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宪春的头像

孟宪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9/04
分享

红叶流水,带着我飘向深情涓涓的溪流

红叶流水,带着我飘向深情涓涓的溪流

孟宪春

深秋时节,西风萧瑟,树叶经过阳光的亲吻,秋风的轻抚、雨滴的洗礼后,选择在秋天里舞动出青春最后的舞姿,树叶转红色,其时景色斑斓,红彤彤的火苗笼罩山野,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满山染红了秋天,尽情地绽放了她的故事。无论是登临华山,还是拾级少华山,人们随口而出的,不是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就是“秦岭红叶,少华山最红”的感慨。红叶是浪漫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典型的审美意像。面对风情脉脉的红叶,有多少文人墨客演绎出的一则则充满了传奇色彩,凄美、浪漫的“红叶题诗”的爱情故事,直到今天读来,仍令人肝肠寸断、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在唐代,出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红叶题诗”的故事,有唐代孟棨撰写的诗论著作《本事诗》记录的中唐诗人顾况和宫女用梧桐叶传情的故事;在笔记小说方面有唐人范摅《云溪友议》,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宋代王铚《补侍儿小名录》,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等等,到后代演绎成分和内容也越来越多,其中唐代孟棨撰写的诗论著作《本事诗》记录的中唐代诗人顾况和宫女红叶传情的故事婉转含蓄,颇有传奇和浪漫的色彩。虽然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但无情的流水、浪漫有情的红叶和传奇相伴,多情男女自古空余恨,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情陷得越深、伤得也越深。浪漫的红叶随着无情的流水漂浮出来的诗笺,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步入后人历史和文学的殿堂。红怨与红叶题诗传情本身就是一种浪漫而凄美的结合,成为叙事文学经久不衰的题材,并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小说中的才子佳人题材,千百年来为后人所传颂和演绎。

唐朝孟棨《本事诗》记载“红叶题诗”的当事人是当时的大诗人顾况和深居皇宫的宫女,这是流传最早、最广泛的版本。顾况,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约生于开元十五年(727),苏州海盐恒山(今浙江海宁境内)人。说起顾况,是他步入老年之时,他提携过少年白居易的一段轶事在当时传为佳话。白居易初次到京师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名声也不大,就把自己写的诗歌,拿给顾况请他看一看,他未及打开,先看一下名字:“白居易”,就随口说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米贵不是指物价,而是说长安这个地方是皇城,人才济济,文人墨客辈出,你要想在这个地方生活下来,考取功名可不容易呀!他一边说一边打开诗一看,看完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下子就站起来,他说:能够写出这样诗歌的人,“居天下亦易!老夫前言戏耳”,刚才是开个玩笑,年轻后生不要介意。顾况从此就非常看重他,白居易的诗风很受顾况的影响,成为唐代伟大的诗人,这个故事成为中国诗坛传颂的一段轶闻。

见于史料记载的“红叶题诗”第一人是顾况。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在洛阳闲居的顾况,无聊之余与友人结伴游览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外的御沟。走着走着,忽然间,顾况看见一枚红叶顺着御沟之水缓缓飘下。待近眼前,捞起来一看,叶面上是两行娟秀的小字。

仔细一看是首诗,写的是: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不由得心血来潮,春心荡漾。情不自禁地找来一枚红叶,在上题诗和道: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写好了,便把叶片放入上游流水里,让它随水飘浮宫中。

十多天后,顾况在御沟流出的水面上拾到题在红叶上的诗,诗云: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从此以后,顾况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在御沟旁徜徉徘徊,期待着能有奇迹出现。令人遗憾的是,美女如花隔云端,花落花开过去了数月,御沟中的水一日复一日的流淌,却再没有等到红叶传情的诗句,更没有等来才情过人的宫女踏浪而来。顾况每天在水边悲吟,不忍离去。

顾况与宫嫔红叶题诗的故事应当发生在晚秋时节,此时能变为红色的树叶很多,其中颜色最为鲜艳的可能是枫叶。这首诗写得比上一首明快,显然,这位红叶上的题诗的宫女为得到知音而感到了欣喜,但也表达出了人不如树叶,失去自由的遗憾之情。这个故事的情节到此为止,顾况也没有因此有什么艳遇。但是这件事情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记。从此以后,这个深宫题诗宫女虚幻缥缈的身影可能会一直在他的头脑里飘拂闪现。

