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坪村位于八百里金南漳南部,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该村以山地为主,有5个村组423户,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71人,贫困人口占比25.34%。“2016年前,我们村除公益林收入1.2万元外,没有任何集体收入。大多数群众住的是土房子,吃的是打工饭,走的是泥巴路,喝的是石盆水!”斑竹坪村支部书记卢必富如是说。杜甫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与斑竹坪村结缘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仿佛看见千千万万在历史隧道里蜗行摸索、徘徊不前的村庄,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正在悄然产生令人惊艳的华丽蝶变,实现华美的转身。
——【题记】
【引】
在重重叠叠、莽莽苍苍的荆山腹地,在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的山岭之间,散落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碎布般的田块,半山腰、山脚下或山坳里散落着稀稀疏疏、土墙灰瓦的村落人家,几株古树或傍村旁或立田畴,缕缕炊烟勾起无限乡愁,几声鸡鸣犬吠,顿觉置身世外桃源。这就是我们的驻点村——肖堰镇斑竹坪村。2015年秋,当崇山峻岭之间燃起如火似霞的霜叶的时候,当龙王河畔的野果红透的时候,我跟随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第一次踏上对这个陌生村庄的探访之路。
就是这样一个宛若世外仙源的村庄,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主要靠种植玉米、水稻、小麦为生,导致了积贫积弱。很长一段时间,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幼小的孙辈留守村庄。缺少青壮年的村庄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很多生产条件不便的田地被荒芜和遗弃,年久失修的干打垒房子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都能吹走。随着对斑竹坪村的进一步了解,我的心情变得复杂而沉重。我为这里的诗意和美丽而震撼,为这里的古老和沧桑而震颤,为这里的贫穷和落后而惊讶。
作为一个亲身参与者、见证者,我目睹了这块土地与华夏大地上更多村庄一起化茧成蝶的华丽蜕变。斑竹坪这个藏在荆山褶皱里的小村庄,因为乘着党中央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东风,赶上了21世纪飞奔的列车,用短短四年时间,将轭头般积贫积弱的重负扔到了身后。带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村民来到宽阔美丽的斑竹坪文化广场跳起了广场舞;带着对小康生活的热烈期盼,村民们将玉带般的致富路萦绕在青山绿水之间。带着浓浓的乡情以及对故乡蝶变的惊讶,走出山外的年轻人纷纷回家创业,盖起了洋楼别墅,开起了农家乐,搭起了食用菌大棚,成立打工队,组建了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村民一起就近就业,共同致富。“斑竹山乡好地方”的山歌又在田间地头唱了起来,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夜晚斑竹坪的太阳能路灯下有了散步的农民,热气腾腾、有滋有味的生活画卷正在这里徐徐打开。
2020年夏,经历一场疫情之后,我随着县政府办公室工作队再次来到斑竹坪走访帮扶对象,让我有了一次重新审视和打探这个村庄四年来巨大变化的机会,让我们来分享他们在四年时光里被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改变命运的故事。
告别几千年挑水吃的历史
2015年秋,我随县政府办公室驻村工作队队长罗修立同志一起来到靠近麻城河边的李秀敏家中走访慰问。那天,秋高气爽,白云朵朵,红叶满山,竹林古树,炊烟袅袅,一路乡村风光让我有一种回归故园错觉。我们沿着蜿蜒曲折、凹凸不平的土公路步行了四、五里才来到李秀敏的家中。他家位于山冲的尾部,听说再走几里路就到了东巩镇麻城河村了。一排低矮的干打垒土房子一字排开,从敞开的大门望进去,屋里被烟火熏得黑黢黢的。正房子右边有两间用石头砌成的猪屋,猪屋的前面是圆锥形的草垛——这是用包谷杆搭建的简易厕所。主人听说是县里来了领导,觉得屋里没有落脚的地方,端了几把木椅子,让我们在门前的稻场里坐下。老李一头花白的头发,瘦小的脸上布满千沟万壑般的皱纹,目光呆滞地看着我们,脸上打起木讷的笑容。
问他家里的情况。他说他有两个儿子,待在家里没有出路,都外出打工去了。工厂里效益不好,过年也带不了几个钱回来。他们在家里主要靠种几亩坡地,喂两头猪,再点一点木耳、香菇维持生计,生活过得紧紧巴巴的。两个儿子都结婚了,逢年过节回来,屋里不够住,想盖房子,一直没有钱,就这样将就着。
罗主任从口袋里掏出了两百块钱递到老李的手中,老两口感动得泪光闪烁。罗主任问他还有什么困难。他说:“村里将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方便多了。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吃水难,平日要到几里外的水井里挑水吃,要是遇到大干旱,还要跑到十几里外的麻城河里去挑水吃。加上老两口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吃水跟吃油一样金贵!”
