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柏木(牟家辉)的头像

柏木(牟家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18
分享

粉蒸鱼是乡味

在雾都生活虽久,但每次聚餐无非是火锅、水煮鱼混煮牛蛙、汤锅。这便使我对家乡的味道愈发怀念。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方,乡味总是记忆深处的熟悉,弥之愈芳。它能牵动你的神经,勾起你的记忆,立马把你拉回家乡的场景中。

家乡的民居临水而建,一共两条街,是边贸小镇,濑溪河便流过境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鱼是我们小镇最易得来的食物,说起吃鱼,若追溯到古人对吃鱼那可就长着呢。战国时期冯谖寄食孟尝君门下,一日倚柱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说后给了冯谖吃鱼的待遇。对于爱吃鱼炙(烤鱼)的吴王僚就没这么幸运了,最后丧于专诸的鱼肠剑下。公孙仪嗜吃鱼却拒绝献媚成为美谈。东汉的广陵太守陈登吃鱼生,华佗治好病后告诫他,不要吃鱼生了,但陈登还是忍不住鱼生的美味而复吃,最后因寄生虫病发身亡。张翰辞官为了吃上家乡的菰菜鲈鱼成了典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见古人对鱼的喜爱之深。

对于吃货们来说,大多会想到雨城雅安的雅鱼,潼南的太安鱼(坨坨鱼),万州的烤鱼,重庆的火锅鱼。身处现代的我们,鱼更是日常菜品,做法也日趋丰富。除了鱼生之外无论怎么吃,最后一道工序都逃不过水煮的命运。好在鱼生在明清以后被人们遗忘,目前两广地区只有少数地方保留了鱼生的吃法。而家乡的豆豉鱼却别出心裁,粉蒸即可,又称为粉蒸鱼。

当然镇上粉蒸鱼做得最好的还数镇上的黄家,他们是世代祖传,延续至今,并且一直开着菜馆。传闻此菜源于嘉庆年间,最好选用河中的一边二岩三清波,然而这些鱼是可遇而不求的。百姓们也消受不起这样的名贵鱼品,也就约定俗成用草鱼或者白鲢代替了。此菜色泽亮丽,味道鲜美,鱼肉细嫩,口感细腻,毗邻区县的人们也都喜欢吃这道菜。

在小学期间,那个人均还不富裕的年代,能吃上鱼,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母亲一般去菜市场买好白鲢,回家后自己做。美食是需要等待的,切好码料,裹上生熟细米粉。必不可少的佐料便是泡姜泡红辣椒,这是此菜的灵魂所在,用猪油炒制后淋上鱼肉,蒸上一刻钟到半小时。最后端上桌,这是幸福的味道,期待后的满足。

远离家乡,乡味难寻。尽管人们步入了小康时代,但是大多背井离乡,去到城市打拼,北上广深是最典型的代表。每到年关将近,春节大迁徙便开始了。春运期间近30亿人次,交通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列车上的人们却是欢快的,甚至是亢奋的。

人们在乘坐列车的时候,总喜欢回忆着与家人们的日常往事,期待着团圆饭上熟悉的乡味。我每次回老家,总会说:“妈,我想吃粉蒸鱼”。母亲总是答应,说道:“明天就买来做”。如今吃的不仅仅是这道菜,更是儿时的记忆,家乡的味道,这道菜是浓浓乡情的浓缩,更是母爱的载体。全国各地有多少个“我”,每逢过年便回到家乡,吃着家乡独有的美食。这独有的地方美食,是家乡人的一种执着,是古代乡人们创造性的体现。更是每个游子难忘的味道,流淌在血液里的乡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