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学祥的头像

孟学祥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8/20
分享

瑶山伙计

“食尽一山,再移一山。”这是贵州荔波瑶山人生活的真实历史写照。山连着山,山系着山,生存在这样的土地上,出路变得分外曲折,岁月变得十分艰难。穿越冗长的历史时空,溯回上古的原始部落,“东方印第安人”的悲壮雅号,将瑶族人的生活之路书写得百折艰难,曲径无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穴居山洞、采食野果,狩猎为生,刀耕火种,不断迁徙,在深山中寻觅着生活的出路;一个铁三角架,一两个鼎罐,几个粗陶碗,几块木板,几件破烂衣服的全部家当……这样的情景尤如历史的慢镜头,摇过瑶山的山岭沟壑,深切在瑶山历史的记忆中,把“瑶山”二字凝固成贵州贫困的代名词。历届战斗在瑶山土地上的基层干部,用他们的执着和真诚,在不断探寻中拓展瑶山扶贫攻坚路。

在瑶族人看来,能称得上“伙计”的人,就是除了他们家人之外,最让他们信任和最值得他们亲近的人。

2013年10月18日,时任瑶山乡党委书记玉可雕走在瑶山移民新村洁净的水泥路上。下午他要出差,这次出差时间有点长,他想在临走前,再到瑶山新村去看看,问问几户新移民过来的村民,看看他们生活是否习惯,家里的设施是否还需要添置,顺便督促他们搞好家庭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一点,他要去看看他的“伙计”何金二,看看他为下步配合旅游开发,搞“农家乐”的事筹备得怎么样,同时他还要送一套新衣服给何金二的儿子,给这个小家伙一个迟到的周岁祝福。从何金二家出来,在家门前准备农具的何业拉看到玉可雕,立即高声喊道:“伙计,你来啦,来家坐歇会吧。”

除了熟人和朋友,在中国的任何一片土地上,几乎没有人会用“伙计”来称呼自己的父母官。一个普通村民把乡党委书记称为“伙计”,这是一种何等的亲切;一个地方父母官与自己治下的村民并肩为“伙计”,这是一种何等的胸怀。

在何业拉家二楼,玉可雕与何业拉夫妇足膝交谈。何业拉夫妇把他们最近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一一向玉可雕道出,玉可雕耐心地听着,听完后又跟他们出主意,有些困难乡里能够解决的,就应承下来,着手给他解决;有些困惑自己能够化解的,就立马化解掉了。最后告别离开的时候,何业拉夫妇真诚地对玉可雕说:“有伙计的帮忙,我们对搬到新村来生活就更有信心了,对未来的日子也更有希望了。”

是的,瑶山乡的干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瑶山的群众对生活有信心,有希望,对未来有信心,有希望。玉可雕从到瑶山来当书记的第一天起,就用这句话来界定自己的工作重心,也用这句话来诠释全体乡干部职工们的工作思路,树起他们的工作方向。然而,瑶山就像一本难懂的书,一直让玉可雕无法读透。初到瑶山时,姑类、拉片那些镶钳在深山野岭中的茅草房,柴扉门总是在他的脚步走近时就悄悄地关上了,不光是他这样的乡干部,就是远方的一个路人走近,茅屋的柴扉门也不会轻易打开。这是玉可雕行走在瑶山土地上遇到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也是瑶山发展中一个让人不能轻松的现实。玉可雕记得他第一次下乡的时候,在通往姑类的一条山路上,远远地看到有一位瑶族同胞迎着他走过来,他也加快脚步走过去,想同这位瑶族同胞打招呼,然而转过弯,却不见了那个应该同他相遇的路人,回转身,他发现那个人从小路旁的树林里钻了出来,快步地从他的身后向远处跑去。这样的情形他还遇到过很多次,每次与他相遇的瑶族同胞,要不是躲着他,要不就是绕开他,实在绕不过去,与他相遇时都是低着头匆匆走过,不理他的问候,更决不会主动同他打招呼。

这是一个历史的存在,是瑶山来路上无法摘去的一环。无论是生活在瑶山土地上的瑶族群众,还是在瑶山做过工作的本地亦或外来的干部职工,对瑶族同胞这种自我封闭,不与外人接触,更不向外人敞开心扉的存在无不记忆犹新。时任瑶山乡的何正光乡长是地地道道的瑶族人,他说以前瑶族群众轻易不会来找乡干部,即使迫不得已来了,也只找本地的瑶族干部,如果本地的瑶族干部刚好有事不在,他们宁愿不办事,也决不会找其他外来的干部。

