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梦萌的头像

梦萌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310/18
分享

梦萌:横竖撇捺尽芳华 ——试谈文源拆字诗的艺文成果

一炷心香,几缕青烟,甚或还伴有一阵道教洞经音乐,遂构成一个天地玄黄的神秘世界。他就在这个神秘世界里,时而像仓颉一样忙着给汉字安装胳臂腿腿,时而像许慎一样埋头编撰中国第一部文字专著,时而又像杜甫一样发出“唯歌生民病”的呻吟与呼号……于是电脑荧屏就出现一个个被拆解和诗化了汉字,于是我们面前就屹立一座由这些被拆解和诗化了的汉字垒砌的独特的艺术大厦。

这位神秘虔敬的修为者和创造者,就是被称中国拆字第一人的文源先生。他本是一名作家,最近还被接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歌和歌词创作上颇有建树。正由于长期与汉字耳鬓厮磨,一边字斟句酌,一边“语不惊人死不休”,慢慢地,汉字的特殊结构和神奇魅力引起他极大兴趣,从此迷入拆字和拆字诗的圣途,开始了微型拆字诗的探索和创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截至目前,文源先生共计创作拆字诗3000余首,其中在全国各类报刊和网络发表的有数百首。2020年《中国微型诗刊》以特刊形式,配发了他的相关照片、简介、作品、点评、题词等,对其事迹和作品进行了宣传报道。2021年第2期《微型诗选刊》“开卷经典”栏目,隆重推出他的拆字诗和专家点评,并荣登该期“封面诗人”。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他的专著《说文解字话人生》之后,先后由海豚出版社出版《说文解字话人生》上下两卷,西安出版社出版《诗解汉字话人生》上中下三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文化学术界的关注。

在浩瀚的世界文字海洋中,唯有汉字具备表象、形声、会意的特点,也唯有汉字才可为拆字和拆字诗赋能。拆字和拆字诗正是源于汉字的这些特点演变而来,最初出于迷信,推测因果,预知吉凶;后植入名讳、谜语、酒令等,演变成一种文字游戏和神秘文化;再后与对联和诗词结合,逐渐融入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形成主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茶歇或佐餐。关于其演变历史及实例,古代文献如《后汉书》《苕溪渔隐丛话》《陔馀丛考》等多有记载,甚至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也将其契入文学作品之中。至于苏东坡与佛印和尚、佛印和尚与苏小妹、吕蒙正与私塾先生等的拆字诗对,更是经典之作,传为美谈。而且至今,民间仍保留有“拆字算卦”“问卜测字”这一行当。又如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弓长张”“木子李”等,更说明拆字和拆字诗的普及与广泛应用。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杨修博闻强记,智慧过人。曹操新建花园,竣工时前往视之,不置褒贬,只在门上写个“活”字而去,人皆不解其意。杨修看曰:门内添个“活”字,不就是“阔”字?丞相嫌园门太宽。于是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曹操视之。曹操见状大喜,对杨修颇为赞赏。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曹操写“一合酥”三字,置之案头。杨修见了,取匙与众分食。曹操追问,杨修答曰:丞相写明“一人一口酥”,岂敢违命乎?曹操虽喜,然心恶之。

明人蒋焘,能诗善对。一日小雨,家中来客,出联云:“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蒋想,“冻”字拆开是“东两点”,“洒”字拆开是“西三点”,对起来难度很大。他思索片刻,从屋里抱出一个西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切七刀,另一半切八刀,对客人说:“我的下联对出来了。”他见客人纳闷,补充说,刚才对的是:“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赞不绝口。“切”字拆开正好是“七刀”,而“分”字拆开是“八刀”,拆解奇妙,诗意浓郁,妙趣横生。

由此可知,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交流思想和传达情感的符号,更是文明的标志和智慧的结晶,传承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篆隶行楷草,横竖捺撇点,形声意俱兼,涵盖了哲学、宗教、人性、道德、情感等各个层面,饱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密集的文化信息,为拆字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文源的贡献,不仅在于创作集成了3000余首拆字诗及其相应的点评文品,更在于即将付梓的理论专著《简谈微型拆字诗的创作》,该书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完成了拆字和拆字诗的体系构建,从而填补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相关学术空白。

