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糜果才的头像

糜果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30
分享

传奇作家魏钢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年,遍布在各省、市的作家宛若璀璨群星,如北京有茅盾、老舍等,上海有巴金、茹志娟等,山西有赵树理、马烽等,四川有艾芜、马识途等,天津有孙犁等……魏钢焰则被组织安排在陕西,他是文坛群星中较为耀眼的一颗。

一个特殊的家庭背景

“我生长在一个如不被轰毁便必需新生的年代、一个败落飘摇的家庭。”魏钢焰在晚年曾经不无感慨地回忆说。

魏钢焰于1922年2月生于山西太原。他的祖籍在山西省繁峙县马鬃山下、马峪河畔一个叫做东魏家村的小山村。

魏钢焰的祖父魏国亨,是村中的富户,家中养有车马,雇有长工,靠收租放债为生,家庭十分殷实。魏国亨一生争强好胜,晚年90多岁了,尚每日学习英语不辍。魏钢焰的父亲生于1890年,其时,天下维新,风气正烈,魏国亨为其取名日新,字铭三。长大后,铭三又自改名德新。铭三自幼好武,为人耿直,脾气暴躁,常使拳弄棒打斗于乡里。后考入北方军校学习。学习期间,他受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影响,暗中加入同盟会,立志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军校毕业后,铭三被清廷陆军部分配至晋军四标三营任管带。其时,晋军新军八十六标标统阎锡山常约其饮酒小聚,渐而深,后而厚,二人遂结为把兄弟。宣统三年十月,辛亥革命起义,阎锡山积极策应,带兵攻克督军衙门。太原反清成功后,铭三又带领义勇队员200余人驻守宁武,并出兵阳方口,为晋北义军忻代宁公团进军大同之后盾。其时,铭三年方21岁,是一个意气风发 、很有威望的年轻军官,也是山西参与辛亥革命的中坚人物之一。

山西革命成功,铭三被委任为晋军独立第四十一团团长,驻防晋南运城一带,并查询盐务。铭三遇事果敢,处人正直,办事公道,颇受上司、同僚和当地百姓称道。因政绩卓著,不久,铭三升任潞、泽、辽、沁副镇守使。

民国十四年,铭三戍守朔州,任城防司令。朔州地处北漠,物枯民贫,加之当地士绅的层层盘剥,民不聊生,怨声沸腾。铭三初到朔州,了解到这些情况,有意压压士绅的威风,欲拿当地最大的士绅李志仁开刀。他派传令员将李志仁传至司令部,劈头就说:“限你今天,筹50万大洋,以资军用。”李志仁说:“此款,魏司令若能宽限5日,定能如数筹足。若是今天,万难办成。”话音刚落,铭三拍案而起,骂道:“一个小小士绅,狗胆包天,竟敢抗筹军需。拉出去蹦了!”还未等李志仁分辨,传令兵已将其拉至室外,给了一枪。

以“资助军需不力”之名,就地处决朔州士绅李志仁,一时舆论哗然,震动全晋。各地士绅、富户纷纷要求严办魏铭三。阎锡山迫于富裕阶层的压力,遂将魏铭三撤职,并逮捕关入陆军监狱。两年后,魏铭三拖着疲惫的身体,心灵带着累累伤痕走出监狱,与久别的妻子和年仅6岁的儿子见面。经过这次挫折和打击后,他看到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他痛恨昔日的把兄弟阎锡山。他心灰意冷,一度时期,厮守着妻儿度日,在家赋闲。

不久,旧日的一些好友邀他筹办亨利汽车公司。一来搞商业不是他的专长,二来他也无心于商业,亨利汽车公司开办时间不长便歇业了。之后,他曾带着妻小回繁峙东魏家村避居。这年,魏钢焰9岁。在老家生活,毕竟不能实现他报效国家的志向,住了几个月,他又带着妻小返回太原。这一时期,他无产无业,穷困潦倒,一直未被阎锡山起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暴露出侵吞中国的豺狼野心,占领东三省,并很快南下,侵占察哈尔省的北部要镇。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一度被逼下野、在泰山闲居的冯玉祥将军挺身而出,揭竿而起,在察哈尔省会张家口组织成立抗日同盟军,并自任总司令,同时,任命誓死抗日的爱国将领吉鸿昌为前线总指挥。听到这些消息,魏铭三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他出于反抗日本亡我中华的民族义愤,决意赴察哈尔省边塞投奔吉鸿昌参加抗日。当他告别妻小,走到半途,听说吉鸿昌抗日失败,遂又返回太原。

