极奔走,近几年来用志愿者的实际行动为几位埋葬在异乡的烈士找到了家人。她曾为安葬在桓台烈士陵园整整70年的唐绪丰烈士“寻亲”成功,其亲人自老家济宁市兖州区赶到桓台祭奠,带烈士亲人魂归故里。当时的齐鲁电视台《小溪办事》节目组人员为这场相隔70年的“团圆”进行了全程采访报道。安息在桓台烈士陵园的唐绪丰烈士(?—1953年),原籍济宁市兖州区龙桥北街,1948年10月入伍,三野后勤部某团团长,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被转移到当时驻扎在桓台的解放军张桥荣军康复医院,1953年4月因医治无效牺牲,安葬于桓台大地。烈士侄子唐福成说,唐绪丰烈士牺牲后,受当时交通、通讯等条件限制,加上烈士留存信息不全,有关部门一直没有联系到家属,家属也多方找寻烈士墓地未果。2023年9月中旬,在桓台县“我为烈士来寻亲”文明实践志愿者巩同英和临沂邮递小哥王德建的联手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唐绪丰烈士的家人。
“青山绿水存浩气,苍松翠柏慰英灵,但使前辈英灵在,化作细雨润乾坤。”当我在父亲的深情讲述中写下这些感动的文字时,竟禁不住泪眼婆娑。没有过去的流血牺牲,哪来今天的幸福安康。老家的荣军医院,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伫立在家乡人民心中,永远源远流长,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