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竹墩子的头像

竹墩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0/10
分享

一年又一年

回到竹镇,已是上午十点多钟。这一路公交车叫“632”,沿途停靠几十个站点,四十码的速度,显然有点慢节奏。不过,国庆佳节期间回一趟家乡,心情还是多少有点急迫的,尽管不需要赶时间。因此,多少生出些对“632”的“抱怨”来。

我进家中院子的时候,听见房间有电视机的声响。父亲今天从外面回来的早,正在看电视剧《大决战》。往常,父亲这会恐怕还在街上“义务看街”呢。所谓“义务看街”,这是竹镇老街上那些老朋友和老同事,跟父亲开的玩笑呢。

父亲上了年纪,特别是我母亲去世之后,“义务看街”成了父亲的首要工作。除非刮风下雨,否则,总能在他曾经参与管理过的商店门前看到他的身影。

我回竹镇的时候,偶尔也会去听他与朋友聊天。父亲说,街上“老面孔”已不多了,大多都是从农村上来住的。原先的老街坊们有的不在了,有的年老体弱去县城靠子女照应了。父亲的心态是年轻的,在他“固执”的心中,竹镇就是他坚守着的一个情结。他那儿也不愿意去,竹镇最好!

父亲的生活有规律,他一般上午在老街“看街”,下午去民族小区与老同志聊天。这个小区是一个“万倾良田改造”农民集居区,里面住的老人居多。据说,很多年轻人都去县城买房住了。

小区的老人里面,有些是过去革命斗争时期,泉水送驾山里的“游击队员”。因此,父亲喜欢听他们讲过往的故事,与他们讨论一下当时的“传奇”。父亲的见闻,也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我对竹镇的印象,越发丰满起来。

我每周都要回一趟竹镇。主要就是去陪父亲“韶韶”,就是聊天的意思。父亲对社会的认识,一直都是积极的。虽然在他退休的时候,我们家在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参与合并的卤菜馆,因材料不足没算工龄,却没听到他有过抱怨。经过退休人员工资“十连调”,他对政府由衷的赞叹。他说:“共产党好!”

父亲是个能吃苦的人,他当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还与母亲辛苦做了十年的“盐水鹅”。他精湛的做鹅手艺,硬是让身在外地的家乡人记住了这句话:要吃竹镇盐水鹅,就吃王家巷口的“王老鹅”。只可惜,父亲老了,做不动了。

有人说,父亲做的老鹅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家里存有百年“老卤”......要说“老卤”,不谓之有,也不谓之无。居然,有人说这是“软黄金”,呵呵。其实,所谓“老卤”就是八个字。即:配料,火侯,工艺,良心。手艺是需要传承的,这是一种美德。因此,父亲也曾带过徒弟。但有一句话很精典,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父亲做的“回民菜”也是一绝。他年轻的时候,亲朋同事家办事请客,他总是被应邀掌勺。记得我奶奶说过,父亲有一个叫恩把的义父,是我们家的世交。此人曾在上海滩头面人物家做过家厨,做的一手绝好的“回民菜”。父亲做莱的手艺就是跟他学的。

竹镇回民多,当时人请客一般不去饭店,都是请厨师在家办。因此,父亲那时常有机会小试身手。父亲最拿手的菜有这么几样,比如:涨鸡蛋、糖醋鱼、白斩鸡、闷钵斩、烫菜心、炒鸡杂、什锦菜、串鸡圆等。他热爱厨艺,更乐于助人。

那时候,父亲有个姓侯的朋友,在乌石粮站工作。他每次来竹镇粮站开会,中午或晚上必到我家,与父亲喝酒,吃父亲做的菜。虽然,那时家家都不宽裕,饭桌也就三四个菜,但父亲的朋友每次来我家,都吃的很尽兴......

午后四点钟,父亲就会拎着折叠的帆布小凳回到家里。然后,他喜欢煮点烂熟的菜面当晚饭。以前,父亲喜欢喝点小酒,但这二年他对喝酒兴趣不大了。除非子女们都回家了,他才有兴致少许喝点酒,但也就是喝点“露酒”而已。父亲喜欢看我们喝酒,喜欢听我们在饭桌上聊天。

父亲还有一个喝茶的爱好也改变了。有时,我们带给他的茶叶,在冰箱里存放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等我们回家的时候,又拿出来让我们享用。父亲是个淳厚的老实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越来越平实了。父亲说,喝茶睡不好觉。是的,睡好觉,对老年人很重要。但是,这里面肯定也有节俭的意思吧!

大概四点半左右,父亲就要进房间休息了。其实,他接下来还有两件事要做呢,并且是雷打不动。一是看江苏卫视的 “江苏新时空”;二是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这两个新闻栏目,能让父亲知晓家乡的变化,和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由此,可以看出,父亲的思想活跃与寻常百姓的家国情怀。

夜色已深,父亲的房间已关了灯。此刻,我静静的坐在堂屋的桌几前,看着茶杯里舒展的绿叶。突然,一股冲动,思绪万千起来......

2021.10.2夜写于竹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