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江南岸大渡口,水域广阔,物产丰富,雁鸥翔集,升金湖、七星墩、八都湖、雁落洲等星罗棋布,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流传着鳜鱼娘娘的传说。
一、山村情愫
话说在大山那边,徽州的小山村,有一家勤劳耕作的李家,他们平时精耕细作山间茶园。李家夫妇生养两男一女,女儿心灵手巧,聪明过人,随着女儿长大成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李家便将女儿小玉,嫁给了隔壁村民组龙家的三子龙过,按照民俗拜堂成婚,好不热闹。一段红绸缎拉着龙过,一边拉着李玉,婚礼司仪一字一句问,今天是新人大喜之日,是否白头偕老、永不分离?龙过说,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声音大的盖过了贺喜笑语声,也透过静静的村庄小屋。
嘿,茶叶青绿景色美,茶女上山把茶采。
嘿,茶园景色美,谁家妹子美天仙。
山上只把茶叶采,谁有心思看风光?
漫山映山红,妹子美如貂蝉赛婵娟。
一对新婚夫妇就这样你恩我爱,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也很甜蜜。
一日,村里来了一个衣着破烂的人,沿家乞讨,是逃荒避战乱。李玉心生怜悯之心,从屋里米斗里挖了两碗米,并抓了一把五香蚕豆递给乞讨者。午后龙过从田地里回来,李玉端出热饭、茶干、五香蚕豆说,快吃吧,我们这里还太平,山外太乱了,许多人连肚子也吃不饱了。龙过边吃边听着夫人絮叨,当听说把米和五香蚕豆给了乞讨者。他生气地拍着桌子说,妇道之意,讨饭有什么可怜的,饿死都好。
后几天,龙过都生闷气,不理睬李玉,也不去山上修理茶园,李玉也不计较许多自己,背着箩筐锄头去劳作。
二、离乡创业
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过后,龙过看到村庄青年人纷纷离家,去外地干活,便想也出去谋事,投靠省城开布庄的表哥,龙过跟李玉说了此番心思,李玉说,夫君既然想出去做事,主意已定,那就去吧,不要牵挂家里和山林,公婆我来伺候。
随后李玉到街头集市买了鳜鱼、毛豆腐、烧饼,回家生火烹制鳜鱼,佐毛豆腐、茶干。只有过年才吃上的美食,因为龙过明天就要外出谋事了。第二天早上龙过准备上路了。李玉拿出三件东西,一捧家乡泥土,寓意着不要忘记家乡和家人;一包烧饼、茶干,路上充饥之用;三根绳子用于攀爬山路及捆绑杂物之用,还有家中仅有银两。李玉送龙过经过村头,到徽道大树边,夫妻相拥分别,再三叮嘱出门在外衣服要穿暖,吃饱肚子,外面呆不习惯就回家来。三步一回头,李玉站在徽道大树旁,久久不愿回家。直至龙过消失在徽道那一边,李玉呆呆的站着,泪如雨下......
自从龙过走后,李玉把一张圆桌,分成两张半桌。一半放在大厅用于日常生活,一半放于屋外。表明夫君外出,不宜招待外人。只有等夫君回来了,桌子才重新归圆。她每天早出耕作,茶园打理的井井有条。锄草、剪枝桠,赡养公婆吃喝起居。
三、奔波寻夫
一转眼已近年底,村庄老少爷们也从外地回家了,大包小包的往回拎。李玉赶忙腌制腊鱼腊肉、办年货。每天在徽道大树站着等,一天两天,树叶落了,树又发绿了,四季交替,不知等了多少天。李玉脚下站的地方,有了两个脚迹。
嘿,茶叶青绿景色美,茶女上山把茶采。
嘿,茶园景色美,谁家妹子美天仙。
山上只把茶叶采,谁有心思看风光?
漫山映山红,妹子美如貂蝉赛婵娟。
一晃三年有余,龙过还没有回家,李玉思夫心切日夜翘盼,忙过了采茶季。李玉收集衣物到外面寻夫君,夫婆家不让去,抛头露面,不守妇道,去了就不要回家了。李玉执意要去,带上龙过喜欢吃的茶干、烧饼等,还有手工棉布鞋和衣裳。李玉星夜赶路,辛苦自不多说,走徽道,爬山坡,宿凉亭,口渴就喝一口山泉水。
这日到雁汊古镇,对岸是皖城安庆。地里麦儿黄了,油菜已结满硕果,李玉一边走一边向行人打听信息。忽然天暗起来,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李玉急忙往西边走,看见远处一片芦苇丛中有一座皖派建筑,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匾额上写着大公馆驿站。
皖江南岸公馆碑记:乾隆二十一年安徽巡抚高晋创建了一所公馆,专供迫于日暮、风涛不得津渡的大小官员及其僚属到此待渡停骖,安身歇马。
乾隆二十三年,沈世枫途经皖江南岸大渡口“已卯腊十有六日,大风,不得达皖城。幸江馆新成,遂止宿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叠喜雪韵》,乾隆二十五年沈世枫复建公馆。
天气忽变,雨下起来,帆船不能航行。省城安庆振风塔掩映在灰蒙蒙的雾气中。驿站屋檐下、过江亭有许多人在避雨歇息,马栏里系着几头高头大马。滴答滴答,雨渐渐大起来,夫君,你可生活的好呀?李玉心里默念着,期盼着雨快停下来,赶往省城安庆寻找龙过。
