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想念
米玊
不说纪念,是遵了她77岁时的遗言。可是,忍不住想念。
那是中国20世纪八十年代闪耀文坛的一颗明星,她的作品,曾定格了那个年代的某种表情。后来有人把它定义为“伤痕文学”,而她出场亮相的装扮,正是1978引起广泛影响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之后,一步一个脚印,《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无字》《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中国当代作家选集》《国际文学大奖得主自选文库》《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域外游记》等文学作品相继绽放海内外文坛,直至——
77岁那年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办的个人油画展作为“告别”(她自称“告别演出”),再到如今真的告别,仅这段距离,就已经滑过了8年的光阴。
中国农历虎年正月,当全球的目光都在同一时间聚焦中国北京冬奥会的盛况,当2月4日那晚开幕式的精彩还在人们脑海中不断因爱之极深反刍般地一遍遍回放,2月7日,一个消息忽然炸屏,激起一圈圈涟漪:“张洁就此道别”的关键词,开始在各媒体网站乃至头条热搜。似乎始料未及,却在情理之中。而张洁真正去世的时间是2022年1月21日。这样的时间差,或许正应了她办画展时的遗言:“在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发表纪念文章,不要写任何怀念我的文章,也不要纪念我。”终究,还是来自读者的纪念,破了防。
初识张洁,是刊登在《中学生阅读》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四季》。当年一读再读,仍不过瘾,还特意做了摘抄笔记。甚至能达到全文默诵的程度。有些精彩段落,还成了座右铭,在遇到挫折时,在情绪失落甚至绝望时,正是其中的精神,一次次重新燃起希望的灯塔,陪伴我走过人生中咬牙拼搏的青葱时光。不断激励我战胜困难,超越自我,朝着理想的目标奋勇前行。
《我的四季》,从那时起,就已经刻在了我的生命年轮里。
多年以后,河南作家韩达到灵宝讲学,面对众多的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一开篇就郎朗地背诵起了他最喜欢的文章,没错儿!正是张洁的《我的四季》!人群中的我像是被时光机呼啦一下拽回到从前:万籁俱寂,深夜的孤灯下,一个少年面对墙壁,轻声默诵《我的四季》;晨曦微照,清冷的校园里,一个少年,正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高声背诵《我的四季》;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伴随着匆匆忙忙的脚步声,心底打着节拍的,仍然是《我的四季》……
彼时,少年正青春。怀揣五彩斑斓的梦想,初生牛犊。有梦可追,蓬勃,灿烂,如阳光下的春草,朝着火热的夏,不畏风雨,昂然进发!
那个少年,就是被老师同学公认为“假小子”的我。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第一人的“阿团”(容国团),是我的偶像。虽然,我的理想,与冠军无关。但他的名言“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不只凝聚了他的体育精神,更是和张洁的《我的四季》,共同构筑起了我精神意志的两大支柱,让每天所有的努力和坚韧,都有了具象的承载和依托。如春天的雨,点滴如油,灌溉着我尚且贫瘠而干涸的心田,生发出一层一层的绿意,以最饱满的姿态,昂首挺胸走进华盖如荫、活力无限的人生之夏。
当张洁告别世界的消息传来,看着那些千真万确的文字和旧照片,情不自禁地,华发染双鬓的我泪如雨下。
时光,那么久。仿佛在昨日。
张洁,那么远。仿佛在眼前。
岁月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犹如草木万物,人也有自己的四季。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泪眼朦胧。
张洁走了,留下了《我的四季》。
而此时,张洁和《我的四季》,已经幻化成一对儿闪着红心一样温暖光芒的烛台,光与影辉映叠加,无声地诉说着关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切一切。
是的,我知道这样一个著名作家,有那么多值得品读、点赞的优秀文学作品,而我,却在她告别之后,依然近乎固执地,将《我的四季》,安放于内心最柔软的一隅。真想,自作多情地将它捧在手心,遥寄我的哀思与祝福,哪怕,她压根儿就不知道我是谁。
但是,我知道我是谁。对于她,做一个永远的读者,已经足够幸运。
有一种爱,可以跨越世俗,走入内心,融入灵魂,外化于形的可触可感的种种。从容的,将岁月一笔一笔细心描摹,调和成最美的色彩,勾勒成最美的线条,凝结成最美的文字,成为永恒。
逝者已逝,想念那么深。尽管素不相识。在这个刚刚起步的春天里,请允许我,以最深的怀念,最爱的文字,向张洁致敬!
这也是,最我的方式。
如果泉下有知,不!相信泉下有知,张洁定会含笑默然,点头相许。
对一个伟大作家最崇高的敬意,是能够记住她(他)的作品,而不是本人。
所以,张洁的遗言,众人皆以为洒脱,我则在洒脱的表象之外,如此清晰鲜明地,看到了包容天下万物、包含千滋百味的情绪。“此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很多时候,无声胜有声,无言胜千言。
熟悉的声音,如在耳畔。
温润的情怀,如在左右。
对于张洁,不忘,就是最真诚的怀念。最郑重的纪念。最深刻的想念。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我以《我的四季》,为张洁送行。一路走好,张洁安息。
米玊。2022年2月8日。于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