这就是真实的瑶山,这就是真实的瑶族同胞心态,究其原因,就是四个字:贫穷,自卑!瑶山是美丽的,瑶山也是贫穷的。深处喀斯特腹地的瑶山,就像是被石头包裹起来的一片桃花源。然而,这片桃花源里的人均耕地面积却不到两分,这点可怜的耕地,都还是村民们在石头旮旯中一小块一小块挖刨出来的。被石头蚕食起来的泥土,种出来的庄稼更是难以让瑶族同胞们果腹。没有吃,哪来的稳定;没有稳定,哪来的安居;没有安居,哪来的自尊;没有自尊,哪来的幸福;没有幸福,哪来的希望?出生瑶山,一直扎根瑶山本土工作30多年的瑶族干部,52岁的原乡人大主席陆应华说,以前因为贫穷,瑶族连逝去的祖先都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尊严。那些不幸在春夏逝去的祖先,都没办法入土为安,都要等到秋收后打下粮食了,才能为逝去的亲人举行葬礼,让逝者入土为安。试想,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瑶族同胞何来的自尊,何来的朋友,何来的文明?

赘述历史,反思过去,谁能够敲开瑶山封闭的柴扉门,大大方方地走进瑶族同胞的草屋,接近和融入他们的生活,取得他们的信任,与他们一道共融、共谋、共发展?那就是他们的“伙计”——瑶山乡的干部们。在瑶山,“伙计”就是合伙谋生,同辛苦、共患难的象征。由于生活的艰难,一直以来,瑶山人都是通过“搭伙计”的方式来互相结成同盟,共度难关。一旦人与人之间搭上伙计,也就预示着搭上伙计的人今后就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过去,瑶山人的伙计都只局限在他们的族群中,无法外延。而且,也因为他们生活条件差,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卫生状况更是让人不敢目睹,其他民族和山外人都嫌弃他们,都不愿意和他们交朋友,更不会和他们“搭伙计”。姑类村的何金二见玉可雕提着酒菜走进自己家门,到他家来与他们一起做饭吃,还要与他“搭伙计”,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玉可雕与他一道把饭做好,与他一道坐到饭桌上,与他一起喝下一碗酒,称呼他为“伙计”时,他都不敢答应。同何金二一样,瑶山很多与乡干部“搭伙计”的瑶族同胞,他们都不相信这些乡干部会与他们结交,真心对待他们。对于乡干部与他们搭伙计,开始他们都不相信,都不当回事。乡干部们用“伙计”这个瑶山比较亲切的词称呼他们时,他们都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从姑类移民到拉片新村的何永国说,以前他们寨子有一个人,经常挑山货到王蒙去卖,后来同当地一个经常收他山货的布依族搭上了“伙计”,这就不得了啦。在姑类这片山上,这个与布依族搭上“伙计”的人,一下子就变得很有地位,人人羡慕。不光一个寨子,整个姑类山区,都对他很尊敬。他走到哪里,都会招来大家仰慕的目光。今天,来客已经无法从何永国的述说中,去揣度这个同布依族搭上“伙计”的瑶族人的风光和荣耀了,但在那个时候,在山路曲折,在生活窘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能同生活比自己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的布依族搭上“伙计”,这位瑶族同胞的日子一定会比其他的瑶族同胞好过和惬意。假设那位瑶山的先人还能活到今天,看到他的后代子孙不光寻着他走过的路,与外族人搭上了伙计,还与这片土地上的父母官们搭上了伙计,他不知要生出多少嫉妒和羡慕。

瑶山辛酸的伙计史让时任瑶山乡党委书记的玉可雕悟出了一个道理:瑶山的干部要想在瑶山扎下根,不仅仅只是走进来沉得下去那么简单,要取得瑶族同胞的信任,就得要在沉得下去的时候把心敞开,与他们交心,与他们结成伙计一样的挚友,融成一片,才能把工作做好。于是,瑶山诞生了与瑶族同胞结成挚友的“伙计干部”,瑶山乡46名干部职工以“主动,让我来,责任是我的”为信条,用无私和诚信敲开了瑶族同胞那很难为外人打开的柴扉门。

