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慕容春光的头像

慕容春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08
分享

巴尔扎克在圆明园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文学描写了很多的事实,并且对于重大的事物,历史,带有很多的暗示,影射。但是文学本身,作者本身,究竟是不是具有那些事实,具有重大的,历史的经历?甚至于那些似有若无的描写,是不是构成暗示,影射本身,因为那些作品并没有留下直接的描述,所以不构成具体的资料,证据。但是,从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作家,特别是著名的,伟大的作家,应该还是具有他们所暗示和影射的,重大的历史的经历本身。

对于巴尔扎克的问题,我也是在近一段时间,又阅读了《人间喜剧》的几部作品,从而忽然发现的。在巴尔扎克创作的初期,《人间喜剧》的初期,巴尔扎克只是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在巴尔扎克创作的后期,《人间喜剧》的后期,越是接近巴尔扎克人生的末期,巴尔扎克越是很多的,秘密的参与了重大的,历史的事件,国家和国际的事务。

巴尔扎克秘密参与的重大事务,最重要的,莫过于接受当时的中国清朝皇室的邀请,到达中国,访问了圆明园。巴尔扎克的生存时间是1799年—1850年。清朝存在的时间是1616年——1912年。也就是说,当时邀请巴尔扎克的中国皇帝,应该是道光,咸丰,这是合理的。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国和法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在1860年烧毁了圆明园。但是,在圆明园被烧毁以前,巴尔扎克访问了圆明园。当时的情况是,英国和法国的统治阶级,贵族,开始繁忙于处理清政府的财产问题。很多人频繁的联系,互访,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巴尔扎克和拿破仑皇帝(1769年——1821年)是同时期的人物,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经常提到拿破仑的名字。所以很显然,当时涉及中国问题的法国统治者,正是举世震动的拿破仑家族。拿破仑二世,1811年——1832年。拿破仑三世,1808年——1873年。鸦片战争虽然以英国作为主力军,但是真正积极的发动者,策动者,是拿破仑家族。

英法联军对于清政府是有商榷的,有合作的。随着巴尔扎克对中国的访问,实际上,圆明园的所有150万件文物,都得到了保存,并且转移,转卖到外国。圆明园被烧毁时,只是一个奢华的空壳,宝物留下了。就像慈禧夜明珠从宋美龄转移到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圆明园的奇珍异宝,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现在应该都集中和收藏在欧洲,或者美国的某个大型集团的隐蔽地点。

这是让人庆幸的。那么我在《圆明园和颐和园》说到的,这样的两座园林的建筑体系,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得到了怎样的暗示?——例如,一个行将就木的人,无缘无故地,和一位朋友,两个人租住在一套楼房内,只有一位俗气而又笨拙的老大娘看护他们……我在《中国银行和外资银行》说到的,从中关村——圆明园附近的现存的动物园,招商局集团的凯旋大厦,可以看出圆明园具有一种分外柔和的人情特点,这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又得到了怎样的暗示?——例如,一个行将就木的人,租住在楼房内,悲哀地盘算着自己的遗产,经受着很多人的纠葛,但是忽然,在这个出租楼房的另一个房间中,走出了一位高级的官员,向他做出恳切的交流……是的,这就是巴尔扎克去世以前,《人间喜剧》的最后一部作品,《邦斯舅舅》的故事情节。巴尔扎克像邦斯舅舅那样在圆明园居住了一段时间,正如宋美龄的中年时期,在美国的白宫居住了很长的时间。

那么,我们再去看《邦斯舅舅》的姊妹篇《贝姨》。那类似于《呼啸山庄》的,成双的相对的悲剧,难道不就是对于清朝的承德避暑山庄的暗示?所以当时巴尔扎克不但游历了整个的北京,也游历了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中国大部分的,名胜景点。

从巴尔扎克访问圆明园,就可以推断出,和巴尔扎克同时期的大文学家,以及世界各国的名人,贵族,皇室,都曾秘密地访问过圆明园。圆明园的主要建造时间,是1709年到1744年。在这段时间,以及更早的时间,年代,世界各国的人士,秘密访问中国,实际的次数,远远超过一般的推断。

文艺复兴的时间是14世纪——16世纪。莎士比亚的生存时间是1564年——1616年,塞万提斯的生存时间是1547年——1616年。他们当然不能访问圆明园,但是中国北京的故宫,建造时间是1406年——1420年。也就是说,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们,在当时,必然曾经秘密地进入中国,访问故宫。在此,就要补充,巴尔扎克必然也访问过故宫,并且居住了一段时间。

这样看,清朝时期的文学名著《红楼梦》,如果没有对于圆明园,颐和园,故宫,避暑山庄的暗示和影射,反倒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圆明园和颐和园附近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红楼梦》也有具体的暗示和影射。贾宝玉进入家塾,即是对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提示。对于圆明园和颐和园的建筑体系,《红楼梦》的暗示,也是非常微妙的。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胡诌了一个故事,说是他们的庄子附近,有一个小祠堂,供奉着一个死去的少女,说的贾宝玉“信以为真”。《红楼梦》原文是:“宝玉信以为真,回至房中,盘算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出来给了茗烟几百钱,按着刘姥姥说的方向地名,着茗烟去先踏看明白,回来再做主意。那茗烟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好容易等到日落,方见茗烟兴兴头头的回来。宝玉忙问:‘可找着了?’茗烟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坐落,不像爷听的一样,所以找了一天,找到东北角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

先以祠堂供奉少女,引出这个地方,再写大观园旁边,“东北角田埂子上的一个破庙”,这笔法实在微妙。大观园必然就是圆明园,而大观园旁边,这个“东北角的破庙”,当然就是颐和园了。如此推断,贾府其实就是故宫。贾府分成宁国府和荣国府,这也是两组建筑相对建立的体系。而故宫和旁边的中南海,具体看待,其实也是两组建筑相对建立,或者其中一组,作为附属的体系。所以宁国府和荣国府,就是实际上的故宫和中南海。

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府,第十五回的“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铁槛寺和馒头庵,当然也就是避暑山庄和相关的道观,寺庙了。

当初康熙和曹雪芹家族的关系,已然非常密切,所以曹雪芹也就是曹操的后代家族,曾经在圆明园,颐和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避暑山庄,故宫,中南海,长安街,长期生活,这也就非常合理了。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的四大家族,和明代,清代的皇室,都有姻亲关系,在《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表示下,不但不使人意外,反倒都是不足为奇的事情。

略去巴尔扎克同时期的伟大文学家,狄更斯,歌德,司汤达,雨果,福楼拜,都可能秘密访问中国不提。我要特别说到,巴尔扎克同时期的俄罗斯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果戈里,普希金,是不是都曾经访问过中国,并且在这些名胜,园林居住过。我认为,这些都是可能大于不可能。至于他们作品中的具体反应,暗示,影射,大家自可以去详细的研究,我不再赘述。

圆明园的150万件文物,如果得到新的启用,应该还是建立基金会。成立于1965年的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让我们看到建筑文物的重要。虽然文物丢失了,但是我们建立一座博物馆,就可以更好的挽回物品的损失。如果我们丢失了一笔钱,但是我们开办一家银行,就是根本上的挽回。因为建筑物就像栽培植物那样,为物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存放和展览圆明园的150万件文物,博物馆也可以很大,成为大型的建筑群,并且为建筑群,再建造一座庞大的园林。这正是现在的“园博园”,“园林博物馆”兴起的名字特点。“圆明园文物园林博物馆”,这是真正的,圆明园的新形态的重建,新生态的扩展,我们期待这一盛景的早日实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