一路的诗意顿时烟消云散。常年在城里生活的同事,听说了这些事情,跟听天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真没有想到这里群众还有这么多生活上的不便。罗主任当即表态,回去了和县扶贫办、县水利局商量,一起想办法,解决这里群众吃水的问题。
2018年秋,我沿着刚刚硬化的水泥路,再次来到老李家探访,眼前的景象让我无比震撼。当年摇摇欲坠的土房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整齐的粉墙黑瓦的砖房。大门上已褪色的对联写着:“纵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贯彻精准扶贫安置政策”。横批是:“春风度玉关”。老李说,这是卢必富书记的手笔。
我询问老李家里吃水的情况。他带着我到厨房的水池边,一扭水龙头,水哗哗流了出来。老李对我说:“第二年,罗主任协调县水利局给我们在山边修了一个大蓄水池,还为我们送来了胶水管子,目前周围四、五户人家都通了自来水。你看我那一对木桶都下岗几年了!”说这话时,老李布满皱纹的脸上洋起了丝丝笑意。
后来,县政府办公室驻斑竹坪干部文长山对我说,各大工作队协助斑竹坪的老百姓修了很多蓄水池,目前村里已经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这样一点小小的改变,对于一个常年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对于斑竹坪这些祖祖辈辈靠肩挑背扛取水吃的群众来说,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小小的变化,让他们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
做梦都没有想到水泥路通到家门口
2017年8月底,我到斑竹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驻队生活。一天上午,我开着车和村副书记卢治春一起将村里每一个角落跑了一遍。我们参观了聂家湾、李家湾易地搬迁房,实地查看了安全饮水工程和光伏发电站,了解村里蔬菜专业合作社运转情况。在这期间,他对我讲,他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在火田村当书记,那个时候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火田村的群众走上土公路。后来他找到镇里想办法,镇里批了炸药,他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修路,经过几个冬春的奋战,火田村终于通了土公路,当时群众都说他是个有能耐的干部。后来火田村和斑竹坪村合在了一起,他就成了副书记。这时候,原火田村的群众对他有意见了。原因是,斑竹坪这边的群众大多已经走上了水泥路,而原来火田村的老百姓还在走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老百姓怨声载道!老百姓总认为他年岁大了,不愿给大家操心了。他对我说:“瞎子烤火都晓得往自己胯下扒,谁不想给自个儿群众做点儿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呢?可是镇上每年修水泥路的指标很有限,还没等开口就没有了!自从县政府办等几大工作队入驻斑竹坪村后,县委书记王鹏书记,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戈文涛(县政府办原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杨海涛,多次到斑竹坪村实地调研,全力以赴协调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协调县交通运输局对上争取指标,几年下来,共投入近800万元资金,为斑竹坪村修理硬化15.3公里乡村道路。”
这天,我随着副书记卢治春去他老家火田看望他的老娘。他90多岁的母亲说:“我这辈子真没想到能看见水泥路通到我这深山旮旯里来!”
卢志春说:“过去老百姓家里的农副产品因为运输难,只能贱卖或是烂在家里如同臭狗屎一样,而今这里的黑木耳、香菇、天麻、土蜂蜜等特产,有的被商贩运到了山外,有的通过村里的电商平台卖到了山外,深受外地人青睐。山外的驴友们也可以轻松地驱车来这里参观古民居,攀登古山寨!”回来的途中卢书记说,县政府办公室正在积极谋划争取将斑竹坪与麻城河之间的几公里山路打通,将斑竹坪与中国景观村落麻城河连接起来,那时候来斑竹坪游玩的人会越来越多。
2020年8月5日,我随县政府办副主任罗修立再次来到靠近麻城河边的李秀敏家中走访慰问时,我惊奇地发现一条水泥路如同玉带一样在青山绿树、梯田村落之间蜿蜒盘旋,斑竹坪与中国景观村落麻城河之间的道路已经贯通,往昔之梦,早已如愿以偿!
