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路人的头像

路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29
分享

朱自清掂念的城

1938年4月,日本铁蹄下的中国。朱自清先生与陈寅恪、钱穆、金岳霖、潘光旦等一大批中国文化名人,冒着炮火,不顾一路危厄,随西南联大迁居于蒙自。这里设有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分校,他们晨起讲课,暮至读书写作。于是,朱自清先生有了一篇名作《蒙自杂记》,蒙自也成了他掂念的城。

朱自清先生掂念的这座城在当时是安静的,除了几次日机的轰炸,并没有出奇的事情发生。朱自清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也是静的,他满怀情感地写道:“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这就是那时蒙自城的模样,小而巧,令人安静。而如今的蒙自却长大了。人会长大,城市也会长大,如果朱自清先生在天有灵,他怕是认不出现在模样的蒙自了。蒙自比那时长大了不止10倍,大街也多了十几条。不断长大的高楼成了白天的喧嚣,灯光闪烁的街道成了夜晚的喧嚣,广场舞上的大爹大妈成了时代的喧嚣。唯有夜风是静的,它拂过欢乐的人群,拂过高楼上的灯红,拂过蒙自40年的每一次长大。

蒙自是彝语的音译,因目则山而得名,740多年前就已设立县治。这里的原住民多为彝族,民风朴实,为人豪爽,开放包容。人们大概很难想象,在这一个边远之地,蒙自竟然是大西南最早开风气之先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这里众多的第一: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通商口岸、第一家外国银行、第一条民营铁路。

第一也就是最早。关于这些,朱自清先生并没有在《蒙自杂记》提到,他津津乐道的是蒙自的小吃,“大街上有一家卖糖粥的,带着卖煎粑粑”的“雷稀饭”。过桥米线他却没有提。也许那时的日子,真的还是苦的,不能奢侈到享受过桥米线的快乐。如今在蒙自,依然可以吃到“雷稀饭”,它已经成了蒙自的名牌。不少外地的朋友,循着先生的文字,品尝这跨越时代的名吃。可是,我要告诉先生,蒙自的饮食大可不比从前了,天南地北的口味在蒙自都可以品到,越南的海鲜也可以早发夕至,更别提本州本省数不精的美食了。

南湖是朱自清先生最爱去的地方,教书之余,他总爱沿着湖走一走,想想心事,担忧着国家的前途和明天的日子。可在他的笔下,南湖却多了些许俏皮:“南湖在冬春两季水很少,有一半简直干得不剩一点二滴儿。但到了夏季,涨得溶溶滟滟的,真是返老还童一般。湖堤上种了成行的由加利树;高而直的干子,不差什么也有‘参天’之势。细而长的叶子,像惯于拂水的垂杨,我一站到堤上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再加上崧岛那一带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更像什刹海了。”如今的南湖可是比那时美多了,虽然湖还是那个湖,但水却已不是那湖水。现在的南湖四季皆秀,水清澈如碧玉。湖堤上的由加利树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有特色的亚热带植物,四时花开不绝,光鲜清亮。有雨的日子,又是烟雨迷蒙,绿意浓郁。和不远处的哥胪士洋行、老邮局这些古雅而庄重的建筑融合为一,让人体会到的正是盛世的静谧。

如今的蒙自不仅有南湖风光,更有万亩石榴庄园,新颖而巍峨的建筑比比皆是。自然风情与人文内涵和谐相融,是绿色的氧吧,更是天然的仙境。

在西南联大旧址,沿着朱自清先生走过的路,抚摸着那光滑的墙壁,我一直在揣想,如果现在先生又一次来到蒙自,他又会写下怎样的文字?他会不会写与南湖相呼应的大湿地滇南绿洲?会不会写风生水起的综保区、开发区?会不会写西北勒红彤彤的苹果?会不会到碧色寨走一走,感受那滇越铁路上的芳华?会不会再看一看火把节的盛况,感受那“够雄伟”的光景和“生活力的伟大”?朱自清先生曾在文章中感叹:“这也许是个拔除节,但暗示着生活力的伟大,是个有意义的风俗;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我可以告慰先生的是,临风沐雨的蒙自是血性的蒙自,不仅有着生活力的伟大,更培育了创新力、开放力、发展力。关于这一点,四通八达的高速路可以告诉你,即将通达的高铁和机场可以告诉你,已经长大的“滇南之心”可以告诉你。我也可以告诉你:你掂念的蒙自风华正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