“伙计,我遇到难处了,想来想去,现在只有伙计你才能帮我这个忙。”2012年5月的一天深夜,睡意朦胧的瑶山乡政府干部何归被一阵电话吵醒,电话是他的瑶族“伙计”——50多岁的谢木新打来的,谢木新在电话中哽咽着告诉他,父亲去世了,家中无粮为老人办丧事,走投无路的他只好电话向伙计求援。何归一面安慰谢木新,一面叫他不要担心粮食的事,先去为老人做别的后事准备,粮食由他来想办法解决。放下电话,何归也睡意全无,立即起床挑灯为伙计谢木新赶写申请困难补助的报告,并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来,分个轻重缓急,然后安排时间到谢木新家帮忙料理老人的后事。

第二天天刚亮,何归敲开乡主要领导的门,送上了他连夜帮谢木新家写就的困难补助报告,乡领导也雷厉风行地为谢木新筹措到了两百多斤大米。何归和乡里的其他同志一道把米送到谢木新家,谢木新拉着何归的手说:“伙计,你来我就不慌了!”何归说:“我是你的伙计,乡里的干部也都是你的伙计,有我们在,天大的事情你都别着急!”此情此景,让在场的其他瑶胞深受感动。

“责任是我的,我要成为多给予的人。”正是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精神,才让瑶族群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与他们交往的乡政府那些伙计;正是在这种以公心对待群众的奉献光热中,瑶山乡的干部伙计们才成为瑶族群众的贴心人。38岁的廖金梅和30岁的罗优都是何归的伙计。廖金梅父亲生病去世,为给父亲治病和安葬父亲,她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何归主动和她搭伙计,帮助她出点子,谋发展。罗优每年靠在外租田种来养活一家人,生活常常捉襟见肘。一次,他找到何归,希望何归能帮他解决暂时的困难,尽管此时何归的母亲因为得脑溢血在医院抢救,家中还背着几万元的外债,但伙计有困难找到他,他立即就伸出了援手。而那些与瑶族群众结成伙计的乡干部们,每一个人也都在倾尽全力,为自己的伙计解决困难。

伙计,你来了我就不慌了!在瑶山,很多乡干部被瑶族群众的这句话砸得心里热乎乎的。在他们看来,这句话比瑶族群众请他们喝一顿酒、吃一顿饭摆谈,请他们到家中去喝一口水、泡一杯茶畅叙,更能激发他们为瑶族群众做好事、服好务的热情和信心。乡干部覃廷霞的伙计谢金伟夫妇外出打工后,家中只留下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和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谢宝濑。覃廷霞第一次踏上伙计家的门,就发现伙计十岁左右的儿子谢宝濑没有去上学,一问才知道他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对他关心不够,也就无心再去上学了。得知情况后,覃廷霞立即电话和谢金伟联系,动员他们夫妇安排一人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一面又着手安排谢宝濑重新入学。在她的动员和帮助下,谢宝濑在辍学了几个月后,终于又重新走进了课堂。谢金伟夫妇不在家的日子里,覃廷霞每天都要走进他们家一趟,看望老人,检查孩子的学习,时不时地给他们捎上一些生活用品。2012年4月的一天,拉片村民何昌胜喂养的两头老母猪生病了,他立即给伙计陆曦打电话,此时陆曦正在县城出差,接到伙计的电话时天都快黑了。在电话中,陆曦叫何昌胜不要慌,先仔细观察病猪的变化,他马上就请兽医来帮他看。放下电话,陆曦又和兽医站的工作员取得联系后,骑上摩托车,拉上兽医,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赶往何昌胜家。由于耕地面积少,长期以来,何昌胜一直都是通过到临近的广西南丹桂江去租田种来养活一家人,他一直想通过养殖来摆脱贫困,但由于没有资金,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同司法所的干部陆曦搭上伙计后,就把这个想法和伙计说了出来。得知伙计的想法后,陆曦当即帮他筹备,跑项目,跑资金,协助他搞起了养鸡场。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养鸡场搞起来没多久,场里的鸡苗就病死了好多。陆曦闻讯后,立即协调兽医站的工作员上门对何昌胜进行指导,帮助何昌胜解决困难,挽回损失。如今,何昌胜不光养鸡,还养猪,养羊,成了瑶山闻名的养殖专业能手。谈到陆曦对他的帮助,何昌胜都会历数出若干这个伙计对他的好,每次他都会用一句话做总结:“每次我遇到困难,都是这个伙计来帮我解决,有他在,我就不会心慌了。”同样对于投资6万多元,在自家背后的山上创建“百鸟园”养鸟场的拉片村民谢友成来说,伙计覃廷霞就是他的主心骨,百鸟园遇到困难了,覃伙计都会上门帮他解决。2011年秋天,谢友成的“百鸟园”刚办起来不久,放到园里的鸟生病的生病,死亡的死亡。覃廷霞走访伙计看到此情景,立即为他采取了补救措施,除请兽医来帮他给鸟治病外,还给他买来了很多养鸟的书籍供他学习参考,并推荐他到外地去参观学习取经,让他学到更多的养鸟经验……