魏铭三投奔抗日队伍未遂,政治苦闷,生活窘迫,走投无路,不得已,他便将精神寄托于佛教,经常进出太原北十方院。

1933年的一天上午,魏铭三同往日一样,走出家门,来到北十方院。年届43岁的他,已明显带出老态,反映迟钝,步履缓慢。当他在山门外迈着沉重的脚步踏上第三个台阶时,后面一个年轻人快步走过来搀住他,扶他向上走去。这时,魏铭三突然产生出一种多年来从来未有过的极其美好的心情,这个年轻人多好啊!有这么好的青年在,中国就有希望!未来就有希望!或许他还要继续想下去,或许他还要和年轻人寄语什么。这时,一件臆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年轻人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柄明晃晃的匕首,迅速向魏铭三的胸部刺去。魏铭三当即到地,因失血过多,不久死去。

刺杀魏铭三的年轻人名叫李枢,是朔州士绅李志仁之子。他为报杀父之仇,苦苦寻觅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为报国恨家仇,投奔八路军

魏钢焰的幼年,一直随父亲转战山西南北,受尽了劳顿颠簸之苦。稍长入小学,他目睹了家境的由贫到富、急转直下。父亲被刺杀后,孤儿寡母,没有丝毫经济来源,只好以典当求借艰难度日。后来,他在《路程》中写道:“我少年时代的新年呵,就是我紧捏在手里的那张薄薄的当票!”每当家中无米下锅,母亲就拉着他去向权贵们告穷乞助,这些父亲昔日的金兰交、患难友一脸冷漠,甚至在他父亲出殡时,这些旧交还派人到灵堂前讨债,克扣孤儿寡母的丧仪费。他恨透了这些虚伪的小人,恨透了杀害他父亲的仇人。

伴随魏钢焰幼年、少年的是不绝于耳的日寇的隆隆铁蹄,是闪烁于长夜的抗日星火。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太原,国民党部前有横卧血泊的请愿学生,大街上奔驰着日本特务机关的汽车。就在这种情况下,魏钢焰考入太原成成中学。

成成中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便一直有共产党地下组织人员在活动,后来,从校长到教职员工绝大部分成为共产党人,极少数没有加入共产党的人也几乎全被赤化。学生们都秘密地接受着共产党的教育。魏钢焰也不能例外,他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刊物《黎明周刊》。后来,他的活动被特务发觉,遂被逮捕入狱。因无切确证据,不久,又被释放。出狱后,他参加了国防话剧团,经常在太原及外县演出,声泪俱下地在街头演讲。魏钢焰自幼喜欢演戏、唱歌,但真正使他爱上并献身于文艺事业,却是那个狮吼虎啸的年代。

这一时期,魏钢焰狼吞虎咽、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呐喊》、《彷徨》、《倪焕之》、《春蚕》、《家》等小说和曹禺、田汉、莫里哀、章泯等的剧本,以及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和《光明》、《中流》、《生活》等进步杂志。

读书之余,父亲的惨死,每现心头。其时,李枢已进入国民党政府供职。魏钢焰常常自问:“杀父之仇,何日得报?”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烽火立时燃遍全国。每一个爱国人士无不热血沸腾、摩拳擦掌。魏钢焰是个热血青年,国恨家仇一并涌上心头。经过再三思索,他得出最终结论:要报国恨家仇,只有参加八路军一条道路。

这年年底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既是邻居、又是同学的陈晓来到魏钢焰的家里,对钢焰的母亲说:“今天我想和钢焰去郊游,请婶母允许我们出去。”钢焰的母亲说:“你今年18岁了,比钢焰大3岁,而他还小。去哪里,我不拦你们,但一是你要替我照料好他,二是你一定要将他给我带回来呀!”陈晓点头答应了。他们没带一件换洗的衣服,身无分文,出太原,到大宁,由牺盟会介绍参加了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宣传队。

