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皮影戏,在秦岭一带家喻户晓,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丰富故事的民间戏剧艺术。不像舞台秦腔、歌舞晚会那样声势浩大。七八个人一个小戏台,灯照着一个纸屏表演,人物在三根竹棍的控制下自由歌舞,却像一帘幽梦、一个童话故事,闪烁在灯火阑珊的夜晚,有一种游戏人生、欣赏天上的街市的感觉,其乐无穷。
小时候看皮影戏,很想知道幕后的玄机。经常蹭到台后去探秘,很快便弄明白: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不过在心中依然存在着几分神秘。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更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观看时,往往叫人流连忘返。
小时候看过许多唱本,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后来又看了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我奶奶很爱看皮影戏,她虽然没识多少字,但有好几个剧目她能把台词背下来,比如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我迷上皮影戏和奶奶有很大的关系。看皮影戏,总感觉,奶奶把我带入了一个插图动画片或者童话梦幻的世界,十分快活。
小时候,也很想制作一套自己的皮影,在太阳、灯光下表演。于是,找来硬纸板,竹棍进行制作。经过剪纸、钢锯条磨的小刀镂空、蜡笔彩绘、铁丝连接,终于拥有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批道具。约几个朋友在太阳下“看《西游记》 ",有时还会引来邻家小妹和老太太凑热闹,的却感觉有一种成就感。后来,现场观看同村艺人罗海正制作皮影,才知道皮影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博大精深,分为选皮、制皮、过稿(描图样)、剪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完成等有大小18道工序,叹为观止,同时惭愧自己制作皮影的肤浅和粗糙。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如今已仙逝,精湛的手艺无人继成。
上中学时,偶然发现一本图书,便知道了皮影戏的起源和流传。传说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逝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源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知道了这些,我对皮影戏更增加了几分敬仰之情。原来影视也离不开古老文明的中国,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罗家村的皮影戏大约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来的。按照家乡风俗,唱皮影有春台和秋台之分。春台就是春节过后,从正月开始一直唱到古历三月底,秋台就是从古历八月开始一直唱到立冬。在春台和秋台开始后就是戏班子最忙的时候,先是从我们村子唱起,然后就走村串户,哪里请他们就去哪里。外县的一些人一到春节过后,就每天盼望他们的皮影戏班来演出,争先恐后来下请帖。许多村子的头儿在春节时就提着五色重礼给戏班子拜年,提前预订家乡罗家村戏班子的春台和秋台到他们村演出。
家乡皮影戏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又保留了山西皮影的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形体略显肥大。演员演技高超,艺术表现力极强。当时罗家村舞台有一副对联,描述了演出情况:
一纸地方,欲国则国,欲家则家,山水城池般般有
牛皮人物,欲男则男,欲女则女,忠孝节义样样全
的确,不像唱大戏,一人一个角色。皮影戏表演,一个戏班只有八九个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又要文武场班,又要生丑净旦,一个演员必须得“身兼数职”,没有过硬的唱功和非凡的表现力不行。家乡的罗存环,罗四正,罗海正,罗世维,辛鲑鱼等都是远近文明的唱手。日落的黄昏,山谷里,总会听到他们古老而又熟悉的唱腔,跟着飞鸟和渭水飘向远方。
随着商品经济的充斥和当代影视文化的繁荣,许多地方的的皮影戏已经式微。虽然没有大的收入,也面临着后继乏人,但罗家村皮影戏仍然在古色古香中延续着,走街串巷,活跃在山区文化的老阵地。她犹如一尊长满苔痕的石像,向路人不停地诉说丝绸之路的驼马故事;又像是山菊、太阳花灿烂的笑容,依然在原生态的罗家村和陇原大地迎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