“有谁需要帮助,我就去给予。”这是用不平凡的付出写在不平凡旅途上最伟大的诗行;这是一个个平凡的脚印在瑶山土地上镌刻起来的丰碑。

20多岁的何建华早年父亲因病离家出走,母亲改嫁,留下他孤单一人,一直过着贫困的日子。陆应华和他交上伙计后,指点并资助他外出打工。通过打工,何建华不但走出瑶山见了世面,还在打工不久后就娶妻成了家。在伙计家走访中,陆应华看到何建华家的房子破烂不堪,就提出由自己来帮助他解决水泥,何建华自己准备其他材料,把房子修建起来。何建华不相信这个伙计能帮他把水泥弄来,也就没有把建房的事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他上山干活归来,看到陆应华真的把水泥送到他家门口了,才彻底信服。打工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又在陆应华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每逢和人谈到陆应华这个伙计,何建华总是真诚地说:“伙计真好,真心实意为我们百姓办事。”2011年夏,一个风狂雨骤的夜晚,拉片村罗正刚的房子在风雨中垮塌了,他打电话向伙计徐仕银求援,徐仕银立即和乡里的其他领导冒着风雨赶到现场,排除危险,安排他家人到邻家借宿。回到乡里后大家又顾不上休息,着手为罗正刚家重建的事筹措物资和资金。34岁的徐仕银是从小七孔镇到瑶山乡来挂职的干部,是具体分管伙计干部管理工作的乡领导,她本人也搭得有5个伙计。她懂蒙的伙计罗继生的母亲谢林娅60多岁了,没有领到养老保险金。在下乡代收养老保险时得知这件事后,徐仕银就带着老人到县相关部门去咨询,得知谢林娅与另一个组的一位老人同名同姓,那个老人已经领得了养老保险,县相关部门以为两个人是同一个人,另一个人的就没有发放。了解到情况后,徐仕银工作之余,专门跑到另一个组去核实情况,然后重新为谢林娅老人填表申请,重新启动办理程序,最后终于让60多岁的老人领到了养老保险金。领到保险金的谢林娅老人说:“没有继生的这个伙计帮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是伙计,有事同商量,互信谋发展,勤劳奔小康”,这是瑶山乡伙计干部对他们伙计的承诺。

每一片土地的上空都有一片天,看这片天是靠什么在撑着?瑶族同胞居住的瑶山土地上的天,就是瑶山乡党委、政府的46名干部,携手瑶族同胞们,用伙计的心海交流方式,在共同撑持着。在瑶山乡,瑶族同胞们的一句话最让乡里的伙计干部们心暖:“有困难,找伙计去,伙计有办法。”比起“有困难,找政府”来说,这句话撑开的这片天,一定会让人温暖得多。

2011年秋的一天,时任乡党委书记玉可雕到懂蒙去看望自己刚认下的一个伙计。当他提着礼物,热情洋溢地来到伙计家柴扉门前时,却吃了闭门羹。这个伙计不认他的帐,躲着不见他,他就在门口站着等待,站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伙计家开门。他不气馁,隔了几天又再次来到伙计家,这次伙计倒是没有躲出去,一家人都在家中坐着,他进门时他们不看他,也不招呼他坐,对他带来的礼物也不闻不问,把他弄得特别尴尬……

一次又一次的走动,一次又一次的往返,一次又一次的吃闭门羹,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尴尬。玉可雕说:“要不是为了工作,要不是想到‘责任’,真想放弃了。说真的,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

