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柏木(牟家辉)的头像

柏木(牟家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3
分享

黄桷坪---小镇印象

在那段时期,租房成了最好的选择,最后选择了黄桷坪,不知道是为什么,一到这里便倍感亲切,似乎家乡一般。也许是这里静的老街,也许是这里散慢的生活,也许是这里的艺术氛围。总之,是喜欢这里

    搬到小镇大概在十一月份,初冬的阳光适宜,树影斑驳,老人们在树下花坛边上闲坐,晒着太阳,讨论着琐事。没有市中心的繁杂,没有太多过往的车辆打扰。小镇此时它还没有成为网红,没有那么多世间纷扰。说起网红这个词,我并不是特别喜欢。没有太多文化内涵,有的只是一时兴起而来的热度,一旦流量过去,随之也就沉寂了。

 

那时候交通茶馆,涂鸦街,川美老校区,废弃铁路,重庆南站等,许多地方都逛过。但也只是路过逛逛,因为涂鸦街是我买菜的必经之路。你若问我是什么体验,我只想说,我喜欢这里。偶尔饭后散步,便走一走,看一看。就像是熟悉的朋友,相互看一眼,就算再怎么压抑的心情也瞬间得到了释放。

 

一日,好友前来,说要看我现在住的环境怎么样。当时住在南站旁,一栋低矮不起眼的小楼,门前的有一株树叶凋零的黄桷树。这就是我独处的“家”了。好友H君、小R姐和我,三人逛了川美,正值黄昏,阳光斜照,从黄桷树的缝隙中穿过数缕阳光,煞是好看。H君博闻强识,说了许多关于川美的掌故。H君见之即谈,如数家珍。我们从美术讨论到书法,从民国谈到当代。从吴昌硕、齐白石讨论到罗中立、陈振濂。

 

我们几人都喜欢旧书,于是便从川美西北侧门的小巷寻觅,看几家旧书店,便一头扎了进去。小R姐问我:“有什么书推荐没有”。我说如果是无聊,可以看看《三言两拍》或是《儒林外史》打发时间。H君似乎不满这个回答,便说到这些是小说。后来推荐了吴楚才的《古文观止》,H君方止语。小R姐只是点点头,微笑着。说着便腹中饥饿,三人讨论吃什么,小R姐说:“只要是清淡的都可以”。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去吃胡记蹄花汤。店内还是保留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漆面圆腿老木桌,长条方腿凳,很是亲切感,点了一碗蹄花汤、一碗豆腐、两碟素菜。但从那之后,我们便再也没有一起去吃过了。

 

翌年己亥伊始 H君说他家里的老鸭汤吃不完,特意给我送过来,我颇为感动。他知道我目前的处境困顿,清贫。虽然没有食不果腹的夸张,但也近乎如此了。然后他开玩笑的说道:记得把汤碗还给我。我笑他是西方的葛朗台,以后要为他立传。后来双方都工作变动了,至于两个汤碗还给他,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又过了一年,秋日,疫情稍缓,W先生从茶园跑来说:“趁着拆迁前,去看看军哥书屋和旁边的废弃铁路”。于是我们二人便前往,离我住地不远,穿过幽深的小巷,走过小路,便到了。他笑道说:“这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了”。黄桷坪有许多地方要改造或拆迁。也许前日欢歌笑语,变成了翌日略带惆怅的回忆。虽然物是人非,但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啊,轻轨线要经过这里,所以要拆迁。以后出行更为便捷,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南站如此落寞,铁路依旧,有上坡、有下坡、有坦途,这些都成了过往,哪个人不经历呢?正如《寒窑赋》中所云:人不得时,利运不通。又恰是《筹笔驿》中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这几年我和W先生所遇,恰是如此,如今想来令人啼笑皆非,或许已经淡然了吧。

 

一年又过去了,H君发信息说他回到主城了,邀请我去他家就餐。我便把两年多以前的汤碗还给了他。H君多才多艺,会书法,精文章,懂政务,能下厨。H君自己下厨,做了好几道菜,其中有蒸腊肉,他说这个腊肉是扶贫期间,特意从是大巴山深处带回来的,土猪肉做的。继续讨论着书法、国画、文学,他突然神秘的说道,要弹一首曲子。

 

一会儿,我诧异的说道:“就这就弹完了?”H君笑道:“因为我只记半首”。我相顾一笑,只作了半首诗:春寒窃窃吹人瘦,旧友重逢杯酒中。

 

H君还是那么照顾我,即将告别之时,又给了我一些腊肉和其他一些吃的,包括特制的茶叶,并嘱托我,要尽快吃完,这些是冻货。我开玩笑的说道:感谢H君扶贫。这些东西,够我吃一段时间了。

 

H君的住地和我那时候的住地,便在这条老铁路沿线上,一个是起点附近,一个是途径点附近,铁路沿着临江的路线,从渝中延伸到黄桷坪。友谊正如这条铁路一直延伸,没有尽头。

 

春天又来了,W先生找我一起春日游玩,他和我聊了许久。看得出来,W先生也想通了许多事儿,生活还是美好的,坚持走下去,希望在前方,新时代正在开启。春日的阳光洒在脸上,惬意十足,想必门前的黄桷树正茂盛吧,虽然离开小镇许久,但那栋低矮的小楼时时浮现在脑海中,与之发生的二三事,也成了永恒的美好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