深入研讨文源的拆字和拆字诗体系,我觉得有三点较为突出的特点和成果。

一是巧拆分。拆字诗创作的关键是巧妙拆分汉字,在这方面,文源根据自己10余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八大手法:分解法、添减法、变形法、追溯法、演绎法、猜谜法、意会法。而且这些手法又分为若干具体的细节,如分解法就分为:左右结构的字的拆分组合;上下结构的字的拆分组合;左中右、上中下结构的字的拆分组合;左右结构加上下结构(或上下结构加左右结构)的字的拆分组合。这样以来,同样一个字,就存在多种拆分法,亦即不同拆分法的字所萌发的诗意大相径庭。这对作者的思想品位、气度胸怀、人生感悟、艺术素质和文学修养等是一次严峻考验,将直接影响拆分的优化组合和诗意的拓展升华。如“省”字,可拆分为“少”和“目”,也可拆分为“小”和“自”。但经过一番优化组合和构思升华,他选择了前者,诗解为“爬过了几次大坡 方知/年少时的目中无人”,整首诗暗含“省”的本意即“醒悟”的意思。又如“掰”字,左中右结构,拆分为“手”“分”“手”,也可拆分为“手”“八”“刀”“手”,最终他选中前者:“太残忍了/手足 被活活地分开”。这个场景,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谁是这手足分离的罪魁祸首呢?意味深长,颇费思寻。还有“劳”字,上中下结构,上部“戴顶草帽”,是劳动者鲜活的形象;中部“苍穹”空间辽阔,富于想象;下部“力量的表现”。诗解为:“戴顶草帽苍穹下/一幅 力与美的剪影”。用白描手法,高度赞扬劳动者的伟大和崇高,给读者留下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二是妙诗化。拆字诗既是诗,就务必具备诗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亦即诗人常说的凝练性、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这就是说,拆字诗一要高度集中和概括;二要抒情言志,饱和思想感情;三要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四要有乐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拆字的诗化和诗化的拆字,文源先生在《挖掘汉字里的诗意》中做了详尽的论述,并总结出八种方法,即:图画联想法、动作展示法、景象描写法、神态展现法、心理摹写法、场景再现法、哲思感悟法、现实聚焦法。在这八种方法中,他同样作了进一步细化,并以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成功案例予以佐证。

他在“景象描写法”中写道:景象描写法就是抓住情景和迹象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汉字是最形象最直观的,看着眼前的方块字,一切都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仰望日月星辰,俯视山川河流,观赏鸟兽鱼虫,亲近花草树木,从中都能感受到气象万千的变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将“槐”拆解为“木”和“鬼”两部分。槐树是“守土树”,一般栽在村口或庙门前,以守望游子落叶归根,魂回故里。“槐”谐音“怀”,借“怀”表示游子怀念故里、难忘家乡的感情。槐树在人们的生命意识里已成为“故乡”的象征性符号,更是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承载着先人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和顾盼。所以诗解为:“树高千丈 守候在村口/远方的游子啊 魂归故里”。又如在心理摹写法中,对“礁”字的诗解为:“等待 远航的亲人/心 焦急成一块石头”。通过“等待”和“焦急”两个极富心理作用的动词,表达了急于见到亲人的迫切心情。“怃”字也如此:“抚摸着你蓬松的乌发/无限的爱怜 涌上心头”。如此爱心不泯,情意绵绵,既获得拆字的情趣,也享受到诗的艺术魅力。

请看以下拆字诗,该是多么恰切和充满诗情画意啊!

