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村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政府所在地,四面群山环抱,北面渭河九曲东流、腰缠玉带,又名圆川子。
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西北边陲小镇,查阅乾隆嘉庆年间资料,发现很多神奇的地名:东台顶、御驾坡(喻家坡)、朱山来、窑店、祖营地、限口地、限口背后、柏树坟、剪子坪、抬水路、鸡儿咀、庙咀山、马家巷道地、老连湾、古墓浪水眼地、浦哥洞、官路地、老坟地、羊胡子咀上、堡子山。地名的背后,隐藏着峥嵘的战争岁月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首先说说东台顶和御驾坡。根据《伏羌县志》记载,明洪武24年间朱元璋派十八子朱梗为岷王,前往岷州(今定西岷县)为王,途经伏羌(今甘谷),下榻觉皇寺。朱梗生于1391年,当时只有12岁,还是个孩子。岷州比较艰苦,西北是吐蕃、党夏后裔,少数民族众多。朱梗是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比较小的,51岁得子,算是老生胎了。他派出去以后又觉得不放心,便想轻车简从,观察一下情况如何。于是和刘伯温等人暗中跟随观察。朱元璋一行行至喻家坡,观察到烽火台(今东台顶)修建气势宏伟,装备精良,大为赞赏,决定欣赏一下。这个歇脚的地方就是御驾坡。
再说说限口梁和限口背后以及鸡儿咀。明初移民分明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等多批次,从洪武三年(1370年)到24年,西北好一些的地方已完成了移民计划。想要再定居这些地方,需要朝廷公文批示,古冀土地肥沃,人口密集,自然有管理关卡。限口梁和限口背后就是这么来的。小时候一直以为这个限口梁的“限”写别了,应该是岘,却不知道这里却有一段历史故事。
话说朱元璋歇脚御驾坡,先派刘伯温去查看朱梗。刘伯温足智多谋,没有走大路,擦黑绕峡谷而行,途径鸡儿咀,让两个形如石鸡的巨石挡住了去路,便下令将士们披荆斩棘,开辟小路而行。工程进展缓慢,不觉三更已鸡叫。这个地方就成了后来的鸡儿咀。话说朱梗此夜做了个梦,梦见父皇和颜悦色问候。忽然被鸡鸣声叫醒了。后来古冀就把这个下榻的地方命名觉皇寺,沿用至今。附近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地名。梦见父皇走来的山取名朱山来,南面的大山称兴国山。寓意大明兴国。
下面我们谈谈祖营地、官路地、抬水路,马家巷道和浦哥洞。
祖营地自然是安营扎寨的地方。同治十一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西行平息期间,途径圆川子。当时回乱四起,罗家村有个地方叫马家巷道,正是回匪聚居的地方,是马占鳌、马桂源、马文禄等人的下属余部。烧杀掠抢,村民苦不堪言。左宗棠视察部下期间,发现西北人体格健壮,为人骁勇,很多武艺也不错。于是决定组织地方临时部队,补充兵力。加上朝廷拨军饷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困难,组织民兵是个好办法,亦耕亦兵,两不耽误,还能战备增强兵力。罗家村祖营地就是一个选拔训练民兵的地方。当时我高曾祖父就是其中一员(听我曾祖父罗宽心说)。当时左宗棠观看表演,对我高曾祖父武艺大家赞赏,同时又指出了实战中的不足。赠给我高曾祖父一把春秋刀,一直在我家保存到人民公社时。后来叫公社收走了,不知去向。
左宗棠每到一地,都要做许多善事。伏羌(今甘谷县)的左公堤保存至今完好。罗家村的官路地、抬水路都是哪个时期建造的。
还有个浦哥洞需要单独提一提。据说,当时军中有一个老兵,为人憨厚,是个伙夫。他自小是个孤儿,没有名字,连姓都不知道。被部队在江边收留,年纪又大,所以大家都叫他浦哥。一日傍晚,他去水泉沟挑水,碰到一只狼叼着一个孩子。浦哥扔下水桶,拿着扁担追过去救孩子。浦哥奋不顾身,又追又打,狼吓跑了,放下了孩子。浦哥抱着孩子回村,不料,狼群反扑过来,从后背攻击浦哥。村民闻讯赶来,赶走了群狼。浦哥因伤势过重而死。村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把他埋在红山脚下一个窑洞里,烧香叩拜。此处从此叫浦哥洞。后来挖了防空洞,这个地方下雨滑坡,毁掉了。
罗家村的堡子也很有必要谈一谈。最早的大约修建于同治年间,以防回乱兵匪。当时的羊胡子咀就是土匪聚居地之一。堡子就当是村民的“航空母舰”。有诗云:
土堡耸如船,无铜四壁坚。
上山防抢匪,入内点炊烟。
刀剑城头旧,锅瓢灶火眠。
太平思往事,吾祖有高贤。
这里具体描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抗击土匪,堡子用了多年,多次修补重建。直到解放后土匪被彻底消灭,堡子才废弃。不过至今还能看到轮廓。
窑店是古丝绸之路车马休息、补充粮草的地方。罗家村的窑店在限口梁下面一条山路上。在明朝已经有大量顾客。后来在沿河城赶集,也时有住客,今已废弃。
在韩家坪,解放后平梯田、深翻地时,发现古墓和大量秦砖汉瓦。说明这里很早以前就是墓葬群地。还发现了一些箭头,盔甲碎片。应该是战后埋葬过一些将士,不过年代至今未考证。像柏树坟、古墓浪水眼地等都属于这一类。后来,去世村民的坟墓也选在了周围。
在民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罗家村也时有部队驻扎。胡宗南的部队一个团驻扎过。听我奶奶霍妞妞说,当时有个收音机,村民见了很是惊奇。解放军徐海东部下某营驻扎过,当时连长就住在我家里,连队在老连地,地名也是这么来的。部队一条狗曾经不小心咬伤了村民,被我爷爷罗西生赶走。后来部队专门为这件事慰问过受伤村民。
罗家村还有许多地名来历不为人知,至今也很难一一考证,或许某一天会有人发现,或许永远是一个迷,会久久地沉寂在这片神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