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蒙勇鹏的头像

蒙勇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2/16
分享

走马观花看河西

走马观花看河西

蒙勇鹏

一、再过河西看巨变

“提起哥哥走西口,止不住妹妹泪蛋蛋流。”这是流传数百年的黄河民谣。然而,到如今,走西口不再是悲凉伤心的行程,而是成千上万创业者实现梦想的沃土和天堂。

12月24日,是内蒙准格尔旗创业成功的表弟给他儿子办婚事的日子,头天下午,在太原工作的二表弟打电话说,他开车去,问我去不去,踌躇了一下,走!这就领着我的夫人上路了。

这是我多年之后的又一次过河西。

如果说,小时候过河西还得走四十华里路程长的崎岖山路、还得坐船过黄河,从我们村摇晃一天之久,那么现在可是便利多了,有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从太原起身一路高速,穿越好多座隧道和大桥,翻山越岭,只用四个小时即可到达。下午三点半从太原动身,晚上七点半就来到内蒙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

薛家湾是1999年才从原来的旗政府所在地沙圪堵镇搬迁来的新县城,短短二十年,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往日高低不平的一片荒沙梁上,布局有致,规划合理,依山傍水,建起了一条条宽阔的街道,高楼大厦林立,公用设施齐全,商业氛围浓郁,四面八方的人们跑来这里打工创业,聚集的居民有二十万之多,。仅仅对岸的偏关县,来这里打工创业的人就有数千人,下煤窑的,搞建筑工程的,看电脑的,开搅拌机的,卖馒头的,开饭店的,酒店当服务员的,修车的,植树的,跑快递的,搞策划设计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表弟是我三姨的大儿子,今年48岁。三姨当初嫁给三姨夫的时候,赶上集体化的日子,赶上全国军事化的农业学大寨,年年分的粮食根本不够吃,饿得三姨愁眉不展。幸亏靠姥爷和我们家的接济,才勉强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农村实行大包干后,农民自由了,可是,单靠种地只能保个肚儿圆。我的这个表弟当初最发愁念书了,渐渐长大之后,初中还没毕业,就再也不愿啃书本了,他要靠自己闯出一条路。有啥出路呢?家里还很穷。在我们老家,真的没有好干的。怎么办?到内蒙闯天下去!他听说黄河对岸内蒙准格尔旗薛家湾搞得挺红火,卖馒头的生意还不错,就拿定主意去内蒙去创业。家里没有钱,三姨夫向信用社贷了八百元,就拿着这八百元,扛着一卷铺盖上了路。到了薛家湾,先跟一个亲戚合伙,后来索性把他父亲叫来,父子俩干开了。寒冬腊月,三姨夫推着三轮车去送货,要爬上一道又一道坡,车子蹬不动,地上又有积冰,三姨夫索性脱掉鞋光着脚推车走。父子俩每天不到三点就起床,和面蒸馒头,一直干到黑的看不见。有好多次,表弟推着三轮车到街上卖馒头,遇到城管扣车,表弟忍气吞声说不出,幸亏找了个机灵媳妇,千央万告,暗地里塞给一名管事的几百元,才把扣下的馒头和车子要了回来。就这样,每天起早摸黑,猛猛地干了几年,底子打下了,养大了三个孩子,买了一套140多平米的房子,还给老婆和儿子买了三辆高档车。两个儿子同样不肯好好念书,早早就出来创业了,分别在两个工地打工,开搅拌机,一月收入八九千。表弟蒸馒头实在太累了,改行开了超市,老婆则开着小轿车到各个植树项目点上去栽树,一天就挣三百元。大儿子搞了个对象,还是他的同学,自小青梅竹马,一直好得如胶似漆。对象考上了包头一个大专,学的是财会专业,在准格尔旗真不愁找个正经工作。这一回,一对情人终成眷属,亲戚朋友都从四面八方赶去祝贺,婚宴地点就选在薛家湾最高档的酒店大诚朗景酒店,亲戚们吃得好,住得好,婚宴也办得气派,三姨三姨夫老俩口喜滋滋的。真的是今非昔比,换了人间。

所有这些,好在有个薛家湾,要不然,多好的美梦能成真吗?