旭:九州同乐 为初生的朝阳/举行盛大的庆典

渭:一条长河 穿越我的心田/月西沉 号子声 远

熏:烟筒 如一只粗壮的雪茄/千里之外 犹见滚滚的黑烟

灵:虔诚 跪倒了雪山/生命燃烧成不灭的火焰

纤:绳索 勒进肉里/千年的呼喊 拉直了岸

钝: 西山屯马 南山种菊/锈蚀的刀锋上 炊烟袅袅

湾:小河 在这里转了一个弯/桃林里 有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裹:摘一只野果 藏进衣襟/西村的刘奶奶 笑豁了牙

蛐: 蟋蟀 哼着小曲儿/静静的夏夜 枕着一弯新月

拽: 拉开 秋天的大门/满园的桂花 摇曳多姿

类似实例在他的作品中满目即是,其要义就是进行精准、精妙的构思,这样才能使拆字诗具备诗的基本特征,更加集中概括、激越抒情、富于想象和具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魅力无穷。

三是深评介。以文源《诗解汉字话人生》三卷本为例,共收录其拆字诗1500余首,相应点评也是1500余品。每品以120字计算,全书仅点评就18万字,足见其作用和地位的重要。而且,拆字诗既是诗,就必须兼备现代诗的概括、抽象、象征、拟人、抒情、哲理、意识流等文学手法,这要求作者对短短十余字的两句诗,进行缜密、精准、凝练的解读和释义,其文字修辞和文学表达的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文源首先邀约文字功底深厚、文化素养优良、文学悟性敏锐的微型诗家燕荣、唐淑婷、幽兰施以同步点评;其次是寒山石等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综合评介;更重要是他本人撰写20余万字的专著《简谈微型拆字诗的创作》,从学术和艺术角度全面论述,提出了系统理论和学术主张,引导读者深刻理解拆字诗的演变过程、现实意义和创作方法。

点评在文本上,言简意赅,文字隽永,诗情焕然,既是点评也是箴言,既是解读也是诗语,读来可获得双倍的读感和享受。如“计”字,拆字诗为:没有以一当十的本领/任何主意都会落空。点评为:计,多意字。诗里取义:主意,策略,被崁在第二行。“以一当十”是成语,意思是一个人能抵挡十个人,比喻人英勇。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当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先武装自己,强大自己,因为“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又如“碑”字是这样点评的:碑,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志的石头。诗里取义“墓碑”。每一个人的历史都是自己写成的。“生当如夏花之灿烂,死当如秋叶之静美”。凡是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民会永远把他(她)记在心中;凡是开倒车的,终将被历史淘汰。就像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又如专著《简谈微型拆字诗的创作》,此乃文源10余年创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洋洋20余万言,从汉字演变到拆字起源、从拆字诗的功能特点到发展传承、从创作要领到注意事项等,都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他提出的“一个”中心、“两大”分类、“三种”方式、“四项”基本原则和“八步”曲等,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很实用,也很接地气,是读者阅读和创作的锁钥。特别在修辞手法、古典诗词、成语典故、语文教学等的应用上,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解读,颇有工具书和教科书的功能。而且,他还大大拓展了拆字诗的范畴,如诗解十二生肖、诗解名讳、诗解地名、诗解红色景点等,使生活处处喧豗拆字诗的清律妙音,使拆字诗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文源先生在拆字和拆字诗的创作与研究中辛勤耕耘,成绩斐然,可喜可贺。源其根本,除了文学至上、学问至上、自然至上的情怀外,更多是他对汉字的热爱、忠诚和敬畏使然。他待人热情,做事认真,思想敏捷,一袭长发既体现艺术家的风度,又彰显“道家之教”的神秘。我曾造访过他在咸阳的家和礼泉农村的别墅,无论装修装饰还是环境美化,也无论家具摆设还是古玩字画,皆透露出一股浓烈的人文情怀和仙骨道风。我亲自目睹他创作之前,不但净身洗手,播放洞经音乐,还要点燃香烛,向“字圣”仓颉三鞠躬,以示对祖先和文字的尊崇与敬畏。如此环境气氛,如此精神境界,如此天然纯粹,怎能不修得正果呢?怎能不横竖撇捺尽芳华呢?

祝福文源先生在拆字诗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文源的努力,我想,他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