是的,这样的委屈不光玉可雕受,乡里的干部们都不同程度地受过这样的委屈。乡林业站的潘杰首次到伙计谢金强家去,明明看到他家门是开的,可还没等他走到门口,门却关上了,他站在门口等了20多分钟,无论怎么喊怎么敲,都不见有人开门。无奈的他只好回到公路边,40多分钟后,他又再次赶回去,明明看到谢金强的妻子与邻居在院子里拉家常,然而等他大步赶到她家,人却又不见了。潘杰不服气,在家中坐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人归家,只好无奈地返回乡里。第二次再去,见到了主人谢金强,然而还没说上几句话,人又不知跑哪去了……这样的遭遇,就连本地的瑶族干部也不能幸免。瑶族干部陆应华说,有一年他送炸药去懂别村给村民们搞坡改梯,把炸药拉到村里后,他去找村支书,看到支书和他的兄弟在喝酒,两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了。他叫他们别喝了,去找人把炸药搬回来,赶快把工作安排下去。村支书不但不停下,还邀他上桌去喝酒。他不喝,村支书就对他说:“你不来同我喝酒,我就不叫大家帮你做事了,你来陪我喝两杯,我就叫大家帮忙。”陆兴华说:“本来我去帮他们做事,现在这件事反而成了我的,村支书的话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站在瑶山乡政府楼上远望拉片瑶山新村,拉片新村就像一群矗立在山野的别墅群,占地两百多平米,一楼一底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排一排地顺着山势从低往高处延伸。从远处延伸过来的公路,逶迤着一直延伸进通往新村的水泥路,然后水泥路又四通八达地通往新村的各家各户,连结着各家各户用水泥铺就的宽阔院坝。然而谁又能知道,为建设这样的瑶山新村,推动瑶族同胞环境及生活的改善,瑶山的伙计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徐仕银作为一个外镇到这里来挂职锻炼的干部,她说:“刚到瑶山的时候,一点都不习惯。以前只听说瑶胞们居住的环境差,瑶寨的环境卫生差,瑶族同胞的家庭卫生状况堪忧,当时以为只是传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进来后才发现,比想象的都还要糟糕。”徐仕银走进伙计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伙计家清理卫生。开始的时候,她也受到冷遇,受到白眼。记得她第一次走进懂蒙的一个伙计家,伙计也是给她吃了闭门羹,一次,二次……多次以后见到了伙计,但伙计没有让她进家的意思,只是和她站在门边。她自己硬着头皮走进伙计的家门,看到屋内很脏,拿起扫把就帮伙计家扫起了地,而伙计夫妇既不参与动手,也不说什么,只是站在旁边冷冷地看着。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一种很尴尬的气氛中,她终于帮伙计把屋里屋外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样尴尬的还有乡干部覃兰珍,她第一次到伙计何金山家,看到屋里卫生很脏,就动员何金山把卫生搞好,何金山张口就问她:“打扫卫生给不给钱?”听到这句话,覃兰珍呆了:怎么,搞好个人家里的卫生还要问我有没有钱?

人与人的心,在没有产生碰撞前,都横亘着一道看不见的距离,这个距离有时就像一把锁,看得见但如果找不到适合的钥匙,就无法打开,一旦找对了钥匙,打开这把锁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搭伙计,对于乡里的男同志们来说,可能不是很难,虽然开始时也会吃闭门羹,也会受到冷遇,但厚着脸皮提上几斤酒、几斤肉,与瑶族同胞喝上一顿,尴尬就化解了,伙计也交上了。但对于女同志们,搭伙计的道路就更要曲折一些。覃廷霞说:“刚开始的时候,伙计看我是个女的,不认我,去了几次都不理。和他们打招呼也不应,问他们事情,回答几乎都是‘磨吧几(不知道)’。想坐下来和他们聊天,他们要么坐着不动也不说话,要么就是和邻居说得火热,把我冷落在一边。那时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沮丧。”从邻县独山到荔波来工作的杨玉英和刚刚参加工作的24岁姑娘罗婷,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她们的伙计也曾见到她们后扭头就走,不和她们打招呼,不给她们好脸色。同样的际遇,乡里的其他女干部都碰到过。