唐代是大家都熟知的开明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唐代帝王的生活比较骄淫奢侈,内宫人数众多,据《旧唐书宦官》记载“开元、天宝中,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大率宫女四万人,品官黄衣以上三千人,衣硃紫者千余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当时宫女太多,竟然一生都没有见过唐玄宗面,面容较好的却被嫉妒,打发到冷宫,独守空房,因而寂寞孤独,只好寻找各种方法来排解积郁和寂寥,题诗红叶流水寄情是其中少有的消遣之一。“红叶题诗”乃吟咏情思、闺怨及良缘巧合之浪漫用典,“红叶题诗”的故事表现的是宫女们离开家人亲友,生活在深宫中,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自由,沦为皇权的奴隶,生活将她们置于无奈无助无望的境地,宫廷成了宫女青春、美丽、激情、自由和幸福的坟墓。然而禁严萧索的宫殿,清冷迂回的重廊,锁得住宫女纤弱的身躯,却锁不住她们对爱情对婚姻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片红叶,承载着宫女无限的情思。红叶成为宫女用生命热情发出的殷勤祷告,这祷告,是深锁宫闱、青春虚度、闲愁似海、渴望自由、追求爱情的宫人的共同悲歌。她们不甘心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在无声无息中枯萎、消逝。实际上是宫女们不满宫中非人的生活以及对皇帝忿恨之情的真实写照。

“红叶题诗传情”通过以诗传情、定情,把一种封建社会里不太可能实现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梦想以虚构的形式变成了可能,诗歌与故事共通的浪漫色彩和抒情性质达成了两者的完美结合。传情,成为红叶意象的重要内涵,红叶意象以其独特的美学特质而承载了“传情”的特殊文化内涵,蕴含着不尽的言外之意。但唐代以后,“红叶题诗”在一些风流女子才子手里产生了异化和迁移,脱离了原先美好爱情故事的内涵,变成了文人、才子、情女卖弄风情的情调、一种珍玩的器具。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李渔,康熙十六年(1677),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将“红叶题诗”视为风流佳事。这位大才子据此设计制成了一种如秋叶状的匾额,在上面题上诗句,挂于自己房前,“御沟题红,千古佳事。取以制匾,亦觉有情。”将此匾取名为“秋叶匾”。可以看出这个文人雅士李渔将“红叶题诗”只是看作为一种寄情遣怀的赏玩方式,而对“红叶题诗”故事中蕴含的世事艰辛苦涩、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欢离合置于一旁,偏离了“红叶题诗”本身的文化内涵轨道。

去年,在秋风吹过窗外,红叶飘落的时刻,我去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在红叶飘零的山路上,我看到一对年过八旬的夫妻,相互搀扶着,迎着瑟瑟秋风霍然前行,远出夕阳正红满了半个天,夕阳的余辉洒在这一对老年夫妻的身上,反射出金红色的光环,望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心中充满敬意,人生几度夕阳红,最美不过夕阳红。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幸福美好的时代,有这样的牵手叫相恋,有这样的陪伴叫白头到老。此时,“妈妈,我要收藏少华山最红的叶子。”一句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女儿,在落满红叶的山道上,精心地捡拾着红叶,我想,这个小女孩何尝不是收藏一个季节,寄托一份对未来的憧憬呢?,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个红叶题诗的浪漫故事来自于哪里,但从古至今男女两情相悦之事都有不尽如人意的遗憾,像神话传说里的牛郎与织女,处在森严,埋葬自由与幸福的天庭坟墓里,有情人难成眷属,造成了迢迢银河星璀璨,牛郞织女遥相望。金簪一划难相见,鹊桥守望诉衷肠的千古遗恨。

青山依旧,满目青山夕照明 ,四季轮回,岁月有情。望着少华山满山遍野,随风飘零的红叶,染红了秋天,少华山红叶在深秋时节打下了热烈、沉醉、两情相悦、稳重专情的烙印,我仿佛听到红叶在说,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每年都有深秋的夜晚,每年都有满山的红叶,每年都有有情人间的眷恋。我告别了夏天的蝉鸣蛙叫,告别回忆,也告别了你。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等待,等待下一次与你的重逢。今天,在你的梦里是否有一片浪漫的红叶?假若你再绚烂一些,浪漫一些,每一片红叶都是一首诗,红叶在涓涓的溪流中向前飘浮,情意深深 ,它最深入人心的内涵就是传情,写满了思念和向往,同时也牵动着今人的情愫,让我们不断地去体味去想象,让遐思和题诗中的红叶一起飘飞神游。我踩着少华山松软鲜艳红叶地毯上灵感升华,一片片红叶入秋水,飘来的飘来,遇上的遇上,我在红叶的梦里,梦在思念的柔情似水的心房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