“玉妹,你怎么来到这里?”李玉猛地一听,好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乡邻万公子准备回乡,收购谷雨新茶到外地贩卖,李玉一五一十的说出寻夫之事,万公子叹了一声,“玉妹,你好辛苦啊,等雨停了,还是回村里吧。”李玉说:“万哥,龙过是我夫君,哪怕再艰难,还是夫妻同命鸟,就是在外面谋事不顺利,也可回去男耕女织。”万公子说:“这,这。如何是好?”万公子搓着双手,也罢,直说了吧。原来龙过自徽州到外地谋生,来到安庆,没找到其表哥。在宜城渡仙韵茶庄谋一份打杂差事,人勤快又灵活,算账又快,颇得老板赏识。后来,老板让龙过单干,在城西鸭儿塘经营茶叶,希望他守正创业、勤俭安分,要做一条龙,千万不要做一条虫。龙过很有经营头脑,价廉茶正,经过精心打理,生意客源不断,积蓄多了,有了钱,心也飘了,他经常到春苑喝酒吃茶,渐渐与风尘女子好上了。不多久,龙过茶庄门关了,听街坊说,龙老板与那娘们逍遥去了,有人说去外地开茶楼。
李玉听后,泪水刷刷往下流,心痛如刀绞。万公子说:“玉妹想开些,还是回村里吧。你看,雨停了”。李玉摆摆手,不愿回去。万公子看相劝无效,前去跟大公馆馆主说了,希望多关照一下自己的同乡,从背包里拿出省城特产绿豆糕、墨子酥和虾子酱,放在厅堂柜子上,万公子离开大公馆便朝徽州方向走了。
大公馆馆主端来菜饭,李玉不吃。拿来糕点,李玉也不吃,以泪洗面,呆呆看着江上,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大哭大笑,李玉反常神态,也惊动的正在驿站里避雨休息的樊大人,他叫来馆主问明前情,好生同情,当场命馆主单独留一间客房让她停歇居住,让她常住,不收费,不撵走,并且从自己腰间拿一串银两递给馆主,权当日常生活开支,缺口部分列入驿站经费开支。就这样,李玉常住在大公馆,经过夏天,走过秋天。大公馆馆主夫人经常问寒问暖,慢慢的熟悉起来,她们经常到芦苇荡里扒柴火,在田野里挖野菜,还在江畔看塔影横江,心情慢慢开朗起来。
四、雁汊鱼鲜
雁影霜风河汊静,星光渔火水天幽。
一轮淡月悬江寺,几杵疏钟入夜流。
雁汊是通往省府、南京交通要道,物流集散输送地。景德镇瓷器、马坑茶、徽州茶干、祁门红茶、中草药等源源不断流向省府大市场交易。
一日,徽州鱼贩来到大公馆,天已黑下来,船渡已收工,加上气温高,车轱辘上的鱼儿已有异味。鱼贩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可这时驿站菜蔬缺少,还有客官没吃上饱饭。李玉看在眼里,记得小时候母亲烧制的鱼儿特别好吃,又臭又香。李玉对馆主说,今天我来烧一盘鱼,让大家尝尝鲜。这样就一举两得。馆主说,那只好试试了。李玉穿上围裙,挽起袖子,把鳜鱼剖肚拔肠内脏。抠出腮剔去鱼鳞,洗净鱼晾干,备用葱、蒜、辣椒等。倒上菜油,用大火烤,翻遍。烤黄后,舀入一勺江水,放入辣椒、蒜等大火烧沸后文火慢慢炖,鱼香味弥散在大公馆内外,撒上段葱,红黄绿相间颜色。当客官吃起臭鳜鱼,纷纷说好吃,好鱼鲜!外来客商也点名要吃鱼鲜,不一会啊,鱼箩筐没剩几条。最后馆主把剩下的全部买下了。鱼贩高兴的对李玉说:“谢谢你老乡帮了我大忙。不然我要亏定了,盘缠路费也没有,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等着养活。”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知道大公馆有一道特色鱼鲜“臭鳜鱼”非常好吃,下酒佳品,下饭菜,开胃美食。对江省城安庆的也来这里品尝,江西、南京路过驿站的也点名要上一盘。
慢慢的,李玉在江畔渡口处开了鱼鲜饭馆,每天生意火爆,自己的娘亲和两个哥哥也来这里帮忙打理,后人将此地称为“大渡口”。一晃过了几年,李玉知道雁汊境地湖泊、河沟众多,适宜鱼类养殖,有盛产鳜鱼、鲫鱼,她指点渔民范成养殖,一来二往,范成他们产生了感情,结婚生子。
后记:范成在围坝养殖大量鳜鱼,同时鳜鱼夫妻鼓励乡民学习鳜鱼养殖技能。到了鳜鱼上市季节,鱼鲜饭馆的一道臭鳜鱼成了必点之美食,往往来来人流总要到鱼鲜饭馆吃饭,还要看看李玉能人巧匠的容颜。
雁汊渔灯,成为皖江南岸地标性的景观,呈现出成群渔民在渔舟上捕捉鱼品的繁忙胜景。渔民在古镇老街建房屋,有了自己的陆地定所。有人说李玉是鱼仙化身,尊称为鳜鱼娘娘,带动了一方水土乡民富足起来,在安庆宜城渡、高井头、四眼井都有雁汊鱼市交易,是皖江一大早市烟火。渔民们为感谢李玉的功德,在七星墩、大联圩等处建有鱼娘庙。随着岁月流转,鳜鱼娘娘的传说、鱼娘庙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如今,池州已成为鳜鱼之乡。雁汊古镇大渡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向前,人们依然没有忘记养殖鳜鱼这个老把式,牢牢稳稳把握住致富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