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穆海峰的头像

穆海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3
分享

游龙门石窟

游龙门石窟

甲辰龙年四月五日,清明节的第二天,我与走天涯的十来个朋友,拼团来到河南洛阳,先是游览中国国花园,美美地品味了一次洛阳牡丹,感悟国花牡丹雍容华贵的魅力。然后马不停蹄,直奔二零零零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之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分别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南北长达一公里,今存有窟龛二千三百四十五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点半,景交车将我们拉到龙门博物馆门前。“龙门博物馆”几个大字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墨迹,字迹浑厚大气,遒劲有力。边上有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碑文“龙门石窟”几个红色大字是郭沫若的墨宝,竖式红字与横式世界文化遗产及标志蓝色字迹互相呼应,别有一番韵味在里边。我们争先恐后在碑文前照相,留下在洛阳的美妙一瞬。我们顺着人流进了售票口,头顶是一片大红灯笼方阵,火红火红的颜色,给我们的此次旅行增添了一沫温馨和浪漫色彩。

继续向前走,两个石砌大城门洞拦住了我们。抬头上望,两门洞之间上方,两个鎏金大字“龙门”出现在我们面前,右手边门洞旁,有一块黑底白字,专门介绍龙门石窟。这龙门可不简单,还有一段故事哩。传说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龙门了。

通过朋友之口,我对龙门石窟有了一定的认识。龙门石窟以伊河为界,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东山石窟多是唐代作品,而西山石窟开凿于北朝和隋唐时期,是龙门石窟最精华的部分,包括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和古阳洞中“龙门二十品”。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十二公里处。龙门自然风光秀丽,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十七点一四米,头高四米,耳长一点九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二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和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谈石窟不得不谈谈洛阳。龙门石窟坐落在洛阳南部十三千米处伊河之滨的龙门东、西两山之间,自然景观旖旎秀丽,是一处中外闻名的风景胜地。由于古代的龙门是洛阳古都通往八百里伏牛山的南大门,历代统治者都曾在此设置关隘,派重兵把守。此外,又因历代统治者多在此凿窟建寺、朝拜佛祖,所以后人又称此地为“伊阕龙门”。位于中原腹地的洛阳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古都。洛阳北依黄河天堑,南扼伏牛群山,东望中岳嵩山,西接崤函、秦岭,加上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所以自古以来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朝代建都于此,历时长达两千年之久。

据史书记载,老子曾在洛阳管理过周王室的图书典籍;文圣孔子也曾不远千里“入周问礼”;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班固在此修撰《汉书》;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则在这里发明了“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曹植等“建安七子”、晋朝的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以及潘岳、左思,陆云等“金谷二十四友”都曾在洛阳定居。其中,曹植的《七步诗》成为千古绝唱,左思的《三都赋》引出“洛阳纸贵”的千古传奇。陈寿的《三国志》、张华的《博物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著,也都相继在这里问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韩愈等唐宋文学大家,都在洛阳写下了光照人间、名垂千古的瑰丽诗篇。正因为如此,古人才留下了“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诗句。

我们沿着伊河右边的石板路向前行走,春风习习,杨柳依依,伊河水清波荡漾泛着涟漪,水上不时有游船经过,好不热闹。由于正值清明,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走到敦煌石窟门楼的时候,人流已成一定的气候,开始脚步不得不慢了下来。抬头望那门楼,青石高砌,成“H”造型,红漆大门,好不高大威武,具有王者风范。穿过大门,道路两边,汉服美女如云,衣裙飘飘,彩扇妖妖,沐着身边这伊河的水景山色,人在景中,景在梦中,梦在云中。

走出不远,伊河的对岸山上,有一片古建筑,红柱灰瓦,藏匿在苍翠松柏之中,古朴、素雅、静美。听说那就是著名的香山寺。

越向前走,人群就多了起来,你只得慢下脚步,顺着人流向前移动,不时更要拍照,还要呼唤同伴跟上,不然你的小分队就会无意中四分五裂,找不到彼此。我们很快就挤上右手边的木质栏杆,梦境中的龙门石窟就在眼前了。我们激动,我们兴奋,恨不得变成一只鸟儿飞上前去。登上木质栏杆,回头俯视,满是黑压压的人头晃动,看来今天的游览难度不小,不仅要看景,还不得不看满目的各色人群。继续向前走,褐色的崖壁上,就望见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石窟。我们顺着人流在木栏杆上成之字形游走,原来的一群人丢了一大半,我们留下的四个人再也不敢分开,彼此呼应照顾一个方向先前走,目标只有一个,在导游的设定时间内赶到目的地。

