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邵留生的头像

邵留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02
分享

社戏杂记

社戏杂记

邵留生

酱豆(即黑豆)一收获,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田坎村的社戏就开始了。

社戏其实是文绉绉的说法,在田坎村没几个人晓得,“做戏”オ是村民们最直接最自然的表达。在这一乡土味道十足的词语中,一个“做”字,包含着多重意味,既是戏为人做,也有村民请人做戏给神看之意。

粤西年例远近闻名,上过央视,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做戏,几乎凡锣鼓一响,就知年例期到了。田坎村也有年例,只不过历史太短,至今只有十多年,极可能是电白年例历史最短的一处。我为什么将酱豆收获与社戏相提并论,虽然田坎村以前没有年例,但也要通过做戏来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那时村民日子拮据,春节过后手头很紧,大多只有到了酱豆收获之时,才能凑足做戏的钱,于是慢慢形成以酱豆收获为做戏的日期。每到酱豆晒满谷场,大人小孩都知道离做戏不远了,整个村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前虽然不算为年例,但是到做戏时,都会定下拜神的时间。家家户户就买猪肉一刀、咸鱼一条,宰鸡一只,作为拜神的三牲,虔诚地祈祷祝福。那一天也称得上热闹非几。后来,生活开始好起来,一些大户家也会在拜神当日宴请亲朋戚友。至此,田坎年例的雏形已具,但是毕竟没有固定时间。对村民提前通知亲朋戚友友造成不便,同样也不方便亲朋戚友及早安排时间。十多年前,时任架炮管区书记及田坎社戏指会的蔡胜文见此情景,跟油桁、陈屋、底村、上村子、录麦等村主事商讨,最终定下农历四月十六作为田坎五条小村落的年例期。至止,田坎村年例总算确定下来。

粤西的年例极度普遍,据说其起源与“岭南圣母”冼太夫人有关。可是离冼太夫人故里只有几公里之远的田坎村,却与年例无缘,个中缘由,没有人一探究竟。我以前对此也没有细想,加上有了年例期后,我已经不在田坎村居住,每年四月十六的年例,我也没有做过一回,并不怎么把老家年例一事放在心上。近期回家次数较多,又因田坎所属的架炮村委成为广东省部署推进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对老家的事情多有所闻,前几天恰逢年例期,目睹了年例盛况,倒也细究一回年例期姗姗来迟的原因。

田坎村的年例期定得太迟,与该村的年轻有关。田坎村地处冼太夫人故里山兜与古城电城的中间,共有五条小村庄,村民以蔡姓为多,只有陈屋为陈姓与邵姓,但是这三个姓氏都不是架炮或者山兜的大姓,此地村民为“移民”的可能性甚大,此为其一。在人口不多的唐宋时期,现在的电城形成了神电卫、庄垌、山兜三大村民定居点,而田坎处于此三地的中间地带,形成村落的时间可能要比其他地方晚得多,田坎可以称得为年轻的村庄。这样一来,拥有自己的年例期就显得晚多了。此为其二。据我所知,田坎村的五条小村庄,都没有历史悠久的祠堂,祠堂文化完全是空白。就以邵氏本族来说,邵氏祠堂就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到现在还是差不多,其他姓氏,同样如此。没有一定历史的祠堂的村庄,其历史并不会太久远。此为其三。有意思的是,田坎村也有一个还算共有的境主庙,但是此庙为确定年例期后才修建的,其旧址为一破败房屋,在我懂事的时候就只有地基依稀可见。多姓共有一个境主庙,而没有自己久远的祠堂,其实也恰恰说明村庄的年轻。据了解,山兜村最古老的祠堂是黄氏九世祖的,如果年例期确实与冼太夫人有关,那么山兜的年例期可能是最早就定下来的。

田坎年例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十多年,与酱豆收获有关的往事也并不遥远。现在,田坎村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种酱豆,乡亲同样并无需再等酱豆收获才有钱做戏,他们的生活已经好起来了。随着架炮村委成为广东省部署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我想年轻的田坎村应该有所作为。

田坎村年轻得没有一座历史久远的宗族祠堂,不要紧,所有的历史都是用时间来写就的,从现在开始,田坎村就得珍惜这部属于自己的历史。这就有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们该怎样珍惜属于自己历史?像社戏一样,由开始的不定期,到现在的定期,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记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是历史性的机遇,但是我们如何把握,如同把握住社戏的机遇一样,建设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示范,值得所有人思考。

 

201862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