魏钢焰的母亲从此至死再也没有见到她心爱的相依为命多少年的儿子。她朝思暮想,泪洒衣襟,不几年就双目失明了。

他参加的是不拿枪的战斗

投奔八路军,他原本是想拿起武器真刀真枪地去报国恨家仇的,可是,组织却将他分配到政治部的宣传队。这支宣传队也并非专业的文艺演出团体,而是兼有训练政工干部、地方工作、战时后勤及鼓舞动员的工作队。从城市到农村,他虽然闻到了浓烈的硝烟,但毕竟与战场还有一定的距离,他参加的是不拿枪的战斗。

太行山山大沟深,绵延数百里,是八路军的根据地。魏钢焰边随军在山上转战,便忘情地读着《铁流》。当他气喘吁吁,由山路上回望长蛇般蠕动的队伍及飞扬的尘土时;当他汗流浃背、展开书页、倾听战士们的脚步与山石发生的碰响时,他被文学展现世界的神力、作家点化宇宙的魔指震惊了。可惜,太行山因长期受到日寇的严密封锁,书籍奇缺。这一时期,他只能看到太行新华书店油印的《烟袋》、《不走正路的安得伦》等短文以及从延安流传过来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因为“安得伦”是身边常见的人物,“达维多夫”、“拉古尔洛夫”更是摩肩交臂,所以这些人物在他的心里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他读了《严寒,通红的鼻子》,随之产生了一种写点东西的欲望,于是,他拿起笔来,以一个班长和战士的故事写了点东西,不知怎的,这点东西不久就弄丢了。

1943年,组织安排魏钢焰回延安到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这期间,他到绥德在抗大文工团参加了整风运动。他对“革命”二字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建立。有一次,在绥德师范操场上,他看到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们组成的秧歌队演出,王大化等人扮演的农民,手举镰刀,头扎毛巾,腰系布带,迎着太阳从场外踏着鼓点、满面春风地走进场地,这一幕对他震撼很大,面对新的天地、新的群体,他激动地久久地流下了热泪,他似乎懂得了文艺应该怎样搞,应该为谁而搞。

在延安期间,他认识了小他两岁的余敏。经过一阵热恋后,两人结婚。余敏,安徽宿县人,15岁背叛家庭出走,与两位同学投奔延安抗大参加革命。余敏是个娇小可爱的女子,与她同时跑出来的一位同学嫁给了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胡耀邦,而她没有攀高附贵,她选择的是气质,她嫁给了个子高挑、英俊潇洒的魏钢焰。余敏的介入,使魏钢焰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有了责任,也有了牵挂。

1944年,魏钢焰被调到新四旅。次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魏钢焰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担任音乐教员、指挥。在解放战争中,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开始写作歌词、快板剧、活报剧、小话剧乃至歌剧等。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标题为《不拿枪的医生》的通讯,投稿在《群众日报》,很快被刊登了,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他所以拿笔写作,并非立志为文,而是纯粹出于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首诗,使他一举成名

1953年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斯大林逝世。苏联人民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中国人民除了与苏联人民一样地悲痛之外,还有忙乱。时任十七师文化科长的魏钢焰在那些天看到,大街上、小巷里,人们正急匆匆地走着,许多人胳膊下夹着包裹,快步走进邮电所。这些人的包裹里分别包着书籍、挽幛或其他物件,他们将这些东西寄往苏联,表达着他们对革命导师的哀思。魏钢焰被人们的这些行为打动了,他写了一篇日记,密密麻麻好几页,文字很长。他写时,很激动,写完了,仍很激动。他急于找一个人来分享他的这种心情。当天,他拿着笔记本找部队文工团的一位编剧去看。这位编剧很快读完了这篇日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将桌上的水杯、墨水瓶全部震倒了,墨水流了满满一桌。魏钢焰见此情景,下了一跳,以为日记内容有了什么差错。这位编剧大声说:“好!这是一首好诗啊!”接着,这位编剧不无遗憾地又说:“可惜,你的文字没有分段。如果你将他一句一句抄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在这位编剧的鼓励下,魏钢焰将日记分行分段抄了出来,标出诗名《宣誓》,投给了《解放军文艺》。没过多久,《宣誓》发表了,好评如潮,并轰动国内外。一首诗,使魏钢焰一举成名。从此,中国文坛又多了一位年轻的诗人。

