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伟人面对面地交流,就像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遥望远方。
读书是收获知识的重要途径。丹·伯斯特说:“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借助于知识,人类才得以掌握大千世界的普遍规律;借助于知识,人类才得以创新和发展。没有人生来就知道1+1=2的公式,也没有人生来就知道ABC代表什么。我们在咿呀学语时跟着口口相传的语言习得口语能力;当我们逐渐长大,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开始借助于书本学习人类浓缩了几千年的科学文化知识。纵使高科技和现代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替代了书本,但在课堂上它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具。
读书是开拓视野、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苏轼有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书读得多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就会随之提高,无形中就会被书卷文艺气息所笼罩,这就是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俄国作家赫尔岑曾经说过:“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不读书的人就不是一个完人。”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仅仅停留在原地就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为了跟上生活的快节奏,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读书能给人乐趣,促进身心健康。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读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心情。试想雨后朦胧的下午,泡一杯浓茶,放一段舒缓的音乐,捧一本好书,靠着窗户倚坐在沙发里,窗外所有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此刻只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舒心的?
生活离不开书本。作为一种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途径,书本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人已经不仅仅把读书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一种消遣的行为。北宋理学家程颐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惯,就像容易让人上瘾的毒品,久而久之,就很难离开它了。
书本离不开生活。一本好书,之所以被读者喜爱、赞赏,就因为它的内容富有价值。好的内容源自于生活、贴近于生活、超越于生活。生活赋予书本最生动形象的内容。列夫·托尔斯泰身边永远会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他都会把它们记下来。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好的作家,没有人能够不假思索地写出一本好书,我们所见、所闻、所想、所读的一切都来自于生活。所以,读霍金,文字背后是他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就仿佛他正坐在你的面前用一根手指艰难地将每一个字输进电脑里;读乔布斯,就如他正举着苹果手机跟你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人都会读不一样的书。书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生活就像一本书。经历得越多,内容就越丰富。都说,新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单纯得不受一点墨迹的影响;慢慢地,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故事,随着阅历的加深,生活这本书就会慢慢变厚。
生活这本书人人都会写,但如何写出一本有意义的书却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有些人的人生庸庸碌碌,当我们回看他们的故事时,便会发现索然无味;有些人的人生轰轰烈烈,当我们品读他们的故事时,很容易被他们所鼓舞。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生活的确是一本难写的书,没有人会给你书本的大纲,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情节,而作为生活这本书的作者——你自己,则肩负着写出一本好书的责任。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我们写下的每一笔都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明。时光飞逝,不要因为期待明天的朝霞而遗忘了今天的晚霞,不要因为年轻就虚度光阴。活在当下,活出精彩,你就能当你人生杰出的作家。
爱生活,爱读书,热爱生命,珍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