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大脑词汇里关于“七夕”、“情人节”是在近些年里形成的概念,记忆的脑库中从来没有“七夕”二个字,更没有“情人节”的说法。
我出生在农村,很小的时候只听大人们说“七月七”(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可是它并不是农家人真正意义上的节日,因为大凡节日农家人都要烧上几道菜一家人团坐在一起举杯庆贺。比如“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八月十六”(中秋节)、“十月半”(农历十月十五)等等。每当吃过七月半这道“盛宴”,孩子们都要报名上学去了。
小时候总掐指盼着节日的到来,因为只有到了节日才能尝到“丰盛”的菜肴。而“七月七”家里并不烧菜过节,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七月七”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说词而已。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才逐渐认识到“七夕”的内在含义。
如今时代变迁,什么“愚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也都搬上了台面,这些西洋人的节日却也成了一些年轻人的时尚追求。“七夕”也毫不例外地乔装打扮成了“情人节”。
想当年,“七夕”节虽不是农家人的节日,我的父辈们也没有在“七月七”做些礼仪。可是,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母这一辈倒是保留着一些简单的习俗,每当这一天到来,他们都会行一些小礼仪。
“七月七”的当天,祖母总是会事先做些糕点。待到晚上月亮初上时,裹成小脚的祖母便晃动着身子在屋里屋外忙碌起来。她先在小院子里摆放上一张小桌子或者小凳子,然后用一个小盘子装着这些不同品种的糕点放到桌子上。摆毕,祖母两手合掌,面向月亮升起方向,口里喃喃着念念有词。整个活动前后也就十来分钟。
那个时候年纪小,认为老人家又在搞迷信活动,只是感到些好奇。孩子们也只在边上又是笑又是闹,逗着觉得好玩。到了后来我才明白老人家的祭天活动又叫“乞巧”活动。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乞求自己儿孙满堂,家业兴旺。
“乞巧”活动结束后,祖母还会端上一盆事先准备好的清水,水里飘浮着从前门屋后摘下来的南瓜花、丝瓜花、蚕豆花、凤仙花以及其它一些豆类、菜类的花,共七种,五顏六色。然后,让我们这些孩儿用清水洗洗眼睛。老人家说用这由七种花混在一起的水洗了眼睛,能让眼睛更明亮。
老人家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典故的,传说中七夕水为牛郎织女之眼泪,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采鲜花七种置盆水中,洗眼能明目。女性在这天沐发,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老人家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行礼仪式,为什么要在清水里要放上七朵花,且用飘浮七朵花的清水洗了眼睛会更明亮。或许老人家并不知道这“乞巧”节的来历和传说,但是她用传统的思想和朴素的行为来祈福家人平安健康的心却是真真实实的。
“七夕”的这一晚大人们的话也是最多的。孩子们早早地从家里端来小凳子坐在小天井里,围坐在大人们边上,听着他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大人们告诉抬头仰望星空的孩子们,头顶上这一条白茫茫横挂南北的星际叫“银河”。这条河阻隔了牛郎与织女的相会。在银河的一侧有一堆排列紧凑的七颗星,叫“织女星”,这就是七仙女。那颗稍暗一些的是七妹,因为她曾经下凡了,所以,就变得暗淡。
银河的另一侧有一颗亮闪闪的星,叫“牛郎星”,这就是牛郎董永。大人们说,今晚“牛郎”就要跨过这条河,与“织女”在一起相会了。每当说到这里,孩子们都会听得有些入迷,天真的小伙伴们总是疑惑地追问着大人牛郎织女在晚上什么时候相会?而大人们也总是笑笑说大概要到五更时分,也就是凌晨3时至5时。因为五更正是孩子们熟睡的时候,听了大人的一番话,大家都会觉得不能亲眼看到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动人场面而惋惜和遗憾。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的祖母早已驾鹤西去,当年的大人们也都成了“古稀”或者“耄耋”老人了。而我再也没有见过这种简单、纯朴,又富有神话般的乞巧活动。
孩提时的快乐往事往往是最不易磨灭的,乞巧活动那些有趣的场景依然清晰,也成为了我追忆的理由。如今年已花甲的我也可以编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可是这传统的礼仪活动景象,纵有最华丽的语言也无法表述。
有资料记载,农历七月七,又称乞巧、“七夕”。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女子祈福的节日。
汉代有欢庆七月七的习俗,女孩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巧艺,所以它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唐宋之际,京城设有专卖乞巧物之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街头巷口有民间乞巧歌口耳相传——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如今在我居住的小城里这个传统的习俗已几近消失。尽管小城中有个小渔村仍保留着“七月七”为未满16岁的孩子过起“小人节”的习俗,可这似乎与“乞巧”习俗没有内在的关联,也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去甚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这个色彩浓郁的传统习俗应该是现代人以另一种具有浪漫情怀的方式呈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