文学创作,使他的才华发挥到极致

魏钢焰从小喜欢音乐,追求音乐,他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读的是音乐系,全国解放后,他曾向组织提出要求到音乐学院读书深造,组织没有批准他的要求。他立志要在音乐上搞出点名堂,但多年来,他在音乐上却没有什么建树。他喜欢读书,但他没有追求过文学,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的文学才能得到显露,并名扬天下。后来,文学创作,使他的文学才华发挥到极致。

一个作家的创作道路,决定于他的生活道路与土壤条件,决定于他的精神追求与理想信念。

《宣誓》发表,名噪文坛,魏钢焰这下奠定了写诗的信心。1955年,他主动要求到修建黎湛铁路的铁道兵部队生活。工地即战场,困难即敌人。在某个会战的黎明,借着晨曦,他似乎望见今天的铺轨大军和昔日的战火铁骑首尾相连。于是,长诗《六公里》和《赤泥岭》就这样诞生了。随即,他又写了《醒着的夜》等诗。

1956年,魏钢焰由部队转业到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分会工作,任《延河》杂志副主编。其时,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分会大家云集,有柯仲平、王汶石、柳青、杜鹏程等,早晚切磋,技艺更进。他曾到玉门油田和敦煌生活,除写了《戴铝盔的战士》、《敦煌留鸿》散文外,主要还是写诗,有《路程》、《西行放歌》等。1958年,他卸任《延河》副主编之职,任专业作家。他到商洛山区体验生活,这时,他仍想以诗纪事,但写了半个月却怎么也写不下去了,于是,索性又写起散文。他写了散文《宝地、宝人、宝事》。接着,他到榆林沙区生活。这时,魏钢焰已不满意一地一时一人一事的写作,他想反映生活的历史感,在方寸间汇长卷,将诗的构想和表现手法引进到可自由挥洒的散文中,使二者结合并融为一体。在榆林,他目睹了沙区人民与风沙的死拼苦斗,也义愤于某些隔岸观火、釜底抽薪的不义行为,他创作了《船夫曲》,发表在《人民文学》1961年3月号上。这是他创作中对艺术探索迈出的一大步。

《船夫曲》是一篇情文并茂、诗意浓烈的抒情作品,作品以他在陕西农场采访时,听到两个小姑娘的对话为开头,写14岁的小梅姑娘一定要同李书记一起去后进队帮助工作,小梅的一句光彩的话“人活着不是光为了吃喝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接着写李书记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好干部,是一个在黄河边当了十几年的好水手。由水手,他一下联想到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浙江南湖的一只小船上写下的第一个音符,联想到了四十年代在解放区演唱《黄河大合唱》时的动人情景,联想到了中国人民军队在炮火硝烟中拼死斗争的战斗场面。如今,自己在无线电广播中听到将军们高唱《黄河大合唱》时心情更加激动。最后写李书记、小梅姑娘在1961年元旦的清晨去后进队帮助工作。首尾照应,构思巧妙。《船夫曲》的诞生,在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反响。评论界反映不一,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反对者甚少,赞同者居多。文学方家普遍认为,《船夫曲》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是唐宋散文以来的一个新的突破,使散文创作又上了一个台阶。在文学界的一片褒贬声中,魏钢焰又顺流而下,写了《晨曲》、《没出唇的歌》、《艳阳漫步》等。

1962年初,他先到广州,后到海南岛,写了组诗《江南风雨》、长诗《海之歌》。在炎热的5月,他挥汗写了歌颂雷锋的诗《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1963年的一天,陕西省委书记将他召到正在休养的省医院高干病房,要他采访、写作纺织女工赵梦桃,并简单向他交待了一下情况。他很快就下到了纺织厂。起初,他只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但不久,他就被英雄女工赵梦桃的心灵、事迹震撼了,从采访到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下笔风掀浪涌,人物跃然纸上。赵梦桃,河南人,陕西省国棉纺织一厂女工,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她在苦水和血泪的浸泡中度过了童年,在新的时代里,在党的教育下,她集思广益创造了“巡回检查操作法”,在全厂推广;她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口号,对姐妹们在技术上帮助、生活上关爱;她有11次把好车换给别人;她进厂11年,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42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她身体不好,但她决心就是“好好干,下苦干,老实干”;她不但自己是先进,而且带领整个小组成为先进。

