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尚碧的头像

林尚碧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01
分享

守住成都的过往

说起巴蜀文化,方外人士都觉得比较玄乎。比如竹凉椅上,长烟杆啜着盖碗茶,宽板凳上,时髦女嚼起烫火锅,贩夫走卒,炒盘菜爱洒贡井盐,田夫野老,打牙祭喜吞老窖酒。其实,除了这些,斯地尚有扬雄相如,李白苏轼,还有杨慎赵熙,沫若巴金,个个都是吃铁吐火,鹤立鸡群的人文巨匠。尔侪汪洋恣肆,吐锦成芳,也为华夏文化,镶了金边。汉赋如是,唐诗如是,宋词如是,现代小说也如是。其中,成都坝子涵盖了大部分精髓,无他,地利之优也。

尽管曾经隋唐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誉,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但是,“九天开出一成都”的西部都邑,在经济建设时代的高速列车前,好多灿烂的历史文化,都成了殊难保存的易碎品。这就让开发的,拆迁的,理政的,保护的,抠痛了脑袋,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需要主动作为。

本地著名的历史学家谭继和,在这方面,脚踏实地做过不少实事。

成都城市特色的保留,谭继和在归纳总结,梳理成章。
卓立华西的成都,好多景观要宏建,要改造。比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的锦江工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雪山,“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春熙路,西部都市地标的天府广场,城市网络的五路一桥,诸如此类,要规划,要整治,抓立项,搞策划,细论证,巧设计,谭继和都身子前倾,及时跟进,也把自己署名或未署名的诗、词、联、颂、记作品,刊刻示人。这样一来,既保留了成都城市的底色,也让自己这个城市建设添砖做瓦的“高级泥水匠”,坐实,扬名。洋洋大观的《成都城市特色塑造》《成都名城标志识别谱系》,就由他主笔写来,写得颇具特色。

春熙路铜地雕的展示,谭继和在爬罗剔抉,还原历史。

成都市的两张名片,春熙路和天府广场,外地人迷了路,寻此便能四通八达。分明是北京的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上海的南京路和外滩,有历史有品味有文化有内涵,如何改造?钢铁森林要有灵性,水泥砖瓦描绘花纹。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神韵。春熙路一天到黑最大的风景,就是日用百货、绸缎布匹,到餐饮小吃、游艺戏舞大展销,就是吃喝玩乐,老字号云集的大展览。谭继和埋起头,做“老字号”铜雕,古朴别致,深刻鲜明,让商业街浸透文化韵味,还能传之世人,真妙。你看:有柜台上放磨刀石的“广东剪刀铺”,有卖大头和尚的“科甲巷儿童玩具店”,有人称“肉算盘”,用口报价而不用算盘的“龚记绸缎庄”,有毛泽东主席用过餐的“耀华茶点室”,有二楼阳台上装门窗,以便街上望见好似多一层楼的“新新新闻社”,有成都第一次用留声机作商业喇叭广告的“浙帮绸店”,还有老凤祥银楼、春熙大舞台、三益公戏院等等……春熙路的历史,在时尚充斥的今天,活了。这就靠谭继和先生,与一帮同道,钻进故纸堆,查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成都报纸,在彼时的广告和新闻中,一个个准确还原老店铺。

天府广场造型的创建,谭继和在拱卫巴蜀,凸显个性。

天府广场是成都的文化地标,天府神韵的第一窗口形象。2006年才定下来,以巴蜀文化为主定位,展现豪迈大气的城市大地艺术。于是,天地自然之图上,龙腾凤舞拥朝阳,涌出巴蜀文化十二体系,谱写就老成都天书地卷。阴阳鱼、太极图、春天泰卦、龙喷泉、凤舞朝阳、十二青铜柱。于是,就成了游人如织参观的今日景象。谭继和用心写作的《成都颂》和《天府广场记》,就刻在两块5500年前的巨大乌木上,彰显巴蜀文明发展轨迹和天府广场的来历,认人加强记忆,进而历久弥新。

都江堰山水城的重建,谭继和在扣合山水,守护历史。

2008年巨震之后,都江堰灾后重建,城建总规,有人提出“凤水之城”理念,谭继和公开表反对。他强调都江堰历史文化内涵,突出道教中的仙鹤特征,展示仙源之乡,城市布局应像仙鹤展翅,飞往青城。都江堰市应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建筑给水让道,呈现扇形水系特征,恢复山水相依的“小成都”风貌。结果,规划方采纳了,改成“白鹤亮翅,显山露水”。

谭继和指出:“学术研究的最大价值是通经致用。”于是,与和爱人祁和晖一道,竭力建设大禹故里旅游文化圈,研究长达近20年。5·12之后,他俩与珠海援建者一道,策划了汶川石纽山大禹祭坛的修建。为塑出高达17米的大禹像,他们想方设法动员著名雕塑家叶毓山,专塑大禹铜像。叶老为其诚心打动,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了作品。

蜀都文化血脉的传承,谭继和在顺应潮流,承先启后。

学人的形象终究是文人的样子,寂寂寥寥谭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读书就像鸦片瘾,再忙再累的一天也得抽点时间读,心里才舒坦。”在西南民族大学,在谭继和家里,两万册专业用书,就是风景,也是他们伉俪的精神世界。因为此,他成了1997年全省评选“四川十大藏书家”,著名书家何应辉还题写了“天府藏书家”的牌匾,玉襄美事。

这就是学者谭继和,为了古今中外都仰视的蜀都,为了年轻一代不至于忘却的蜀史,他站在自己的视角,做着表面朴实却也经天纬地的事,对他自己,对身边人,对不同眼光,是一种担当,一种贡献。这样的人,在成都,还很多,上个世纪,蒙文通、林山腴、徐中舒、缪钺、刘君惠、李绍明、童恩正、林向等各条路径上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诠释着“青羊宫到浣花溪”的成都传奇。

但愿,血写的历史,始终融进地域文化的魂,永不分离。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