龙门最主要的石窟如下: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三十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六百七十五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十七点一四米,头高四米,耳朵长一点九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五百年,历时二十四年,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我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十二岁。他在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八十五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四九三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一百五十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其中有九十五方在公元十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四米,宽四点九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二点四五米,结跏趺坐于零点九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一点八三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一点九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一一七零厘米,宽一一一六厘米,高八二五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一八零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为我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二十九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最后一站是香山寺。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十三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垂拱三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一九三六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六百万元于二零零三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龙门石窟建造史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史。龙门石窟的凿建年代从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经过长达四百多年的岁月,在数以百万计工匠一锤一凿的精雕细琢之下,龙门两山的崖壁上,形成了绵延一千余米,高一百五十余米,上下错落、大小各异,集不同朝代、不同造龛形式、不同风格于一体的佛教石窟群,称得上是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可追溯至东汉时代。六十八年,汉明帝刘庄为了安顿远自天竺国至中国传授佛法的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等人,故而在洛阳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北魏时期,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导致百姓民不聊生、内心苦闷。为了舒缓民心,以及化解鲜卑族和汉民族之间的冲突对立,孝文帝除了实行一连串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与汉化政策以外,更在全国大力倡导、推崇佛教。此番作为乃是为了藉由大兴凿窟造像和兴建寺庙之风,转移人民的不满情绪。此时全国上下一片崇佛的风气直接促进了龙门石窟的开凿。由佛教石刻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从印度沿着古丝绸之路,自西向东传人中原地区。先是在新疆,后来逐步向东扩展,从而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形成了早期的佛教石刻群。龙门石窟的开凿,虽然最早可追溯至孝文帝迁部洛阳以前,但此时尚未形成规模。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北魏王朝正式迁都洛阳后,大肆在洛阳兴建寺庙,并在龙门山掀起凿窟造像的热潮。

龙门之所以成为大量石窟开凿之地,乃由于龙门距离洛阳都城近在咫尺,风光秀丽,又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石灰岩地质结构,形成了凿窟建寺的优越条件。于是,北魏时期的皇室、贵族召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在这里发愿造像,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建造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之而起的唐朝更为龙门石窟造像带来了另一波高峰。唐高宗显庆三年,高宗因受昏眩旧疾所苦,皇后武则天得以借机辅佐国政,大权在握。她为了利用神权开拓一条通向皇权的道路,极力推崇佛教,将洛阳改为“神都”,并且将中岳嵩山改名为“神岳”。唐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前后,在洛阳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伟的上阳宫、万象神宫、明堂、天堂、天枢等,并在龙门东、西两山开始了大规模的凿窟建寺工程,把佛教中国化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此外,她还曾为开凿龙门西山规模最宏大的奉先寺石窟,捐出两万贯脂粉钱,而这一时期也是龙门凿窟造像最兴盛的时期。据说,奉先寺的主佛卢舍那大佛就是依照武则天的形象雕凿而成的,许多唐朝窟龛也多半在这一时期凿建。北魏和盛唐大规模的凿窟建寺之风,使得龙门石窟形成了以这两个不同时期为主,融合佛塔窟龛、石刻造像、书法绘画、碑刻题记于一体,多元化艺术交相辉映的风格。龙门石窟的开创、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在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中国化、世俗化,并达到尽善尽美的过程,对许多后来凿建于内陆的石窟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回来的路上,望着波光粼粼的伊水,看着水面上来来往往穿梭的各色邮轮,我的脑海中满是各式各样的石窟造型。龙门石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史的大窗。由于时间紧,这次游览太匆匆,不能尽兴畅游深悟龙门石窟的精华,感岁月之沧桑,察天地之博大。一句话,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匆匆作打油诗《龙门石窟有感》一首记游:

伊水两岸岩壁宽,

鱼跃龙门万重山。

千年风云多少事?

全在窟上唇齿间!

2024年4月6日于大拇指酒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