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陌上珺的头像

陌上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7
分享

风轻云淡七曲山

云很淡,阳光很淡,我的心情也很淡。天空中有一种透明的白,竟有些耀眼,热烘烘的光线洒在开阔的山坡上,远处的牌坊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眼前是一片轻柔单调的白。莫非今日属金,这仲夏里的七曲山,本该有怎样的一番景致呢?

慵懒的午后,我们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睹文昌道场的风采。果然,在青石板广场的一隅,我领略到了鲜明奔放的红——几座雄伟挺拔的宫楼迎面矗立,有上古之风,又有典雅之美,糅合一体,不知是秦还是唐代的建筑风格。

入内后我感到一惊,这富丽堂皇的所在不过是售票处。也许恢弘的宫楼只是景区的噱头,而真正的七曲山大庙定然是瑰丽无比,强烈的神秘感从我的心底升起。

山门处的文昌祖庭牌坊宏伟峥嵘,但墙体整面的黛却未免给人冷酷和压迫感。观光车上,我觉察到道路旁的树林中荡漾着碧波,有湖光山色之艳影。原来山峦怀抱中还有一个巨大的水库。

下车拾级而上,沁人心脾的空气扑面而来,鼻息间充盈着负氧离子,顿觉身轻体健,耳聪目明。山道两旁是密密匝匝的翠柏林,蓊蓊郁郁的,阳光暗淡了许多,微风中透着凉意。不时可见古柏虬劲苍郁,系满红丝带。道中立有七曲山石碑,为光绪年间所创,突兀醒目,此山金、木、水、火、土五行聚齐,眼见便是道教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

在漫山的柏树掩映中,七曲山大庙向阳依山横卧,略显沧桑,显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庙门是一座楼,铁锈红的墙面映衬着青黛的飞檐,虽谈不上瑰丽,倒也透出一种神圣和庄严。横匾上书帝乡两个金色大字,自有它悠远的历史。

据说文昌成神前本是东晋时期凡人张亚子,居蜀地梓潼郡,因抗击前秦而战殁,百姓们便在七曲山建祠来祭祀他,称为梓潼神。至元代,张亚子被仁宗敕封为"文昌帝君",从普通的地方神一跃成为显赫的道教大神,此地遂扩建为"文昌宫",成为文昌帝君的祖庙和发祥地,又称帝乡。

与孔子的身体力行相比,文昌似乎是一个抽象的神学元素,膜拜意味浓郁的道教尊神。然而,从历史上来看,文昌颇受皇帝们的尊崇和青睐,不仅在唐宋屡次受封,到元代登顶,且在清代受君臣九叩大礼,全国各地的文昌宫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其数量甚至一度超过文庙,成为科举士子们心中信奉、祈祷的精神寄托之所。

始于隋唐的科举当初主要是为了打压士族门阀、独尊皇权而设,蕴含着皇族的心机和政治的制衡。凡取得功名者,皆可免去赋税徭役,并有机会入朝做官,以此笼络天下读书人。至于明清时代的八股文,更有控制文人思想的深沉目的——酸腐儒生何足为惧。然而,正如一枚铜钱有正反两面,科举的另一面则充满了无比的诱惑力,那就是攀升到领朝廷俸禄、享有各种特权的官僚阶层。庶族地主阶层对此尤为梦寐以求,穷苦人家子弟的眼睛里也闪动着渺茫的希望,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隔着沟壑,要想科举出仕绝非易事。寒窗苦读何止十年,磨砺数十年仍然只是个童生的大有人在。除了刻苦攻读,还有一个因素好像也很重要,这便是机缘和运气。范进顶着现世宝的名号忍辱负重了三十几年,幸蒙周学道的同情和赏识,五十多岁才进阶秀才,打开科举的第一扇门,接二连三中举、中进士,改变了穷困潦倒的人生。而他的恩师周进,花甲之年才受捐监生,考取举人,登科进士,升了御史、学道,不也如此。因此考运、官运和财运可以说是紧密一体的关联性运势。

文昌贵为天下读书人的庇护神,掌管功名禄位,既是考神也是财神,自然备受崇拜和供奉。

然而,现实的人生更加残酷。吴敬梓虽然在小说中赋予了“双进”人物艰难的科举之路,但自己的人生却比创作的人物更加崎岖和晦暗,尽管出生于官僚阶层中的科举世家,他却始终未曾见得秋闱中的一缕阳光,科举无果而终,家财散尽,落魄江湖。不仅是他,吴承恩、蒲松龄穷其一生也没能迈过乡试这道坎。罗贯中、曹雪芹则是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排斥在科场外。

一入科场深似海,儒林多有失意人。笃信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真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在秋闱春闱的挥墨中占卜着自己的命运,但是,吃琼林宴的毕竟是凤毛麟角,能够桂榜飘香的已属个中翘楚,更多的人不过在夜雨孤灯中虔诚地祈福罢了。

如果说极低概率的胜出是科举的无情,那么文昌信仰折射出的便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结,作为一种朴素的宗教人文关怀,有一种自然清新的美。

科举至清末被废除,而文昌信仰作为一种儒道交融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如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的思想让当代家长、学子们刻骨铭心。相比经商对于家庭财力的要求、学技术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读书几乎是最为实惠的就业门径。

“双减”政策如秋风扫落叶,教培机构像是风中跳动的黄叶。然而,“双减”却难掩焦虑,与科举如出一辙,现代人才选拔仍然是考试淘汰制。在此类比,府试对应中考,院试对应高考,大学生相当于秀才。乡试、会试、殿试则类似于今天的各级别公务员考试。

穿过魁星楼,走上前庭,回廊缀满清一色“金榜题名”的锦旗。我感到一切皆在情理之中。在西方精英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融合下,学子们的人生被赋予了不凡而庄严的意义。但其实,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多数人终究会回归朴实的生活、平凡的岗位。

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危机,不少人陷入失业、考研、考编、啃老的怪圈中不能自拔,他们所陷入的正是所谓的内卷,其实是心理预期和现实境遇的落差。而高考后的填志愿,也不免落入精致的功利思想中。可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生动活泼的生命力,人生抛弃了教条和枷锁,也就多了一份风轻云淡。

不管怎样,被文昌垂青的鹄袍士子总是幸运的,今年的文昌位飞临西北方,合理的风水布局对于提升学业文运大有裨益。

当我们用一种好奇的眼光审视着农耕时代书生们皓首穷经的执着和迂腐时,也许不难体会到他们用青春和血汗在白纸卷上书写现实人生的奋斗或抗争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