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河,是一条中原地区古老的河流。是亳州的母亲河。河水滋养着两岸的亳州儿女,和丰腴的大地庄稼麦田。
一群人从千里之外奔赴,只为一睹你一面。穿梭辽阔平原麦绿长,518公里在我的计时器滴答滴答减程。亳州,在明媚的春日里,来到你的城市!
亳州,别称嵇方、谯城,北部小城,皖鲁苏豫四省交界处,亳由高字头和宅在底组成,又称高宅之地,享有“药都”的美誉。
行走在皖北大地,感受人文气息。魏武大道、木兰路、汤王大道,老子路、建安路、芍花路、雪莲路......渐渐地闪现出曹操、曹植、曹 丕、许褚、夏候敦、夏候渊、夏候玄等雄才大将,是老子、庄子、华佗、花木兰、柳下惠的家乡,范仲淹、欧阳修、曾巩等文坛大家也曾在亳州为官。
一座亳州城,半部三国史。早在3700年前,商汤就在此地建都。三国时期魏皇初二年封谯郡为陪都,元至正时期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立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成为三朝古都。
亳州之约,春晖满面。古井文化广场上,地方戏梆剧,吸引乡亲赶来观看,不时传来欢笑声,在抑扬顿挫中感受特色剧种文化魅力。
不远处古法酒酿散发出阵阵粬麦香。地窖里“宋井”,安稳在老树旁,我摇动轱辘,一桶水清如明镜,散发淡淡薄雾。“天下名井”由故宫徐乃湘题写。水井是有灵性的,千年的修炼凝成一滴琼浆玉液。记得90年代初,饮用双轮池酒,加一小瓶盖凉白开,倒入酒中,水纵入酒里,慢慢坠入瓶底,的确喝过不上头。
走在运兵道,秀砖叠砝成拱形道,或宽或窄。曹操地下运兵道,位于人民路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听导游解说,战备时曹兵利用军事战术,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砖面青锈如苔,包浆如莹,一脚穿越千年邃道,与身穿铠甲,手拿兵器金锏长戟的将士咚咚喳喳疾步行走,气势如雷,行速如电,不停游走在地下道。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通气孔、传话孔等军事设施,还有单行道、弯道、上下双层道等。“地下长城”运兵道,不知曹公可知晓,已成为文旅线路重要研学之地。
小时候常听三国演义评书,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深深填满了少年时光,时过境迁,在这个春天在亳州城相遇。
长寿之乡,会有美酒、美食佐之。一棵小麦,延续古代农业文明。亳州人民用智慧和辛勤的双手开创“人间烟火”。里仁街、新民街、州东街、永安里到处是麦香。
漫步老街,长长的铺坊飞檐翘角,牛肉店、杂粮店、宣纸装裱、包子店等琳瑯满目。不知不觉,右侧“花戏楼甲天下”字样出现眼前。一座久违的花戏楼端庄秀气,围满一圈圈游客,或摆拍、或仰望,他们寻找着“中原宝藏”花戏楼前世今生。急切穿过圆形门,一观花戏楼舞台全景,“惊艳”热词用到这里,大美无言。
苏州卖得好头油,亳州看得花戏楼。据介绍,花戏楼,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称“山陕会馆”,由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分戏楼、钟楼、鼓楼、座楼等部分,以精湛的雕刻艺术、绚丽的彩绘而驰名中外;会馆之所以称为花戏楼,是因为院中花戏楼色彩绚丽、美轮美奂。
北关有咸宁街、大花子街、小花子街,在街边打了一口井,就有了玉字街之说。玉字井,井口大如簸箕,比寻常人家的大4个之多,当我好奇观看时,井里的蓝天与阳光倒映其中,同框应景。那么到了星辰满天的夜晚,也会收藏起月亮和满天星星。玉字井,神奇且美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作者李绅就是亳州人。
亳州之行,虽没大口喝酒,醇浓的酒香已入我的鼻腔、腹腔,沉浸式在我的血脉里,轻轻的柔软的。皖北人热情、直爽、实诚和干亊激情,可见在一块圆溜溜羊肉馍上、一杯酒水中、一碗粉皮上,还有撒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