魏钢焰将赵梦桃的事迹写成了报告文学,题名是《红桃是怎样开的》,副标题是“记党的忠实女儿赵梦桃”,全篇28414字,分“轮生”、“红围腰”、“红围腰那么好戴的么”、“这下可见到她了”、“真金子”、“太阳”、“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红旗”、“共产主义精神的光辉”、“尾声”等11个小标题。《红桃是怎样开的》最初发表于《陕西日报》,后《延河》、《人民文学》、《中国妇女》、《报告文学》予以转载,在全国引起强烈轰动,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赵梦桃的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的群众,教育了千千万万的群众。

1964年,魏钢焰到大庆生活。他在大庆就像又回到了充满朝气的延安,回到了熟悉的部队,见到了贴心的战友。他与铁人王进喜同吃同住同劳动,成天形影不离。当时,王进喜的老婆是油田幼儿园的保姆。人们常对他说这个保姆如何如何好。他决定搞一次突袭调查。一天傍晚,他悄悄进了幼儿园,见一个孩子四仰八叉、浑身泥土、躺在当院睡着了,另一个孩子鼻涕一把泪一把、满脸污垢,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满院里却不见王进喜老婆的身影。他对人们的说法产生怀疑了,这难道就是铁人王进喜的妻子的所作所为吗?不一会,,王进喜的妻子从外边回来了,坐在地上的孩子呼喊着妈妈跑过来扑进了王进喜妻子的怀抱,睡在地上的孩子被惊醒了,也哭喊着妈妈扑进了她的怀抱。事后,他才了解到幼儿园每天放学后,王进喜的妻子总是先将别的职工的孩子一个一个送回家里,然后才回园再领自己的两个孩子。他被大庆油田一件件新鲜而生动的事迹感动着,他写信将自己刚刚初中毕业的儿子林刻召到大庆插矿。他写了《毛泽东之歌》、《战地黄花分外香》。当他准备继续写一组散文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遭到了批斗。

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随之解散,一部分作家被遣送到陕西山区,一部分作家被遣送到陕北延安,唯独魏钢焰带着妻子余敏到了宝鸡山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省作协重新恢复,许多老作家陆续返回作协,魏钢焰也于1973年被调回。

魏钢焰回到作协,无心观赏西安几年来发生的诸多变化,当即再次奔赴松辽平原。魏钢焰又来到大庆。其时铁人已去世。人去井架在,魏钢焰感慨系之。他写道:“我望着这井架就又想起第一次见到铁人那么朴实、刚强、敦实,他就像这座井架,渗透着群众的血汗生根于大地,俯望着山河,迎雷电,挺钢骨,屹立于天地间!”这种情不自禁的赞叹,表达了他对王进喜的热爱与怀念情感。以后,他写作了报告文学《历史谱写者》等与长诗《长征歌》。1976年10月,他开始写作《忆铁人》,翌年完成,倾注了十年积愫和心底思恋。《忆铁人》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6月号上,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忆铁人》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魔力与感召力,主要原因就是魏钢焰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与叙述为读者提炼出一种“战胜困难不动摇”的精神。当年,我国的困难之一是严重缺乏石油,王进喜看见北京街上跑的汽车上背驮着煤气包时,他立志舍身和同志们一道要拿下大庆油田。为了拿下大庆油田,他关心当年一起参加石油会战的老战友,他心疼新成长起来的青年钻工,他惦记着为石油会战牺牲的烈士及他们的亲属;为了拿下大庆油田,他曾累的昏了过去;为了拿下大庆油田,他献出了鲜血和生命。这种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是鼓舞人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忆铁人》写作之后,魏钢焰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写了《绿色的征途》,歌颂大庆新风的《雨点儿的声音》、《大庆的心》等散文。1979年赴广西,写作歌颂自卫反击战英雄。1981年写作《这不是梦》。1984年到新疆,重访阔别20年的老部队,写了长诗《戈壁之歌》、组诗《西陲诗草》。之后,又到淮北谢一矿生活,写了《春蚕是怎么被咬破的》、《雾游黄山》,以及纪念贺绿汀、柯仲平、戈壁舟的散文。