困难,既是意志的考验,也是发展的机遇。吴利荣有次到她伙计家去,看到一帮人在院子里坐着吹牛,她和他们打招呼,没有人理她,这还罢了。有人以为她听不懂瑶话,就用瑶话说:“这个老奶又来了,真是脸皮厚。”杨玉英说:“伙计越冷落我,我就越走得勤。有事无事我都到他们家去看看,帮他们打扫卫生,遇到他们有困难就尽力去帮他们解决,解决不了的,带回来向领导汇报,请领导协调解决。有时我还会买上一些菜,到他们家去与他们一道做饭吃,顺便督促他们搞好卫生。”瑶山的女干部们正是以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无私无畏的执着,赢得了伙计们的信赖。如今,只要看到她们走来,远远地伙计就会同她们打招呼:“伙计,来啦!”其亲切的程度决不亚于那些男伙计。是的,能走出这一步,她们的艰辛、她们的付出常人是无法感受得到的。

覃廷霞的家在都匀,2011年大学毕业后作为选调生下派到瑶山乡工作,至今已经快五年了,五年中,回家探望父母的时间却屈指可数。徐仕银的家在县城,上小学的儿子由其母亲帮照顾,从瑶山乡政府到荔波县城,距离才30公里,但是她和儿子相聚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周末回家看儿子,相聚一夜后又匆匆赶回。每次与儿子告别,儿子都会拉着她说:“妈妈,你别走吧,多陪我一天。”为这,她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27岁的杨玉英,刚做母亲不久就离开独山,只身一人到瑶山来工作,刚来时十分牵挂年幼的孩子,与家人聚少离多。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可是长大了的孩子却不认她。今年6月,她好不容易挤出两天时间,想在家好好陪伴家人和孩子,然而进家想抱抱孩子时,孩子却又哭又闹,不要她抱。想起这些,她感觉特别心酸,特别想哭,觉得自己挺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孩子。但她说她不后悔,既然已经选择了,就一定要扎下根来,把工作做好。

以真诚之心待人,换来的一定是他人以真诚之心待己。2013年春节,村民何金二的爱人给徐仕佷送来了一套她千针万线做出来的瑶族服装,坚决要她收下;还有的村民,在山上采得野菌、挖得山药等野货,都要送到乡里来请他们的伙计品尝。瑶山乡伙计的真诚付出赢得了瑶族同胞的信任。套用拉片谢友成的一句话说:“我很喜欢这些伙计,他们真心诚意为我们百姓办事,他们最值得我们信任。”

时任瑶山乡乡长的何正光,2014年刚好40岁。作为瑶山本乡本土的干部,2001年到瑶山乡政府工作后,就一直没有换过其他地方。从副乡长到乡长,一干就是十多年。瑶山的变迁,瑶山的发展,他最深有体会。他说:“瑶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没有经过其他社会变迁的洗礼,缺乏社会认知经验,缺少文明进程,不会规划和设计生活,存在文明和礼仪的缺陷,不懂得与人交往,不懂得搞好家庭卫生。社会进程跨度大,引导起来也很费劲。所以在瑶山工作就要比在其他地方工作要多花一倍的精力。”作为瑶族的后代,何正光更希望瑶山变化,更渴望瑶山能尽快赶上外界的文明,融入外界的社会,参与其他民族共同前进和发展。

何正光在思考瑶山的文明进程,瑶山乡的其他干部们也在思考瑶山的文明进程。同其他乡干部一样,何正光也搭得有5个瑶族伙计。但瑶山的瑶族有3000多人口,乡干部不可能人人都与他们搭上伙计,而推动瑶山的文明,除了伙计们的工作,大量的工作还要整体铺开才会有效果。

为了引导瑶山发展,瑶山的伙计们就首当其冲地担当起了推动瑶山文明进程的使者。覃廷霞每次走伙计家,都要亲自动手帮助他们清洗碗筷,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周佶说:“与瑶族同胞搭上伙计后,我首先教会他们除掉陋习,改善环境。”周佶在瑶山搭得有5个伙计,每次到伙计家去,除了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外,还要向他们灌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生长的相关知识;莫远奎、陆曦、陆应华则帮助伙计梳理发展思路,协助他们修建养鱼塘养鱼,办养鸡场养鸡,开办农家乐经商等……瑶山的文明在瑶山伙计们的推动下,正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

“伙计,我帮你送水泥来了。”兰英良家房前屋后到处堆的都是柴草杂物,屋子里也是一团糟,其母亲还在房前搭建了一个小棚子堆放杂物,伙计谢玉华看到这样的状况,一次次地上门动员清理屋前屋后及家中卫生,并拆掉乱搭乱建的小棚子。在兰英良拆掉小棚子后,谢玉华通过乡政府协调到23包水泥,亲自送到兰英良家,把兰英良家房前屋后都进行了硬化,使兰英良家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过去产那种脏乱差的面貌。谢玉妹是单亲母亲,丈夫2012年6月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生活来源非常困难。她的伙计潘爱吉除了对她给予关心和帮助外,还积极推荐她参加乡里举行的厨艺培训班和夜校培训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并帮助她筹备搞农家乐接待,寻找脱贫的门路。