在薛家湾,我们开车看了这个在沙梁上建起的全新县城,虽然地势高高低低,不是很平整,但是,这座县城的发展水平和购买力却比我们山西好多县城高很多。表弟跟我聊天说,薛家湾真是遍地有黄金,挣钱机会比山西多下了,随便一个大学生,刚刚毕业上了班,就能拿到七八千,下煤窑的,有点技术的,挣一万的比比皆是。早些年的征地户,手里有几百万数也数不清。怪不得来这里打工淘金的成千上万。

二、一日千里的准格尔旗

返回太原之后,我到电脑上查询了一下,好家伙,一河之隔,我的老家偏关县跟准格尔旗拉下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2019年,偏关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4116万元,获得上级补助92697万元,如果不是中央财政保底,根本无法保障全县干部职工的工资,各项建设那就更是无法开展。这些年来,回家探亲的人们都说,在周围的县城,还数偏关差一些。

河那边的准格尔旗可就不一般了,2019年,全旗财政总收入达到287.41亿元,增长16.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95.94亿元,增长13.7%;上划自治区收入70.6亿元,增长33.5%;上划市级收入38.28亿元,增长22.1%;2019年末全旗常住人口为3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16万人,乡村人口11.5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9.39%。

除此之外,准格尔旗耀眼的地方还多着呢:

2017年10月,准格尔旗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7年,准格尔旗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7年12月,准格尔旗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

2018年10月,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要说自然条件,黄河这边的偏关县确实在矿产资源方面真的跟河那边的准格尔旗没法比。准格尔旗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而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都在每千克6000大卡以上,都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拥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神华准能黑岱沟露天煤矿,并且正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基地——大路新区煤化工基地。现有煤矿134座,其中井工煤矿67座,露天煤矿67座。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52.92%。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大,特别是煤层气的储量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多年来,这里已形成煤、电、高载能、精细化工和煤、煤化工为主的产业链。

准格尔旗的水源还很充沛。有滚滚流来的黄河,有库容规模较大的库坝,有较为充沛的降雨,有丰富的地下水,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依托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这里的电力资源得天独厚。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有2座,装机容量8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装机10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都已经配套,而且供电半径小,电价低廉,高载能电价0.266元/度,属国内最低电价。

这里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境内有大准电气化铁路、准东铁路、呼准铁路、准河铁路,年货运能力接近1亿吨,是出省到京、到秦皇岛、到黄骅港的重要通道;109国道横贯东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建成的呼包、包东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全部行程不足3小时。

这里的国土资源面积十分广阔。全旗有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益于牛、羊的养殖;农畜产品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盛产海红果等多种果品,年产量1000万公斤。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巨石林立、天水一色的黄河峡谷风情;有僧庙相连、堂殿恢弘的鄂尔多斯最大召庙建筑群宝堂寺;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松“中国油松王”;有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

准格尔旗具有集众多资源于一身的特有优势,且是距环渤海湾距离最近的资源富集区。从“八五”开始,国家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巨资,开发建设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原煤达到2000万吨;还有地企合建的典范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装机容量108万千瓦;有国内一流水准的火力发电厂国华准电项目,装机容量66万千瓦。

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强劲拉动下,准格尔旗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集煤炭开采、发电、高载能、煤化工、建材、农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工业体系。

早在2004年,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52亿元,总体经济实力居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第一位,跻身西部百强第六位。

在经济优势的拉动下,这些年来,准格尔旗的农业优势也得到充分显现,在总耕地面积120万亩的土地上,2019年全旗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9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63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4万亩;饲草料(苜蓿)播种面积23.03万亩。粮食产量每年在2亿斤以上。