你们和神仙一样灵验
在斑竹坪,老百姓称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为“活菩萨”、“活神仙”。
在斑竹坪一个叫马鞍山的自然村落里,残存着几间摇摇欲坠的土屋,即使白天走进屋内,也暗如黑夜,屋内仅有的一件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电器,就是头顶上一盏被烟火熏得黑黢黢的灯泡。这就是我们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卢文雄的家。2015年10月,同为驻村工作队的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杨立杰来到卢文雄的家里,了解到这一切,深感震撼!回到武汉,他号召该行的500多名职工捐款14万元,为老卢和另一家贫困户盖了新房。可是当老卢家的新房盖好之后,他们两老口依然开心不起来。当年她的女儿因为家里太穷,到北京打工。就在北京与人结婚,因为家里条件太差,她一直不敢与家里联系,不敢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家。而老卢两口因日思夜想自己的女儿,已经有点轻微神经了。驻村工作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与她远在北京打工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当老卢的女儿通过网络了解了自己家中发生巨变时,她特地向单位请假,带着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踏上回家的路。当看到自家的新房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新家,客厅、卧室、厨房、烤火屋一应俱全,与旁边光鲜的小楼相比毫不逊色。她感动得泪流满面。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老卢两口终于看到了一直没有谋面的女婿、外孙。
驻村干部文长山给我讲他与贫困户之间的故事。
2015年9月,文长山第一次去结对帮扶户卢文江家,看见他们一家三口人还住着石头房,吃的是苞谷糁时,他深深震撼了。他亲眼看见卢文江因为母亲煮饭时多放了一点包谷糁而争吵时,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过了几天,他从县城买了两袋米、一壶油给卢文江家里送去。后来,他又协调民政部门把卢母纳入了低保户。春节期间,文长山为他家送去米和油时,问老人家还有什么希望。卢文江的母亲说,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有吃过肉了!文长山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当我们吃不完、穿不完的时候,不敢想象山里的困难群众生活还这么苦!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吃上年猪肉。年前,文长山在斑竹坪买了贫困户喂的一头土猪杀了,专门为卢文江家砍了一大块肉送去,解决了他们一家人年猪肉的问题。
2019年年前的一天,村里的一个叫杨德忠的群众找到文长山说道:“党的政策真是好,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住上了安置房,吃上了自来水,帮扶干部时不时给家里送点米和油,我感到很满足了!”“文主任,我目前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你看快过年了,我整天在山上、田里面忙,就是我这件就大衣穿不出来了!”他指着自己像“打油袋”一样的衣服说着。文长山看他是一个勤快人,就说:“没事,你的愿望我可以满足你!”。文长山对我说:“就是到肖堰街买,我也要给他买一件新衣服,让他过个快活年!”文长山回到村委会,把这事给村里说了。村里的卢治春书记说:“村里还剩一件民政上下发的军大衣,就送给他吧!”文长山开着车,带着军大衣,还有一提米、两壶油,来到了他的家中。杨德忠万分激动地说:“我真没想到县政府派来的干部跟神仙一样灵验!没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满足我这个泥腿子的心愿!”
“山顶洞人”住进了砖瓦房
2017年秋,我随市农委的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他所帮扶的群众闵元根家走访。他家位于一个叫宝湾的地方,一排排高大白杨树之下卧着几间低矮的土坯房,墙体已经开裂变形,门前的土稻场里晾晒着刚刚摘下来的香菇。我们询问他这房子是啥时建的,他告诉我们:他家的祖辈解放前住在对面山上的石洞里,解放后,土改分田,他们家才从山洞里搬到这儿来住,有大几十年了。他的讲述激发了我们探访的兴趣。
2018年春,我又到斑竹坪走访时,这时闵某已搬到政府新盖的易地搬迁房中。在我的要求下,闵某带着我们来到他家老土房对面山上的“山顶洞人”生活遗址。顺着宝湾民居旁梯田坎,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我们在荆棘丛林中沿着严重风化的石梁左冲右突,终于来到山峰上。就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闵某指着悬崖下说:“洞就在下面!”我们跟着他穿过荆棘丛,来到悬崖下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一块巨大崖壁兀立在我们眼前。就在这面崖壁下面,一个四四方方的人工开凿的洞口呈现眼前。我们攀着悬崖边的藤萝、树木爬上了山洞。洞口的木门依然还在,只是已经腐朽不堪。进洞需要猫着腰身,里面有两个分支的洞穴,面积约有几十个平方,洞中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还有一块残破不全的石碑,上面写着“居洞人闵某某”等字样。闵某说,他的祖辈们很穷,解放前靠给地主打长工生存,没有地方住。于是就将这山上的一个洞穴改造成了居住的地方。他还指引着说,这是休息的地方,这是藏粮食的地方,这是煮饭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充分满足了我对白毛女生活场景的想象。
回去的途中,闵某告诉我们:他爷爷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才从这“岩洞”里搬到了山下地主家的房子里居住,那是他家生活的一次飞跃,他们从长工变成了有田有房的农民。目前,他们一家人又从当年分得的土坯房搬到了位于大路边的易地搬迁房里,这是他们家生活的第二次飞跃。他说:“我们现在住到了公路边上,交通方便,吃的是自来水,去年孩子回家装了宽带,想孩子的时候,拿起个手机就能和孩子视频。”
闵某想起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古代《推背图》上说:过了两千年,吃不完的饭种不完的田。“你看现在,百姓种田有粮食直补,上了六十岁还有养老金,我们这些困难群众又住上了安置房,这不就应验《推背图》上的话吗?”