这是一个我们都清楚的现实。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进步和繁荣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发展迅速,一直保持先进的领先地位,有的地区发展缓慢甚至不发展,一直处在落后的状态。一个地区的发展如何,人口素质是关键,而人口素质是否在不断提高,无疑就成了检验这个地区发展的标准。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地区文明发展,这是一个我们不容回避的选择。瑶山也得要走上这条路,瑶山才会有发展,瑶山才会走上文明。

开展培训是从根本上提高瑶族同胞的民族素质,是推动瑶山走向新文明,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从2011年开始,瑶山乡政府就开始组织瑶族同胞开展培训,除了培训他们爱护环境,搞好卫生外,还开展其他技艺培训,借瑶山对外开放,发展旅游业的东风,让瑶族同胞掌握一技之长,从原始的游猎生活中解放出来,投身新的产业技术,开创新的生活门路。

2013年5月,在外打工的谢木新接到伙计何归打来的电话,说乡里在办厨师培训班,希望他能回家来参加学习,下步争取开办农家乐,在家门口赚钱,就没必要外出打工了。放下伙计的电话,谢木新没有犹豫,立即结束手上的活,乘上长途汽车,赶回家来参加了培训。有人问谢木新在外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赶回来参加这个培训,谢木新说:“我相信伙计的话,他一直都在帮我,是为我好,他的话决不会错。”

谢木新听伙计的话,因为他知道伙计是为他好;王小业听伙计杨玉英的话,因为他的爱人黄小妹通过培训,成了瑶山土生土长的导游,他搞养殖的父亲,也通过培训,学会了给羊治病,现在羊生病也不用再跑到王蒙的兽医站去请人了;谢勇周、何金荣也听伙计何正光、陆应华的话,通过培训,他们在瑶山办起了农家乐……然而谁又能想到,乡里刚刚开展培训工作的时候,因为还没有与乡里的干部们成为伙计,没有得到伙计们的指点,培训班基本没人来上课,好不容易动员得有几个人来了,还不好好听课,要不就是喝了酒来上课,在课堂上打瞌睡,要不就是进课堂一会就悄悄溜出去了。“如果不是伙计们的推动,培训工作就很难搞下去了。”玉可雕如是说。

马克思说,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瑶山伙计们正是恰到好处地把两位伟人的理论有机结合后,用于瑶山文明工作的开展,才有了瑶山今天的局面。2015年10月1日,大清早,拉片村的谢勇周和何金荣就在他们的“农家乐”忙碌起来,预订到他们这里来吃中午饭的游客已在来路上,从昨天开始,他们就已经为游客的到来做好了准备。自从2011年在乡里伙计们的帮助下开起了“农家乐”,他们的生意就上路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兴旺,每年光是黄金周这七天,两人各自的纯收入就超过了30000元。2012年4月29日,荔波瑶山古寨国家AAA级景区授牌仪式和首届瑶山欢乐节开幕式在瑶山乡举行,当地瑶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庆这片古老土地被纳入中国旅游的经典行列。这个处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神秘土地,走上了发展壮大旅游业,不断拓宽出瑶族同胞致富道路的新境界。随着游客不断涌进瑶山,瑶山的多种产业链也在不断形成和壮大,瑶族同胞的就业门路也越来越宽广。廖金梅在伙计的帮助下开起了米粉店,收入一天比一天好,不光偿还了外债,还小有收入;谢友成的“百鸟园”独树一职,巧妙利用自己居住靠山的自然条件,围山养鸟,供游客观赏,在2015年的十.一黄金周,他也有了可观的收入;何昌胜放养的瑶山鸡,远销荔波、小七孔等县城和旅游景区酒店,更是深得到瑶山来观光的游客们青睐;50多岁的龙成友开了个小卖铺,收入也日日翻新……