畜牧业也在周围地区独领风骚。2019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67.33万头只,其中,存栏羊59.9万只、生猪6.67万头、奶肉牛0.57万头。出栏生猪2.99万头、肉羊14.96万只、肉鸡3.93万只,肉类总产量6081吨,羊毛羊绒总产量457吨。累计建成肉羊、生猪养殖园区12处、养殖大户77户。培育种养加流通企业37家,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家,注册农畜产品商标68个。落实水产养殖总面积3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万亩,改造池塘面积400亩。全旗水产品总产量为3608吨。渔业经济总产值9446.76万元,渔业从业人员1492人,全旗共投放鱼种550吨。

根据2019年抽样调查资料,准格尔旗全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69元,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22元,增长6.0%;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4元,增长8.6%。全旗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126元,增长3.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003元,增长3.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336元,增长4.5%。

这里,已经成为创业者的乐土。

三、大搬迁带来新格局

准格尔旗政府搬迁二十年,各项事业如火如荼,城乡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远远地将黄河对岸的山西邻近县甩在了后面。

说到当初的搬迁,原任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党委书记武学敏先生在2019年曾写过一篇《准格尔旗政府搬迁漫忆》的文章,回顾了当时搬迁的过程。

武学敏介绍说,准格尔旗政府驻地搬迁提出的历史背景,与准格尔煤田开发甚至托克托电厂项目建设密切相关。

准格尔煤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准格尔旗,是中国四大露天煤矿之一,是优质动力和气化及化工用煤,有“绿色煤炭”之美称。准格尔项目一期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为一体的特大型项目。项目于1990年开工建设,1996年投入试生产,1999年正式投入生产,累计投资93亿元。项目主要单项工程有年产原煤12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及其配套的选煤厂;2×10万千瓦机组的坑口电厂;正线全长264公里的大(同)——准(格尔)电气化铁路。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管辖下的大唐托克托发电厂,1995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组建成立。托克托电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南距准格尔大型煤田仅50km,电厂发出的电是满足北京地区安全用电的主力电厂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

早在准格尔煤田开发初期,托电组建之前,内蒙古自治区一位领导在视察准格尔煤田后曾表示:准格尔煤田可以考虑划归呼市管辖,以便于加强管理和服务。准格尔煤田是一块大蛋糕,惦记它琢磨它的人与日俱增。怎么办?

面对这一情况,准格尔旗党政领导召集四大班子领导集思广益,谋求对策。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向上级请示政府驻地搬迁薛家湾镇,最充分最直接的理由,就是更好更便捷地为准格尔煤田开发服务。潜台词是不能丧失准格尔煤田的行政管辖权与税收征管权。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建设,1994年5月1日,准格尔旗人民政府以准政发1994(2)号文件,向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报送“关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迁址至薛家湾镇的请示”,然后,逐级上报,期间,准旗旗委政府责成专人分管此项工作,向上游说,逐级争取。经过两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8月30日,国家民政部终于发文批复同意迁址。

国家民政部关于同意准旗政府迁址批复的消息,很快在准格尔城乡大地不胫而走,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喜悦。而旗党政以及四大班子领导,得知批复的消息也没有原来设想的那样兴奋,堪称五味杂陈,喜忧参半。喜的是请示终于批复同意了,忧的是搬迁涉及千家万户,事情千头万绪,罗列理由万万千,真要付诸实施真难啊!沙圪堵作为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历经半个世纪,故土难离,情何以堪!

1996年底,准格尔旗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可是,准格尔的可用财力还十分有限。政府搬迁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钱,政府举债,干部举债。沙圪堵住房闲置,薛家湾购买商品房,家眷、父母、孩子、生计、事业……现实的考量,未来的迷茫,不确定的收入指望,满目的眷恋与彷徨!