我说:“目前老百姓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手机,家里装了宽带,这样的生活,恐怕连那聪明的古人想都不敢想吧!”闵某点头称是。
假如古树能开口
先从一棵古花栎树说起吧。当我第一次走进斑竹坪,站在龙王河水库大坝上欣赏斑竹坪田园风光的时候,那棵古花栎树奇绝突兀的身影就闯入了我的视野。因为时间的缘故,我一直未能走进它,一睹它的真容。它就那样苍劲有力地兀立在斑竹坪的原野上,成为一幅吸引过往行人的风景。
2019年冬天,在斑竹坪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村书记卢必富带领我们参观村里的集体产业。顺着田间的公路,我们参观了村里的虾稻共作基地。卢书记说:“这几年,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多土地抛荒了。在省、市、县三大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下,村里引进了虾稻共作项目,流转土地,开展龙虾养殖。村民可以获得流转费用,贫困户还可以来帮忙搞养殖。”
卢书记指着前面的大棚说:“这就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市农委和县政府办公室的支持和帮助下,村里发展的11万袋食用菌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50万元,可带动40多人就业,每年为贫困户发放务工工资超过11万元。原来我们村里是集体经济空壳村,自从打造了这个集体产业之后,不仅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每年还给村里创造四、五万元的集体收入!”
他继续介绍到:“目前走在215省道上,斑竹坪村产业遍地开花:南北两座光伏发电站、村西冬笋蘑菇、村中虾稻共作、村东百亩中药的主导产业格局已逐步形成。斑竹坪村集体经济从少到多,累计收入达到90多万元,年纯收入由2014年底1.2万元到2019年20余万元。这些产业支持带动了一批有能力、有思想、想发展的贫困村民发展土猪、山羊、肉牛、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增强了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
一路上,我们看见在公路的左侧有一排排塑料大棚。走进大棚里,架子上摆满了整整齐齐的菌棒。虽然已是寒冬,大棚里面却温暖如春,菌棒上探出许多如小脑袋似的小精灵。基地的负责人说:“前天我们刚刚采摘了一批香菇。今年香菇形势好,很多商贩都来找我们这里买香菇。我们的香菇大多卖给了县里的一个香菇外贸出口企业。听说他们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我们随着卢书记一起来到了位于古树之下的“扶贫车间”。这是一个用大铁皮搭建的食用菌烘烤、筛选车间,我看见几个熟悉的贫困户的身影正在忙碌着。卢书记说:“他们主要是帮忙管理大棚、烘烤、筛选香菇,他们在这里每个月可以获几千元的收入!”卢书记说:“前几天,村里有个七十岁的老人家找他说情,争着要到这里来帮忙剪香菇蒂把。来这里剪上一天,就能获得80元的报酬,比在家里做什么都强!”
卢书记还为我们介绍到:“自从发展香菇产业尝到甜头后,在市县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县政府办公室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成立了‘南漳县硕丰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群众的土地,带领群众种植天冬、生黄、金银花等药材。目前,已经在斑竹坪发展种植天冬80亩,辐射带动周边陈家榜村发展种植金银花580亩,长远规划是在肖堰镇打造“千亩金银花谷”!”
听完卢书记的一番介绍后,我们来到“扶贫车间”后面。突然,一棵大树闯入了我的眼帘:就是这株古树,枝丫奇崛,旁逸斜出,仿佛就是从明清古画中走出来的一株树。从地上拾起一片落叶,我认出这是一棵花栎树。我来到古树之下,以仰视的姿态欣赏这棵古树。我们在古树周围审视着角度,拍照留念。离去的那一刻,我从车窗发现一个很好的角度。我请同事停住车,拍了一张古花栎树与“扶贫车间”相互依偎的图片。当古与今,旧与新的事物放在一起就产生了新的非同寻常的意义。我想,斑竹坪的村民要想真正卸下肩上扛了几千年的贫困的重轭,实现脱贫不返贫,真正的希望就在这些新生事物之上,就在这些产业基地之上。在这里我看到了斑竹坪的希望、看到了斑竹坪的未来!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首很有意思的诗歌:如果千年古树能够开口说话,他会以什么作为开场白?我想,如果这棵古花栎树能够开口,它一定会如数家珍般地为我们细数斑竹坪的历史过往,岁月沧桑,人事变迁,他一定会对精准扶贫政策让斑竹坪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声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