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0”后著名作家林培源的新作——短篇小说集《神童与录音机》由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神童与录音机》共有9个颇具寓言意味的短篇小说构成。9篇全新风格的小说,是林培源自“南方小镇”系列、乡土写作之后,又一次对自我写作风格的突破。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少年成名的作者,到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87年的林培源是陪伴“80后”、“90后”青年们成长起来的作家。文字工作者们常常认为,小说作品的“市场性”和“严肃性”不可兼而有之,然而,从近年来林培源的《锦葵》、《南方旅店》、《薄暮》、《以父之名》等作品中,我们惊喜的看到,林培源正是那位将文学作品的通俗化、市场化与严肃性和经典性不断进行有益融合尝试的写作者,这既是读者进入之幸,也是文学之幸。
《神童与录音机》试图用9篇风格各异的“寓言”小说,探索那些让人们无法直面的痛苦和内心的深层恐惧,隐喻当代社会中被人们忽视的精神隐疾,林培源试图模糊哲学、心理学、社会理论、文学和媒体文化等界限。本书中,关于那些“隐喻”的谜题,你能找到多少?
《白鸦》:白鸦、口罩、录音带
“父亲从卫生站买回一箱口罩,分发给四邻。从此,整条街上的住户,进进出出戴口罩,人与人见面打招呼,声音是含糊的,像一卷失真的录音带。”
如果说“白鸦”是父亲的精神信仰,那么口罩和失真的录音带则代表了父亲与众人的隔阂,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感情愈发的疏离和失真,除了口罩,人和人之间还有无数层面具和无数堵墙,人们连自己都懒得关心,又怎么会照顾别人的信仰?信息社会,人们被“一传十、十传百的小道消息”左右着自己的判断,总是不断的造成自己的恐慌情绪,听说刮龙卷风便去超市“抢”方便面,听说核辐射便去囤盐,朋友圈里的谣言不加甄别便随意转发,“恐慌的情绪如同洪水泛滥,蔓延得比疫情还要快。”最终,人们都要杀死彼此的“青鸟”,戴着口罩,再也摘不下来。
《邮差》:作为媒介的寓言
我们常在小说中,读到关于“死亡是生者的不幸”的描述,但我们很少去设想,死去的人会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活着的人,邮差便是一个关于“亡灵”的故事。
“邮差”这一职业,是通过信件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一种媒介。在小说《邮差》中,亡灵“邮差”沟通了生与死的界线。生前忙碌的中年父亲,在死后才得以有喘息之机,以“亡灵”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凌乱的一生,在网络时代,“邮差”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在亡灵的视角中,当其凝视着成为了“景观”的自己的生存状态之后,这位父亲也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当人们在林培源营造的悲伤的感情渲染之中,即将被亲情所感动的时候,才发现林培源在结局开了一个相当悲惨的玩笑。
《诞生》:小说手稿与真实人生的寓言
这篇小说的主角是一位评论家和大学教授,小说借大学教授的故事,实际上实在探讨作者应该如何写小说。《诞生》中,嵌入了一篇小说:一位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用自己惨痛而真实的人生经历写的小说。而这篇无任何技巧和华丽辞藻可言的小说,却深深地打动了教授。真实、荒谬、残酷的人生,往往比生动的小说更为动人心魄。
《秘密》:家庭烦恼寓言故事
男孩儿的抽屉里藏着他的秘密;母亲的穿衣镜和日历里藏着她的秘密;祖母的厨房和天井里藏着她的秘密;祖父的蜂箱里藏着自己的秘密;晚归的父亲在钥匙和燕子巢里藏着自己的秘密,一家五口人,各自隐藏在自己的秘密中,成为被“秘密”禁足的“困兽”。而人类秘密的源泉,不过是欲望……
《神童与录音机》:一则科技寓言
看见“神童”儿子,你原本以为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但在这与“科幻”、“赛博”完全无关的问题文字里,却让人隐隐读出了科技寓言的意味。前不久的新闻里说,“人脑AI芯片”已成为可能,而这植入人脑的芯片,让人突然之间就能变成学富五车、记忆惊人的“神童”。就像故事里的儿子,如果人脑真的被植入芯片,有一天,芯片故障了,那么人类是否会退化成原始人?“重新学习刀耕火种,在另一种意义上成长为人。”而关于“录音机”,实际上是父亲想强行留住儿子的一种挣扎,父亲为了“神童”儿子,献祭了自己的一生,毁了自己。在未来少子化、老龄化的社会之中,为人父母的我们,应当如何成为我们自己,而不是强行将自己捆绑,专门成为别人的父母?
《烧梦》:风俗与技术寓言
年轻人渴望去看世界,老年人则希望回归故乡,可跨越半个多世纪归来,故乡早已不是故乡。在这篇充满了潮汕民俗元素的小说之中,“新潮”与“旧式”不断碰撞。在这里,林培源将乡俗神婆“烧梦”法术与荷兰科研团队的“修改记忆工程”进行了一种对比,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巫术迷信与竟然与最前沿的科技具有如此高度的相似性。在这种幽默而荒诞的对比之下,也能看出林培源对于现代技术的思索。
除了以上几篇,《消失的父亲》里面照片留给一个家族的隐痛和儿子神秘的命运轨迹、《蜂巢》以影像作为隐喻,像是真实的幻影般存在过的理想主义人物蒋元、《金蝉》里那象征着家族里紧张父子关系的“金蝉”,都以隐喻的谜题,探讨了当代社会种种焦虑的根源问题,在这些小说中,林培源并不自作主张的为小说安排种种结局,而是以“留白”的形式试图与他的读者一起探讨当代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相信读者们都能在小说中发现林培源留给自己的“暗号”——那些隐喻的谜题,并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