武学敏回忆说,二十世纪末,准格尔政府驻地搬迁,对准格尔来说,是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不搬能不能?肯定不能,地图出版社已将准格尔旗政府驻地标识为薛家湾镇,拖着不搬将成为国家级的笑话,非搬不能!搬迁的好处和意义动用各种宣传工具说了千千万,谁也没看见,美好的蓝图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毕竟只是宏伟的愿景。万一兑现不了又怎么向老百姓交代?这样一件牵动千家万户的大事,让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从情感上拥戴,心甘情愿接受政府搬迁,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机立断,久拖难办。旗委政府时任主要领导审时度势,决策拍板。搬!很快搬!

武学敏说,现在看来,准格尔旗政府驻地世纪之迁是完全正确的明智之举,其影响以及后发优势甚至超出当时的想象!如果没有政府搬迁,准格尔大地不可能造就这样的丰功伟绩;如果没有政府搬迁,准格尔城市化水平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政府搬迁,准格尔进入全国百强县的位次不会这么靠前;如果没有政府搬迁,准格尔三产结构之比不会像现在令人喜悦;如果没有政府搬迁,准格尔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不会像今天令世人艳羡!如果没有政府搬迁,准格尔一切的一切,可能会是另一番图景……

时隔20年后,亲历者武学敏评价说,准格尔没有错失良机,准格尔成功跨越了二难选择的短暂阵痛,把政府搬迁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极大地调动和发展了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文化优势、社会优势、生态优势、发展优势……实现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科技、文明进步的整体转型,极大地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为准格尔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春,旗委政府与四大班子领导高屋建瓴,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决定尽快实施政府驻地搬迁。为此,成立了政府驻地搬迁总指挥部。由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云喜顺任总指挥,旗委副书记李占年任常务副总指挥,旗长助理薛长栓协助具体负责协调搬迁事宜,并从有关部门抽调了十几名工作人员,在搬迁总指挥部开展工作。

为保持沙圪堵的繁荣发展,逐级报请成立自治区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没过多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成立内蒙古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请做好前期各项筹备工作。于是,旗委政府又成立了内蒙古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领导小组。各方统一行动,保证了政府搬迁期间沙圪堵的经济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民众舆情平稳过渡,登记造册旗直机关国有资产,防止搬迁流失损坏现象的发生;保持沙圪堵的稳定繁荣发展,为开发区成立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局面。招商引资,洽谈对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积极利用闲置院落房舍;为有意向落地企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武学敏回顾说,1999年夏秋之际,首批确定搬迁的旗直单位按照搬迁总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开始实施搬迁。涉及搬迁单位,大多是头一天下午装好车,次日凌晨出发,出发的和送行的人们握手告别,仿佛要进行一次远征,留守的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常回来看看。出发的人们颔首应答,有的情至深处,竟潸然泪下。1999年8月10日晨,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机关实施整体搬迁,十几辆车徐徐从大门驶出,拐向八一路,向薛家湾驶去。

1999年8月28日,准格尔旗旗委政府在搬迁后的新政府驻地薛家湾镇举行了隆重的政府搬迁庆典活动。

20年来,准格尔旗借助政府搬迁,改地换天,旧貌变新颜。一年一台阶,大步奔向前。

亲历者武学敏先生感叹说,这个世界哪有什么万无一失旱涝保收的成功预言,万众一心坚持不懈才有后来的一切。准格尔旗政府搬迁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准格尔历届党政领导,励精图治,带领准格尔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从平凡走向卓越!已经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伟业!

作为一名从业近40年的老记者,看河西,想河东,看内蒙,想山西,越看,想的越多。虽然,准格尔旗拥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拥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就一定能够把它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吗?不一定!机遇只会青睐最佳的决策者和创业者,在庸碌的决策者那里,往往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错失良机。原来,一个官,没有格局,没有情怀,那是要误大事的。这些,管官的官,想到过吗?能不能从准格尔旗几十年的大踏步发展引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