鼓声激越,鼓声苍茫。沿着拉片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在路与路牵扯着的漂亮民居中穿行,仿佛就穿越到了一个梦幻的天堂,亭台楼阁间,激越的鼓声中悠扬着天籁般的芦笙小调,古歌余韵里款款轻舞着一队队美丽的瑶族少女,她们是瑶山土生土长的导游,她们用歌声诉说着瑶山的昨天,她们也用歌声憧憬着瑶山的明天,她们更是用梦想畅想着瑶山的前景。50多岁的村民何永国自豪地说,他现在是演员了,他不光在瑶山的土地上为到瑶山来的客人们表演,他还到荔波、到都匀、到贵阳去为外地的客人表演过,将瑶山最精彩的一面奉献给外面的世界,让外界重新认识一个崭新的瑶山。他说:“除了到外面去开眼界,我一个月还可以有几千元钱的收入。”看得出,何永国很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他不光找到了生存的希望,还找到了未来的希望。2011年,瑶山拉片民族村寨荣获“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专家特别推荐奖”,并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2012年5月1日正式列为多家旅行社必游景区,成为荔波第一个国家AAA级的民族文化景区。拉片民族村寨先后实施了三期扶贫移民搬迁,352户1231人搬到了拉片村民族村寨居住,人均收入从过去的19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元。2014年起,瑶山乡又启动第四期的生态移民工程,搬迁规模为489户1818人,加上前三期迁入的农户,将使拉片瑶族特色村寨达到上千门户,“千户瑶寨”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气进一步增旺。随着民族村寨民族风情游的日益红火,瑶山乡的很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通过发展农家乐接待、从事民族旅游商品销售、参加民族风情表演队等改善了生活。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通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及乡村旅游项目,光是拉片村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积累5.6万元。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才会更上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点,瑶山乡干部职工们做到了,与他们搭伙计的瑶族同胞们也做到了。现在的瑶山,群众观念转变了,群众生活改善了,环境卫生也得到了彻底的改观。从山外延伸进瑶山的公路,沿着樟江一路逶迤前行,在铜鼓与芦笙的合奏中,连接起拉片民族村发展的大门。漂亮的民居,洁净的院子,宽阔的进户道路,以及路两边整齐的太阳能路灯等,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瑶山诱人的新天地。从拉片延伸出去的盘山公路,穿越瑶山土地上的沟沟坎坎,又把希望的种子撒遍了瑶山的旮旯角落。何金二在伙计的动员下参加了乡里组织的厨师培训,他的“农家乐”已有了收入;谢金雄已将家中多余的房子整理出来开上了家庭旅馆……瑶族同胞已经迈开大步,启动了追赶山外发展的步伐,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中解放出来的他们,已走上了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他们的后代,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其中的一些子女,已经通过学习敲开了他们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学校门。我们还可以从以下的这些数字来看待瑶山的发展:

2015年年底,瑶山乡已建成密柚种植基地5000亩,血橙种植基地1000亩,油茶1000亩;火龙果、提子、脆红李等精品水果400多亩。建有百鸟园1个,黑猪和香猪养殖基地3个,冷水养殖基地1个。黑山羊养殖90多户,出栏两万多只,存栏8000多只。瑶山鸡规模养殖26户,带动2000多户群众进行家庭养殖,年均出栏达10万羽;大多数瑶族同胞家庭年人均收入从过去不到千元,提高到了现在的7000多元。2015年,瑶山乡八个村已基本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00%全覆盖。通过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乡实现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一个个资源的盘活,一个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八个行政村分别通过盘活资产、流转土地、兴办实体、发展产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以资源换财”的路子,增强了瑶山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潜力……当然,数字是枯燥的,但枯燥的数字里却浸润着滴滴心血,颗颗汗水;数字也是简单的,但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中,我们可以解读出瑶山发展和转变的具体景象,以及瑶山伙计们恢宏的奋斗精神;数字是单调的,但这单调的数字背后,却流传着一个个活生生的动人故事……

瑶山干部之所以能跟瑶族群众打成一片,彼此以“伙计”相称,是与他们的思想分不开的。站在瑶山的土地上,他们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更没有把自己当成“官”。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行动深深融入瑶山,与瑶山群众一道,开拓瑶山的未来,实现瑶族群众的梦想。在苍茫的大山中,在原始的密林里,在弯弯的山道上,书写下了一个闪光的名字——瑶山伙计!

首发《贵州日报》2014年4月1日视点栏目(缩减为6000字),获贵州省第二届专业文艺奖“中国梦”主题征文特等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