魏钢焰先后出版的集子有:《赤泥岭》,作家出版社出版;《草鞋进行曲》,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灯海曲》,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船夫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绿叶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魏钢焰散文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艳阳漫步》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忆铁人》被高校收入大学生阅读书目,散文《船夫曲》被编入初中语文课本。魏钢焰的散文,像刘白羽的散文一样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充溢着战斗的情思。但文笔不像刘白羽那样粗狂豪放,而是清新优美。他更注意散文的含蓄和精炼。他不喜欢多用抒情和议论,间有穿插,也总是同形象描写融为一体(《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魏钢焰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至今仍有艺术活力,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魏钢焰的文学作品不算很多,但他对中国文学事业的贡献不能说不大,然而,他没有自满与骄傲。1987年12月14日深夜,他扪心自问,趴在写字台上写道:“我从事文学工作,时日不短,而奉献甚薄,未能对我心爱的事业,描绘其万一。静夜思之,何止遗憾!”

杀父之仇,他已经释怀

1984年仲秋,山西省作家协会和《黄河》杂志社在太原召开“黄河笔会”,应邀参加的有田野、牛汉、公刘等几十位全国著名的诗人、作家。魏钢焰也在邀请之列。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继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之后,文学大家在并州的又一次群英聚会。老诗人、老作家互诉衷肠,摩拳擦掌,欲再显身手。唯独魏钢焰别有一番忧思在心头。

“黄河笔会”结束后,魏钢焰乘车北上回到老家繁峙县。县里淳朴的人民欢迎他,接待了他。当天天色已晚,他住在县委小客房。第二天一早,他就在叔伯姐姐、弟弟的陪同下回东魏家村上坟祭祖。在坟地里,他遍寻父亲、母亲的坟冢未果。他晃动着满头银发,在这片黄土地上跑来跑去,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马鬃山也不时发出回响。自从他15岁那个星期天在太原离开母亲后,母子俩再未见过一面。母亲思子心切,以泪洗面,双目失明,最后带着摔不下的牵挂离开人世。埋回祖茔后,经过文化大革命,经过农业学大寨,经过数十年的世事沧桑,因一直无人祭扫修填,墓冢已和其他土地没有什么区别。在姐弟的劝说下,他只好在茔地的四处胡乱烧了些冥钱了事。

在老家逗留的时日不长,其间,他给县里的文学爱好者讲了课,谈了他的一些创作体会。他重访了祖宅一式三进院。他找了村里的干部,要将祖宅捐给集体,村干部没有接受,他也只好作罢。

回到西安后,他应繁峙县县志办的请求,为《繁峙县志》写了跋:《从历史手中接过火炬——读县志有感》,并寄给《人民日报》发表。

这是一个空气有点沉闷的夏天的下午,他一如往常一样翻阅着投递员送来的报纸。突然,一个名字跳入他的眼帘,他将老伴余敏唤过来,指着“李枢”这两个字说:“就是这个人杀了我的父亲。这个人现在已是一个省的政协委员了。”余敏说:“他有血债!你应当去告他!”魏钢焰慢慢地一字一顿地,似问妻,又似答妻,说:“怨怨相报何时了?!”说完,他双眼望着窗外,像在思索着什么,再也没用作声。

魏钢焰有一子三女,全家人坐在一起时,儿女们不免要问及爷爷的一些事情,这时,魏钢焰不是闪烁其词,就是缄默不语。他的世界观虽然有所转变,但能见得出他的心头仍在隐隐作痛。

魏钢焰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2月19日在西安离开人世,享年73岁。他去世后,陕西省作家协会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广大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灵堂相送,挥泪痛别。他的遗体火化后,按照他的遗嘱,骨灰被埋葬在大庆第一口油井的一侧,另一侧埋的是国家石油部的一位部长的骨灰。骨灰的上面栽了一棵树。魏钢焰这次到大庆,不是作为一名肩负使命的作家来大庆熟悉生活、采访写作,而是要永远驻守在这里,与曾和他朝夕相处的铁人王进喜长眠厮守,与为大庆油田做出贡献的无数烈士们长眠厮守,他要继续在这里观看大庆的变化、大庆的发展。

魏钢焰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93年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是陕西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魏钢焰虽然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却记着他,广大读者没有忘记它。

2006年6月8日于忻州愚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