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宪春的头像

孟宪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5/29
分享

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华州人衣食住行的变迁

孟宪春 孟皙皙

40年星转斗移,40年岁月如歌。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

我们忘不了春天的故事,1978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从此,沉睡的东方巨龙冲上了万里云霄。四十年风云激荡,旧貌换新颜。四十年间,在改革开放号角的催征下,勤劳的华州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用热血和奉献,用拼搏和汗水,在华州大地织出了锦绣篇章!

华州区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古称郑县、咸林、武乡,1913年改名为华县。华州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势南高北仰中间夹槽,依山傍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改革开放前,这里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一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按劳分配,靠天吃饭,但是受当时生产力较为落后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当地农民时常面临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的局面。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华州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衣:从穿暖到穿出时尚个性。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服装是记录时代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40年来,华州人的服装从单调的绿、蓝、黑、到今天的五彩缤纷,完成了一次次蝶变。

20世纪60、70年代,华县产棉的几个公社棉花大幅减产,纺织品供不应求。为了节俭,服装普遍选择结实布料和耐脏耐洗颜色,更巩固了蓝、灰、黑作为服装主色调的地位。国产布制的解放装、列宁装、工装,色彩单调,款式也大同小异中规中矩,更多注入了军事化、革命化、标准化的政治元素,反映了那个时代纯朴民众有意无意强调自己立场倾向的意愿。

改革开放前,除了军装,没有做好的衣服出售,人们只能卖布匹请裁缝或自己缝制。卖布匹还需要布票,布票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只有几尺布,根本不够做衣服,只好自己种棉花,纺棉线织土布。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甚至缺衣少穿,忍寒受冻,在走亲戚时借别人衣服穿以维持体面。我小时候最盼望过新年穿新衣,那时每人每年只给几尺布票,实在没有办法,人们只好拆口罩,拆用来装粮食和化肥的麻布口袋或棉布口袋布做衣服穿。七八十年代,华县各乡镇的裁缝铺子散落在街道每个角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这些顺口溜反映出改革开放前的衣饰真实写照。大家穿着式样单一的棉布衣服,笑得极甜,只是这种布料容易起皱褶,不太好看。华县村民穿着以自纺棉线编织的“家机布”衣物为主,功能仅限于保暖,然而因条件所限,这一功能也常常是不能够满足的。据村里老人回忆,那时候的他们甚至没有一套可供换洗的衣物,在冬天,如果衣物脏了,要用炭火连夜烤干第二天才有可穿的,以至于当时的衣服上常常留有一片片因为炙烤过甚而留下的焦黄色。不仅是大人,那时候的小孩子在冬天也是要挨冻的,七十年代初期前出生的人都记忆深刻,那时候能有一双自己的手套或者一条自己的围巾,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什么带毛绒的鞋子就别想了,能有双颜色一致,没有破洞的袜子就不错了,因为衣物较少,冻疮也就成了那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再后来好一点就是八十年代中期的样子,当时最时兴的是扯上几尺叫做“的确良”的布,请村里的裁缝量身做件衣裳,挺整齐还耐磨。“穿不暖”的情况到九十年代就基本改观了,农村物资开始丰富起来,农民手中也有些闲钱了,一般过年都会置办些新衣裳,也基本不用穿补丁衣服了。时至今日,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在衣物上的支出也逐步增长,衣着的功能不断增强,从仅供保暖向美观时尚个性需求发展。

当华州人经济条件逐渐好起来,裁缝铺子生意开始清淡,大家通常去商场购买衣服。现在,网购也成了潮流,在线下单,快递送货上门。往事一去不返,人们穿衣打扮开始追求时尚和品质。

食:从果腹吃饱到健康营养。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也就是说,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前华县由于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农民们农忙吃干(饭),农闲吃稀(饭),饭不够的话,就青菜、萝卜、红苕来凑,饮食结构简单粗糙,遇到家庭成员多而劳动力不足的家庭,分粮较少,年年青黄不接,饿肚子成为常态,有的甚至吃糠果腹,吃肉更成为奢望。1978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华州2017年小麦单产400.9公斤/亩,玉米单产520.6公斤/亩,比1976年分别提高了3.8、4.2倍。随着粮食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农民逐渐户户有余粮、家家养畜禽,不但吃的饱,而且吃的好,饮食结构从果腹吃饱转为营养健康。2017年,华州区人均肉类消费日均二两肉,而在改革开放前的华县农村,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比如农过节或者过年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平日里多数是荤腥难沾。

住:从低矮潮湿泥土房到宽敞明亮的单元楼。

在华州任司功参军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伟大理想如今在华州真正实现了。

改革开放前,华县农民多数居住在夏漏雨、冬透风、低矮潮湿的高粱杆夹壁头的泥土房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随着吃饭问题的解决,渐有盈余的农民开始投钱建房改善居所,八十年代初期,华县农民逐渐将泥坯房换成了土木结构的土砖瓦房,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外出务工挣了钱的村民回到家里开始修建钢筋水泥结构的多层小洋楼,此后迅速蔓延开来,几年时间,部分村民在县城、渭南、西安购买了单元楼。到了2010年前后,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展开,在政府引导下,通过风貌改造和“四改一建”,形成青砖白瓦风格的新民居,水电网络接入农家,村容村貌整齐划一,道路环境宽敞、环保生态的新农村呈现眼前。绿柳轻扬、粉墙黛瓦,华州区优美的民居环境现已成为乡村休闲旅游走廊的一大亮点。

行:从交通靠走到私家车、公交普及,外出旅游坐高铁、飞机。

苏东坡有言:“无事以当贵;早睡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实际是苏东坡对贬谪之后贫困生活的自我解嘲。

改革开放前,华县交通非常落后,农村公路很少,只有310国道是柏油路,县道都是砂石路,农村街道都是泥土路,下雨时泥泞不堪,行走艰难。电力不足,经常停电。没有电视电话电脑,更没有网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点灯熬油,艰苦度日。每天只有一两趟公共汽车,错过只能步行,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在当时也是贵重财产。

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改革开放之初,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当时骑“永久”就像开奔驰,而“凤凰”就相当于宝马。八十年代,摩托车成为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九十年代后,交通工具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2009年开始,华州农村公交客运覆盖率达90%,村民的出行可以说畅通无阻,现在,从村里乘坐公共汽车到县城大概1个小时,早上出门办事,回家能赶上午饭。与此同时,小轿车作为出行工具进入农村家庭并迅速普及。而近几年,飞机、高铁更是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节省了出行时间。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2018年正值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从一个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据全国人口70%以上的农村群体从解放初期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的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更有7亿多的人口相继脱离贫困,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下,全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值得浓墨重彩。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华州人衣食住行的巨大发展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祖国的飞速发展,这些巨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拼搏取得的,是老一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征程的起点和基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